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文鏈接:2018年華東區TOP10城市:華東到底有多強?第10城仍秒殺七成省會城市

山川網:今天是非常忙碌的一天,同時也是非常開心的一天。有江蘇的好朋友到廣東來出差,特意轉到我這裡小聚。雖然時間僅有幾個小時,但是這種他鄉遇故知的感覺,總是讓人感到格外親切。

不過人生的奇妙之處,就在於如果你生活過的地方越多,那麼你的「故知」也會越多。到來後來,或是「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或是「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人生如斯,夫復何求。

由於不能確定2018年區域經濟復盤系列分省篇最後的7省廣西、內蒙古、黑龍江、吉林、遼寧、新疆、青海會於何時推送完整的分市數據,所以我們接下來轉一轉方向,進行一下2018年區域經濟復盤系列的延伸討論,以更多的視角和維度,看看改革開放40周年的今天,中國的區域經濟格局究竟有哪些有趣的地方,從中我們又可以獲得哪些對於自己人生走向選擇有益的思路。

在中國的行政區劃中,除了眾所周知的省、市劃分,還有在省之上的行政大區劃分。當然這種區劃雖然有一定程度的歷史沿革,但目前更多是以「約定俗成」的方式繼續存在的。目前,中國大陸的31個省級行政區,被分為華東、華北、華中、華南、東北、西北、西南7個行政大區。接下來,我們就來分省篇之上,進一步探索一下各行政大區的區域經濟格局。今天,我們先來推送華東區。

華東地區,簡稱「華東」。建國初期,華東區曾為中國六大行政區之一,為當時一級行政區,於1954年撤銷,轄區相當於現在的上海、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和台灣等地,江西省當時屬中南區。1961年,華東經濟協作區成立,包括上海、江蘇、浙江、安徽、江西、福建、山東等地,1978年後撤銷。

華東地區是政治劃分,不是人文和自然劃分。如今,華東仍被用作地區用名,大致包括上述七省一市,其中,台灣省因特殊性,而單獨列出,統計資料時一般也不包含在內(就像提到華南地區時港澳單列一樣)。除此以外,其餘六省一市(滬江浙魯閩皖贛)的行政區劃代碼均以「3」開頭。所以本文接下來討論的「華東」,僅限於大陸地區省市。

2018年華東地區經濟體量及人口數據

毋庸置疑,華東區是中國7大行政區中區位條件最優,綜合實力最強,薈聚中國一眾頂尖省市的超強經濟體。

華東6省1市共計7名成員中,沿海省市數量達到5席(上海、江蘇、浙江、山東、福建),僅有安徽與江西兩省屬於內陸省份。但是,兩省又都通過長江黃金航道與江浙滬聯袂成片。

而華東地區的水路優勢,顯然還不僅僅只有長江。華東地區境內河道湖泊密布,有黃河、淮河、長江、錢塘江四大水系,上海市、江蘇省、安徽省境內最大河流為長江,江西省境內最大河流為贛江,山東省境內最大河流為黃河,浙江省境內最大河流為錢塘江,福建省境內最大河流為閩江,(台灣省境內最大河流為濁水溪)。

華東6省1市總面積83.43萬平方公里,佔比全國總面積960萬平方公里約8.7%;

華東6省1市總人口40883萬人,佔比全國總人口139008萬人約29.3%;

華東6省1市2018年經濟總量345761億元,佔比全國總經濟體量900300億元約38.4%(事實上由於統計口徑原因,全國經濟總量和各省市經濟總量合計之間存在誤差,故該佔比數據實際應更高)。

將以上數據合計起來,也就是大家在網路媒體上經常看到的,「華東地區以不到全國一成的土地,匯聚了全國三成的人口,創造的全國四城經濟總量」,這句非常威武霸氣評價的由來。

不過按照經濟規律,一般經濟水平與人口體量本就呈正相關聯繫。華東地區作為中國7大行政區中人口體量最大的地區,經濟總量位居第一本身也無甚驚奇。真正能夠代表華東地區富甲全國的,還是在人均數據這項。

由上表中的人均GDP數據可見:華東地區上海、江蘇兩省人均GDP均超過了10萬元人民幣,浙江、福建距離人均GDP距離10萬元也僅有一步之遙。

依照目前中國的平均物價水平,小康社會的人均GDP門檻,大致就是5~6萬元的水平。人均GDP能夠達到10萬元,在國內絕對可以算得上較為富裕地區。

而在華東地區長期雄踞經濟總量與人均數據雙全國第一的背景下,該地區的年度經濟平均增速,仍舊處於全國前列。2018年,華東6省1市GDP平均增速高達7.4%,領先全國均值0.8個百分點(6.6%)。

這一增速,在七大行政區中也僅次於西南的8.4%和華中的7.7%。要知道,西南和華中兩大行政區是近五年來中西部崛起最大的受益者,且基礎經濟總量僅有華東地區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左右,經濟增速領先華東並不奇怪。

2018年華東地區經濟體量十強城市

在討論華東地區的經濟體量十強城市時,我們有必要先來了解一下華東地區的高行政級別城市。首先作為直轄市,超一線城市的上海自不必多說。在其餘的華東6省之中,共擁有副省級市6個,分別是:江蘇南京、浙江杭州、浙江寧波、福建廈門、山東濟南、山東青島。

副省級市是中國行政架構為副省級建制的省轄市,其行政級別正式施行於1994年2月25日,前身為計劃單列市,其黨政機關主要領導幹部行政級別為省部級副職。將部分城市定為副省級市,不僅有利於加快城市的經濟與社會發展,而且有利於更好的發揮中心城市的輻射作用。

中國現有15座副省級市:廣州、武漢、哈爾濱、瀋陽、成都、南京、西安、長春、濟南、杭州、大連、青島、深圳、廈門、寧波。其中深圳、大連、青島、寧波、廈門是計劃單列市,其它都是省會城市。

除了副省級市數量傲視全國7大行政區外,華東地區的國家級新區數量同樣領先全國。國家級新區,是由國務院批准設立,承擔國家重大發展和改革開放戰略任務的綜合功能區。國家級新區是中國於20世紀90年代初期設立的一種新開發開放與改革的大城市區。

目前,華東地區共有6個國家級新區,分別是浦東新區、舟山群島新區、西海岸新區、江北新區、福州新區、贛江新區。具體設立時間分別為:1992年10月上海浦東新區成立,2011年6月浙江舟山群島新區成立,2014年6月青島西海岸新區成立,2015年6月南京江北新區成立,2015年9月福建福州新區成立,2016年6月江西贛江新區成立。

華東地區是中國城市尖子班中的尖子班,這種學霸班級在現實生活中的實際案例,差不多就是整個班級半數學生高考後穩進清北,班級成績最差學生,保底也是985高校差不多。

那麼想要進入華東地區的TOP10城市,門檻到底有多高。我們以2018年為例,華東TOP10城市由高到低依次為:上海、蘇州、杭州、南京、青島、無錫、寧波、泉州、南通、福州。

作為2018年華東地區十強城市的最後一位福州,2018年GDP總量為7857億元,放至全國近300個地級市中,福州可位列第24位。

這個名次,如果放至東北和西北大區,基本和區域第一名城市處於同一區間(東北大區第一名大連2018年GDP為7825億元,西北大區第一名西安2018年GDP為8349億元)。

事實上,這還是因為官方數據中2018年濟南暫不算入萊蕪GDP,故未進入TOP10名單後的結果。如果計入萊蕪數據,濟南2018年GDP數值將達到8862億元,超過泉州位居華東TOP10城市第7位。而目前第9位的南通就將變成TOP10城市「守門員」。

而南通在全國近300個地級市中的總排名,高居第20位。也就是說,全國TOP20城市,華東大區獨佔五成。再換句話說,進不到全國TOP20城市,在華東你根本進不了第一梯隊。

按照目前華東地區TOP城市經濟體量推算,最快2年過後,華東地區TOP城市就有望全部進入萬億GDP俱樂部。眾星璀璨,何其耀眼。

華東到底有多強?第10城仍秒殺七成省會城市

在大陸31個省級行政區中,除去4個直轄市北上津渝,真正的設市省份,還有27個。與之對應的,是27個省會城市。

省會,或稱省治、治所,古稱「首邑」。清代稱為省城,為省行政中心(政府駐地)。中國的省會為國家一級行政區——一般為省的政治、經濟、科教、文化、交通中心,正式文件中自治區、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的行政中心並不稱作省會。自治區的行政駐地通常稱首府,在要求不嚴格的情況下有時也被稱為省會;直轄市和特別行政區不稱之為省會,直接稱之為政府所在地、駐地或治所。

按照中國行政區劃普遍採取政治經濟不分家的慣例,一省的省會城市基本都是省內綜合實力數一數二的城市。這一點,在中西部省份體現得尤為明顯。

截至2018年,27個省會城市中,能夠排在華東十強城市第10位福州之前的省會,僅有9個,分別為:廣州、成都、武漢、杭州、南京、長沙、鄭州、西安、(福州),佔比僅有三成,其中還有3城本身就是華東地區省會。這也正是本文標題中所說的——「華東到底有多強?第10城仍秒殺七成省會城市」的由來。

人們形容某一地區富庶非常時,往往會用到一個成語,叫做富可敵國。那麼我們不妨再來看看,華東TOP10城市如果是一個國家的話,可以排在世界國家(地區)中的第幾位。

上圖是一家知名財經媒體公布的2018年世界國家(地區)GDP總量及排名預測資料。我截取了其中的前30名,一起來看看華東10城的表現——

2018年,華東10城經濟總量合計為136546億人民幣,超過榜單目前排名第10位國家加拿大的121063億人民幣,次於第9位國家義大利的140663億人民幣。

截止2018年,世界上共有233個國家和地區,其中國家有197個,地區有36個。華東TOP10城市遠不僅僅是富可敵國這麼簡單,而是可以在世界233個國家(地區)中,進入前十強。

而由於世界前十國家中的歐美國家多數為發達國家,所以年度GDP增速普遍都處於較低水平。依照華東地區2018年平均7.4%的年度增速(TOP10城市的平均增速比此值更高),未來幾年在此項排名中進一步提升名次,是大概率事件。

從TOP10城市,看華東區域經濟格局

上面的三章節內容,我們從多個方面,對華東地區的「強大」進行了對比和形容,目的在於讓更多朋友,充分了解到華東地區綜合經濟實力的強大之處。

而凡事均有兩面,在光明的背後,必然就會有陰影。那麼對於強大如斯的華東地區而言,究竟還藏著哪些隱憂呢?

首當其衝的,自然就是老齡化。無論官方還是媒體的各類關於中國地區老齡化排名中,華東地區的上海、江蘇、浙江、山東都是老齡化人口和比例均明顯較高的代表。江浙滬的老齡化程度,是全國範圍內為數不多可以與東北對標的地區。

而與此同時,華東地區的人口流入量和流入速度,目前都未能與其綜合經濟實力全國第一的名次相匹配。就在昨天我們推送的百度地圖2018年中國城市活力研究報告中,大家應該可以清楚看到,2018年人口吸引力前兩位,依舊由華南地區的廣州、深圳把持,而這已經是連續多年的情況。

如果我們不談帶有一些「紙上談兵」的人口吸引力,直接用年度新流入人口規模來進行比對,就會發現華東大區,尤其是長三角地區的形勢之嚴峻。華東TOP10城市的前5名,上海、蘇州、杭州、南京、青島,僅杭州年度新流入人口體量能夠超過30萬人,其餘數城僅維持10~20萬人新增人口體量區間。上海由於控制城市規模,人口更是處於不增反減狀態。

而作為國內經濟較發達地區,華東尤其是長三角區域的結婚年齡、生育年齡都呈逐年推遲趨勢,人口自然增長率也連年下滑。如此一來,未來十年華東大區如何保持目前的經濟高速增長,同樣值得大家關注。

而伴隨著中國中西部各省省會的強勢崛起,原本數量驚人的外出務工人口,近幾年也呈現出明顯的返鄉趨勢,後續無法再給予華東和長三角地區源源不斷的人口紅利。

另外,華東TOP10城市中,除上海之外的6省,江蘇上榜4城,浙江上榜2城,福建上榜2城,山東上榜1城。而安徽與江西呢?目前均未有城市上榜。其中安徽經濟總量第一城合肥2018年GDP總量為7822.9億元,看上去與目前華東十強城市第10位福州的7857億元僅一步之遙。

但是,需要提醒大家的是,2019年起濟南GDP計算必然會算入萊蕪,那麼華東TOP10城市的門檻即將進一步拔高近600億元,這顯然並不是一個非常容易趕超的數量差。而江西經濟總量第一城市南昌2018年GDP總量尚僅有5274.67億元,在目力所能及的未來,進入華東十強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與上述情況並列的,還有安徽江西兩省的人均GDP數值,2018年二省人均GDP均為4.8萬元,距離區域均值8.5萬元尚且距離十分明顯,更不要說與區域尖子生上海、江蘇等地的差距。

在未來經濟增長不斷放緩的大趨勢下,兩省如何追趕與其餘省份的巨大差距,同樣令人感到擔心。

2018全年:省份排名 丨 城市排名 丨 廣東篇 丨 江蘇篇 丨 浙江篇 丨 山東篇 丨 河南篇 丨 四川篇 丨 湖北篇 丨 湖南篇 丨 河北篇 丨 福建篇 丨 安徽篇 丨 陝西篇 丨 江西篇 丨 雲南篇 丨 山西篇 丨 貴州篇 丨 甘肅篇 丨 海南篇 丨 寧夏篇 丨 西藏篇

2018上半年:部分城市GDP 丨 27省GDP 丨 15省GDP 丨 東中西東北四大板塊 丨 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 丨 社消增速大數據 丨 國民消費大數據 丨 IPO數據 丨 土地成交數據

新一線城市圈:濟南都市圈 丨 青島都市圈 丨 徐州都市圈 丨 瀋陽都市圈 丨 合肥都市圈 丨 鄭州都市圈 丨 成都都市圈 丨 武漢都市圈 丨 杭州都市圈 丨 南京都市圈

城市:返鄉置業 丨 空氣質量排行榜 丨 2018年快遞業務量 丨 2018年GDP數據 丨 廣州軌道交通 丨 吞併萊蕪 丨 中國超級樓盤 丨 宜居指數 丨 經營成本最高30城 丨 最佳商業城市榜 丨 中國縣域指南 丨 各省龍頭行業

人文:動漫中的重慶 丨 水滸故里菏澤 丨 日本窮忙族 丨 蒼穹之下 丨 封狼居胥 丨 晉冀魯豫 丨 擇城法則 丨 八次北人南遷 丨 東北企業家 丨 又沒有山西 丨 這幾班公交車 丨 城市書店數量 丨 文創第三城 丨 中國景區門票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