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南地區位於喜馬拉雅山脈南側、中華人民共和國西藏自治區東南部的山南地區、林芝地區,包括了西藏自治區的錯那、隆子、墨脫、察隅四縣的大部分及郎縣、米林兩縣少許國土。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固有的主權領土。中印邊界東段印度以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佔領區。

藏南地區在夏季,由於迎著從印度洋上吹送來帶著大量水分和熱量的西南季風,這裡溫暖而多雨,年平均降水在9000毫米以上,是世界上降水量最大的地區之一,可種植許多亞熱帶作物,肥沃得有西藏的「江南」之稱。

隆子縣隸屬於西藏自治區山南市,位於西藏南部,山南市中偏北,喜馬拉雅山東段北麓。北與朗縣、加查縣接壤,南與門隅、東與珞瑜、西與措美縣相連,西南與錯那、偏北方與曲松縣、西北與山南市乃東區、東北與米林縣相鄰。

林芝市,西藏自治區的一個地級市,古稱工布,「林芝」是藏文「尼池」或「娘池」音譯而來,藏語意為「娘氏家庭的寶座或太陽的寶座」

察隅縣,位於西藏自治區東南部,林芝市東部的伯舒拉嶺地帶,屬喜馬拉雅山與橫斷山過渡的藏東南高山峽谷區。東臨雲南省迪慶藏族自治州德欽縣和昌都市左貢縣,南面與緬甸和印度接壤,西與墨脫縣相鄰,北與昌都市相接

境內的扎日莎巴山為佛教聖山,第十三世達賴喇嘛土登嘉措和第九世班禪曲吉**的故鄉就在朗縣。

中印東段爭議區,中國共有61302平方公里被印度佔據。其實藏南被佔領土並不是網路上傳說的90000平方公里,而是麥克拉馬洪線牽涉的爭議區總面積為90000平方公里,中國當然控制了一部分,不可能會失去大部分爭議區,否則中國領土為960萬平方公里就要縮水。

中印爭議區的總面積約122000平方公里,中國佔有阿克賽欽地區30000平方公里、上述藏南部分約29000平方公里,兩區相加約60000平方公里,約等於爭議區的一半面積,從所控制面積來講,中印應該平分秋色,這也正反映出1962年中方在中印邊境戰爭中取得勝利,但最後又放棄部分奪回的領土之最大原因。

藏南地區爭議領土約9萬平方公里領土,全部被印度佔領。中印實際控制線就是非法的"麥克馬洪線"。印度地圖已經將其作為它的正式、合法邊界,並於1987年宣布成立了"阿魯納恰爾邦",同時向該地區大量移民。目前定居在那裡的印度人比全西藏的人口總和多兩倍。"阿魯納恰爾邦"不僅設有地方議會、警察、法庭等機構,還開設了近百所中小學校,教育內容也以印度傳統教育為主。此外,印度還藉助"旅遊業"為侵佔我藏南地區打"國際廣告"。

由於大多數山區至今人跡罕至,被專家認為,仍然有許多珍稀動植物沒有被現代人類所發現,是地球上為數不多的「珍稀動植物的最後伊甸園」。

而在藏南最南端的布拉馬普特拉河河谷平原,可以種植水稻和亞熱帶經濟作物,土地肥沃,物產豐富,有「西藏的江南」之稱。藏南傳統上包括山南地區、林芝地區,具體劃分在錯那、隆子、墨脫、察隅四縣的大部分及郎縣、米林兩縣。自古就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固有的、神聖的主權領土。

但目前,非法的「麥克馬洪線」以南的藏南地區仍然全部被印軍非法佔領。1986年12月,印度兩院通過議案,以印軍非法佔領的中國藏南領土為主要部分,成立(偽阿魯納恰爾邦),1987年2月,正式成立了該偽邦。

麥線以南的中國藏南,現在是偽「阿魯納恰爾邦」的主體部分,目前藏南印占區總人口約為90萬左右。而「偽阿魯納恰爾邦」的全部人口約有120萬人。本地區的人口構成極其複雜,被認為有多達82種的不同民族。主要的部族包括信仰藏傳佛教的門巴族、珞巴族以及康巴族。其他傳統本地少數民族和印度本土移民而來的族群混居在此。從衛星地圖上看,整個藏南一片蔥鬱,森林覆蓋率高達90%以上,是中國林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中國水力資源最豐富和最集中的地區。

西藏東南林芝地區的中段,我國實際控制區內,坐落著世界聞名的南迦巴瓦峰,海拔高達7782米。在藏傳佛教中,南迦巴瓦峰是眾神聚會的地方,終年煙霧繚繞,難得睹其真容。而雅魯藏布江就繞過南迦巴瓦峰,流向幾乎旋轉了180度,形成世界罕見的大峽谷,從峰頂到墨脫縣的雅魯藏布江河谷,海拔高差接近7000米!是世界陸地上最大高差的河谷,這個巨大的高差和河流神奇的180度轉彎,為世界未來裝機容量最大的隧道水電站,創造了條件。

位於東經92度至97度之間的印占藏南地區,因巨大的海拔落差(在150公里縱深內,從海拔150米上升到5000米以上)、豐沛的降水、茂密的森林植被、以及數不盡的河流,蘊藏著豐富的天然資源。每天早上,都會有白色雲霧自山腳下升騰,將山谷裝扮得恍若仙境,這是完全屬於中國的土地。

歷史和政治的恩怨糾葛造成了中印之間懸而未決的邊界爭議問題。

藏南被佔領,將長期威脅我國西南地區的邊防安全。藏南被占,相當於我方失去了平均150公里多的前沿縱深,而印度卻增加了150公里的前沿縱深。這個150公里,恰恰是印度軍方布拉莫斯巡航導彈的超音速射程。由於麥克馬洪線非常往北突出,這導致林芝機場、藏木水電站甚至未來要修建的川藏鐵路,這些我國在西藏東南部的戰略設施,都非常靠近中印邊境實際控制線。甚至林芝機場距離麥線,只隔著一座山頭,直線距離不到15公里,榴彈炮都打得到!

若印度發射布拉莫斯導彈,將嚴重威脅我國的這些戰略目標!若我們收復藏南,那麼我方的戰略縱深將大大向南延伸,極大的強化川藏鐵路沿線目標的安全係數。從印度內地到我西南戰略核心區——四川盆地的直接距離,從現在的770公里,增大到1000公里以上。

藏南最大的資源,還在於世界罕見的水電潛力。

除了雅魯藏布江幹流的水電,支流的水電資源同樣佔據很大的比例。大拐彎處,可以建設水位高差達到1000米以上的隧洞電站,發電功率可以達到三峽的1.5倍。墨脫以下,還有400米的水位差可以利用,可以再建1到2個三峽規模的電站。

根據估算:藏南地區布拉馬普特拉河的支流,可以直接開發的水電功率高達3000萬千瓦。其中蘇班西里河為480萬千瓦,馬納斯河為500萬千瓦,盧希河300萬千瓦,迪班河250萬千瓦。

其實印度方面已經準備動手,擬在迪漢河上建240~296米的高壩,庫容為327億~470億立方米,最大裝機容量達2000萬千瓦(接近一個三峽)。在蘇班西里河上建一座210~257米的高壩,裝機容量480萬千瓦。(我們可以等印度建設完了大壩再動手,上千億投資都省了,就怕印度建設的大壩質量和發電機性能太差,因為印度從來沒有搞過這麼大的水電站)。

在網路時代,民意影響決策,任何領導人都不可能像過去一樣,通過密室交易輕易放棄這麼大一塊國土。即使有人想主動放棄大部分藏南,印度也不會安心。失敗者的記憶要遠比戰勝者來得長久——62年中印戰爭對於中國人來說,可能只是個小事件。但在印度人心中,62年戰敗之恥卻是他們心中長久的隱痛。不但讓他們的國父尼赫魯傷心而死,而且還打斷了印度大國崛起的進程。

所以即使我方有人想主動放棄藏南,但只要印度人沒有對中國報復一箭之仇,他們也永遠不會對華真正友好。無論我們怎麼做,都不能讓印度人滿意,那麼不如乾脆就將藏南變成勒死印度的絞索。

通過一戰,再一次徹底擊敗印度,收復全部藏南,分裂印度本土,中國將成為亞洲的絕對霸主。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