首先,如果離開人這一內外環境互動的主體,信息、能量接受轉化的生物載體,去談什麼辨證,都是妄語扯淡。

再者,《傷寒論》歸納或始創的「六經辨證」,是與大多數正常人作比較、對人體處於失衡或病態情況下的癥候、表現、徵信等的陰陽兩大歸類,再進一步進行更小範疇、層次上的化分。其意義包括自然屬性上的性質劃分(陰陽為首)、疾病物理定位深淺和危重程度的劃分(如表、里、半表半里;輕微者屬表屬陽,危重者為里為陰)、治療途徑上選擇措施的劃分(如開泄疏導的「解表」、通里)。六經中屬陽、屬陰者皆化一為三,且都分屬性、層次、級別。

六經辨證是獨立的,跟「手足陰陽十二經」關係不大。

六經辨證里的很多名稱並不是實體解剖意義上的,如「心」、「心下痞」(多指胃脘,或胃心界限不明),這一點尤為重要。而大的定位多是準確的,如頭疼,腹中漲滿等。

六經辨證,雖有很大優勢但不是完美的,只是中醫辨證施治中的一種重要形式,不能包括與替代如八綱辨證、臟腑辨證、衛氣營血辨證、經穴辨證等,尤其是後世「瘟(溫)病」清熱解毒方面的框架性辨證的重大補充。


六經不僅是對人體的認識,而且是對客觀天地環境的認識,講少陰少陽太陰太陽厥陰陽明,一一對應人之六氣,也對應天之六氣,地之六氣,

天人一體的認識觀,整體觀,所以,關鍵點就在這個六經所相互轉化的「氣」,到底是什麼,有幾種氣,這些不同的人會有不同的理解,不同的理解也就可能會出現不同的流派,古中醫流派也多了呢,什麼火神派、脾胃派、等等,吾個人認為傷寒論的六經六氣無非是一氣而已,歸根是一氣,一氣貫通人體,一氣貫通天地。

這裡,又存在兩種理解上的分支,究竟這一氣是什麼?是客觀實體,物質一元論,還是意識抽象的精神實體。這點,大概少有人去真正的具體分析澄清過。大部分的理解中醫之氣,既是有客觀物質之氣的意思同時又是有意識抽象體的意思,這樣理解顯然是不行的,呼吸之氣,一如氧氣,也是氣,這是客觀實在的物質之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是儼然不同於精氣神的「氣」,說一幅書法寫的好,有精氣神,有氣勢,這裡的「氣」它只是意識到的一種狀態形態而已。比如說,人活一口氣,這個一口氣,按我們的文化傳統觀念理解的話,你可以理解成它是一種客觀實在之氣,一呼一吸的氣,氧氣呀,誰也離不開呀,生命只在呼吸間;你也可以理解成,一種精神,人活一口氣,爭一口氣,這個氣就是一種意識體。所以,文化傳統上的氣是主客觀未明分的。中醫之氣往往就是介於二者的,不同的偏向理解也就有了不同的流派。

我個人的認識是,中醫之氣,就是一氣,一種精神實體、意識體,按黑格爾的思維與存在具有同一性。六經六氣就是一套邏輯系統,思維可以把握的氣,是萬物抽象出的可以思維把握的本質所在。因為,是把天地人貫通一氣,所以中醫賦有整體觀念的優點,又因為,中醫之氣不是本體論的實在物質之氣,也就註定中醫客觀標準性很差,因為具體的物質性不在,望聞問切,靠意識把握的意識形象。而如果,非要把氣理解成是實體的一種客觀物質,那天地人一氣,完全把握了這種氣的話,根據中醫相互轉化的理論,孫悟空七十二變那都不是想像中的事了。事實上是不可能的。而且,實際的情況是到而今也沒有哪哪科學家醫學家神學家具體證實發現了中醫的物質之氣呀!

另外個是,也有多見陰陽二氣的二元論調的中醫流派,這也是一大流派,且有不少分支。不論怎麼說,二元論的陰陽二氣,也只能是意識可把握的那種精神實體的氣,有人說了,不,陰陽二氣就是兩種客觀實在的物質之氣,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那這種宣說同時就是聲稱認可天堂、地獄是理所當然存在著的了,這就是逆科學,搞些封建迷信的調調了。

所以,說,中醫六經是一套邏輯系統完全可以說的通的,說六經是六種邏輯標準,這個說法貌似有點失去中醫整體聯繫辯證的思辨思維的味,應該說是有點語義歧義了。六經是一套整體的系統,可以分成六個,但內中是聯繫的相互影響的一線貫通的。

僅供參考。


傷寒論 沒啥好多談的,你學了,然後去用,有效,說明學對了,如果無效,說明學錯了。 就這麼簡單,

不要妄想去分析和過多的解讀它。 選擇走經方之路就要成為一個最虔誠的信徒,用了無效要反省自己沒學好而不是質疑傷寒論。 更有些聰明人認為學習當然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人生苦短,那些大智慧的前輩們早就幫我們總結出了無比接近真理的結論和使用方法,絕大部分人恰恰就是認為自己很聰明要去重複的走一遍,又沒那個智慧,最後越搞越糊塗,回過頭一看人生將盡,蹉跎一生而已。

經方之道 僅死背 熟記而已! 為何?我輩哪有以道馭術之智慧! 還是老老實實以術載道吧……


只能說"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古人對疾病的認識總結成經驗,寫成文字記錄下來成三墳書,《易經》、《內經》、《難經》,仲師總結先人經驗,引《伊尹湯液》著《傷寒論》,被後世推為醫聖,脈證合參,抽絲剝繭,詳六經辨證合傷寒雜病,字字珠璣,條條準繩。豈有脫離臨床成邏輯思維的道理?邏輯思維是什麼玩藝?耍嘴皮子談理論無異於光著腚推磨轉圈丟人。


搞這種毫無意義討論,中醫診斷基本沒什麼實用價值,去醫院誰還跟你搞望聞問切,直接抽血化驗,然後用設備,儀器,儀錶,既精準,效率又高。這中藥嘛!不用說,客觀上講有價值,因為中藥都是客觀存在的物質,而且還是純天然的,可惜,按照這麼發展下去,很多植物動物都成了瀕危物種,所以,中醫中藥在未來時代中都是不靠譜的,還得以西醫西藥為主體


同行朋友們,希望認真學習理論知識,慢慢吃細心品賞,不可忽視六經論證,中醫治療的診斷學習理論,四診是現實病理的初步論證,但必須通過六經結合體內藏府功能進行細心論證,方可斷定病因結果確診完全的初診斷定,然後才能認真對症下藥治療,所以說六經辨證在中醫治療診斷中起著主觀重要的作用,而不是無用。切實記牢科學都是從歷史經驗中總結出來的真正論述,而不是老前輩的隨心所欲。希望大家理解包容柤信科學,別不認真學習不懂裝懂隨便亂說,讓行家笑嘩咱業務水平太差好不好呀朋友們,謝謝了開心快樂吧。


物以類分,人體也不例外,比類取象就是中醫中藥學的物以類分原則,中醫以陰陽五行立論,類於臟腑手足,分於五藏六經,中藥以四氣五味立類,類於升降浮沉,分於五運六氣,五運六氣論天體,五藏六經綸人體,天體為氣,人體為形,天人合一,形與氣相感而化生萬物,亦化生萬病,內經曰:夫百病之生也,皆生於風寒暑濕燥火,以之化之變也,六氣以之化,六經以之變,六氣取象陰陽,六經比類五行,經曰:六氣五類相勝制也,同者盛之,異者衰之,五類盛衰,各隨其氣之所宜也,氣主有所制,天氣制勝己,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歲立有所生,地氣制己勝,歲主藏害,以所不勝命之,則其要也,是故謹候其時,氣可與期,謹候氣宜,無失病機,審察病機,無失氣宜,謹守病機,各司其屬,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時不可違,因天之序,化不可代,盛衰之時,和於陰陽,調於四時,陽生陰長,從陽引陰,調陰與陽,精氣乃光,陽殺陰藏,從陰引陽,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六經與人體有關,六經是陰陽五行演算出來的,證明六經與人體有關就是六經辯證學。學會六經辯證就學會了診斷,比如人身體出現不舒服的位子或痛的位子可以很快知道你是什麼臟腑出現問題,而不是等到臟腑真的有病才發現。中醫腹診與現代人體解刨學不同,以肚臍眼為中心,左為肝,右為肺,上為心,下為腎,中為脾。這與西醫的診斷完全不一樣,西醫是解刨為準,中醫以六經定位。腹診的鼻祖是扁鵲,六經不是傷寒論創造。提問人不懂中醫。


這種認識肯定不對,大錯特錯。當然對於不懂中醫的人來說可以理解,但不要亂說。六經學說中醫理論精華,從陰陽學說里釋義,對辯症施治有重要意義,實際操作實用性強。後人不明前明師之深義,妄加猜論,中醫能發展好嗎?真不知說舍好!


如果開始學習傷害論,如此認識可快速入門理解六經辨證!

學醫有一定基礎,想進一步提高的話就有必要認真研習「六經」之原由!

個人拙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