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小說裏出現的人總有那麼個規律,就是出場前有鋪墊,江湖上一般都會有這個人的傳說,不至於憑空空降一個。但是掃地僧是個例外,雖然這種例外別的書裏也有,完全是因爲劇情需要臨時創造的這麼一個人物,不依常規。

  掃地僧的設定非常符合,年齡百歲左右,博覽佛經和武學,無慾無求的修煉了幾十年,真正達到大慈大悲的境界。與其說他是無名的掃地老僧,不如說他是佛祖的一個鏡像。少林寺的武功講究循序漸進,且要與相應佛法互爲印證,佛法高深更容易練成上乘武功,大致可理解成武功包括物理修煉和精神修心。

  光掃幾十年的地,居然能有那麼高的修爲,這是爲什麼?看來重點不是掃,而是地,什麼地?藏經閣啊!鳩,蕭,老慕容三人只是偷偷去了那麼幾趟竟可以橫行武林了,可見這藏經閣可不一般。

  掃地僧的本事到這裏可不算完,高僧深知挾私慾強行習高深武會有遺傷,便點撥他們化解之法,不管他們後來怎麼樣了,這個消息則道出高僧既會施毒,又會解毒。能當得了殺手又當得了醫生,反比可以橫行武林的那三位…可知,高僧只不願逐鹿,不願問鼎而已。

  再說高僧用“死而復生”來化解,蕭,慕二位的國仇家恨,可見高僧已經參透生與死的大德,精神層面也是高到不知多少了。所以還是有理由相信,高僧是邊讀着心經,一邊掃着地的。打着掃地的架勢,行着易筋經的功法,這一掃就是幾十個春秋。按小說的進展,此役的三十年前,他便是高手中的高手,明知蕭,慕二人偷進到藏經閣,勢必會捲起一陣血雨腥風,但沒他沒插手,說明他已經超脫了輪迴。

  掃地僧最牛之處不在武功已入化境,而是有這一身修爲恍如沒有,洞察天下卻不指點天下。要不是蕭遠山和慕容博鬧得不可開交,影響他掃地,或許他還不會站出來。這樣的武功和心境是需要死過一次纔能有的。

  掃地僧到底是誰?武功爲什麼那麼高強?這些問題重要嗎也許並不重要。換位思考一下,如果你是掃地僧,有這麼高的武功,甘心當個圖書管理員兼環衛工幾十年默默無聞嗎?是不是一早下山揚名立萬去了?或者直接踢了方丈自己當?爲什麼挺就甘心做一屆貧僧呢?其實答案很簡單,那就是人家志不在此!什麼榮華富貴,什麼帝王將相,什麼武功蓋世,都不是掃地僧的人生目標,掃地僧的人生目標就是佛法,就是求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