倩碧水磁場72小時保濕的秘密

來自專欄化妝品與皮膚科學

Hello,大家好,我是Mandy~

今天跟大家分享一下倩碧水磁場面霜的成分。

品牌起源

倩碧【CLINIQUE】法語原義指診所,本來是一個德國小鎮診所的招牌,在雅詩蘭黛夫人途經這裡那間診所的時候,被它白底綠字的招牌吸引,隨後就找了那個診所的老闆把這塊招牌買下來,這是品牌名稱CLINIQUE的來由。

當時的觀念認為『肌膚的狀態是與生俱來,不可改變的』。1967年,紐約皮膚科專家Dr.Norman Orentreich在接受當時美國時尚雜誌《VOGUE》主編Carol Philips女士的專訪中表示,美麗並不是只靠遺傳而得到的,通過正確的護膚程序,可以改善肌膚狀況。並提出基礎護膚三部曲,第一步:清潔;第二步:清理皮層;第三步:水油平衡。同時提出陽光中的紫外線是傷害肌膚的最大元兇。

隨後,《VOGUE》報道了這篇精闢的護膚理論,這種具有里程碑式的護膚理論也引起了雅詩蘭黛家族的注意,隨即Carol Philips女士被聘請為倩碧的創辦人之一。

倩碧根據皮膚科醫生提出的護膚三部曲研製出:具有清潔功效的洗面皂、清理皮層的潔膚水(各類型肌膚均有適合的配方)、和具有滋潤功效的特效潤膚露。而經皮膚科醫生指導、通過過敏性測試和無香料也成為倩碧的品牌特色。品牌發展至今,這三部曲仍然流傳,也不乏一些人氣單品,如:黃油家族、鮮活維C安瓶、淡斑精華、水磁場面霜啦等。

今天我們的豬腳就是升級版72小時保濕水磁場面霜。

這款升級版的72小時保濕水磁場面霜,英文名叫:CLINIQUE Moisture Surge 72-Hour Auto-Replenishing Hydrator。

嗯,72-Hour、Auto這些字眼,英文名看著是挺厲害的。

然而,它卻有個中規中矩的中文名:倩碧水嫩保濕潤膚霜,估計是跟我們的法規有關係吧~

倩碧這款水磁場面霜主打的是72小時保濕、長久水潤。那我們來看看為什麼它敢作這樣的宣稱?配方中會有什麼技術支持?

我們來探一探它的配方表:

全成分

————————

水、【聚二甲基硅氧烷、三硅氧烷】、丁二醇、甘油、聚二甲基硅氧烷 、【羥乙基脲、水】、【水、苯氧乙醇、庫拉索蘆薈(ALOE BARBADENSIS)葉水】、海藻糖、【水、聚天冬氨酸鈉、丁二醇、EDTA 二鈉】、【水、白樺(BETULA ALBA)樹皮提取物、苯氧乙醇、酵母菌溶胞物提取物】、丙烯醯二甲基牛磺酸銨/VP 共聚物、蔗糖、【苯氧乙醇、水】、【糖類同分異構體、水】、【山梨(糖)醇、水】、生育酚乙酸酯 、丙烯酸(酯)類/C10-30 烷醇丙烯酸酯交聯聚合物、油醇聚醚-10、氨丁三醇、咖啡因、氫化卵磷脂、【辛甘醇、苯氧乙醇、己二醇】、透明質酸鈉、苯氧乙醇、【甘油聚甲基丙烯酸酯、聚乙二醇-8、棕櫚醯六肽-12】、丁羥甲苯、EDTA 二鈉、【嗜熱棲熱菌(THERMUS THERMOPHILLUS)發酵產物、甘油、苯氧乙醇】、抗壞血酸磷酸酯鎂、水飛薊(SILYBUM MARIANUM)果提取物、【茶(CAMELLIA SINENSIS)葉提取物、丁二醇】、CI 14700、CI 19140

————————

以上是水磁場的全成分,括弧括起來的是混合物,我們先來看配方的前十位,主要是一些硅油和保濕劑,使用的提取物也算比較常見。

除了常規的丁二醇甘油保濕劑外,還添加了羥乙基脲,這個保濕劑的保濕性能比較不錯,但是沒有甘油的黏膩感。

羥乙基脲與甘油的保濕能力對比

這是羥乙基脲和甘油的保濕性能比較,可以看出兩者的保濕性能較相似,甘油還是比羥乙基脲保濕好一點,可見保濕之王不是假的~

丁二醇、甘油、羥乙基脲這幾種保濕劑復配可以較少單獨使用甘油的黏膩感,同時達到較好的保濕效果。

庫拉索蘆薈葉水海藻糖這些都是比較常用的原料了。

庫拉索蘆薈葉水有一定的保濕、抗菌功效;海藻糖也是一種很好的保濕劑,有著生命之糖之稱,不僅保濕性能好,而且還能穩定產品,延長產品的貨架期。

接下來應該是一個聚天冬氨酸鈉的溶液,聚天冬氨酸鈉在化妝品主要也是作為保濕劑使用,有研究表明高分子量的聚天冬氨酸鈉能顯著增加皮膚的水分含量,對皮膚的保濕效果跟透明質酸【玻尿酸】差不多。

接下來是白樺樹皮提取物和酵母菌溶胞物提取物的混合物,猜測應該是有些保濕和抗炎的功效。

丙烯醯二甲基牛磺酸銨/VP 共聚物是一個增稠劑,調節產品粘稠度的,因為通常添加量少於1%,所以也可以看成是1%分界線

蔗糖、苯氧乙醇也沒什麼好說的,但是接下來深藍色標註的:糖類同分異構體,好像有點東西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這裡好像不能顯示字體顏色】

這個糖類同分異構是由小麥D-葡萄糖製取的糖類同分異構體的複合物,組成跟天然保濕因子【NMF】的碳水化合物非常相似。

使用在皮膚表面時,它的一端跟角質層中的角蛋白賴氨酸的ε-氨基結合;另一端發揮水合作用。因為這樣的結合機理,活性物不會輕易被洗去,好像磁石一樣吸附在皮膚表面,所以呢,這個原料也有著「鎖水磁石"之稱。

使用糖類同分異構體和不同的保濕劑做對比,測量皮膚水分散失數據。

糖類同分異構體與其他保濕劑的對比

數據越平緩,說明皮膚水分散失越少。而我們通常使用經皮散失水分【TEWL】值來表示皮膚屏障的好壞。

TEWL數值越低,說明經皮膚表面散失的水分越少,皮膚屏障越好。

帝斯曼的實驗中證實糖類同分異構體有比甘油更好的減少皮膚水分散失的性能,說明對皮膚屏障有一定的改善作用。

這個原料的廠家【帝斯曼】還做了一些實驗,使用1%的糖類同分異構4周,皮膚的乾燥癥狀減少20%,這20%的改善狀態持續了72小時

你是不是想到了什麼?對的,倩碧的水磁場面霜也是宣稱具有72小時長效保濕。

嗯,倩碧的「水磁場」、「72小時」的宣稱靈感,應該是跟「鎖水磁石」的應用有點關係的。

從成分表上看,這裡的添加量少於1%的哈,至於在這款面霜上究竟有沒有上面的實驗效果那麼好?這個很難說,理論上應該是沒有的。

再後面的原料也比較常用,添加了少量的維生素E、C衍生物,少量的肽、發酵產物等,具體功效難以描述,因為添加量低。

總體來說,是一個添加了較多保濕劑的面霜,主要的油分是硅油,有些硅用來改善保濕劑帶來的黏膩感,改善使用感。所以就算這裡復配使用了較多的保濕劑,使用起來也不至於太黏膩。

保濕能力對於油皮、混油皮來說應該是足夠的,干皮可能會覺得稍微有點干,我還是建議乾性皮膚,特別是現在秋冬季,使用含油分多點的面霜可能會更好,畢竟乾性皮膚是真的需要滋潤!

以下是一些使用者的使用感受:

這些使用者都反映面霜有一定的保濕效果,但是臉還是會幹。因為水磁場本身含有的油分不多,如果是屬於皮膚本身就比較乾燥的類型,可能會覺得保濕能力不夠。

還有些使用者反映使用後假滑,後續使用防晒霜會搓泥,其實這應該不是假滑,而是硅油的滑感。

這個使用者的問題就比較嚴重了,我猜測她本身應該就是敏感性皮膚或者皮膚較薄,屬於是比較容易受到刺激的類型。她使用了粉水+黃油+保濕霜後,臉上有刺痛感,應該是皮膚受到刺激了。

如果是使用護膚品皮膚變得泛紅、刺痛或者出現其他癥狀,最好的辦法是立即停用,然後用清水洗乾淨,用上自己本來使用的不會產生刺激的化妝品。

敏感性的膚質或者是屏障受損的皮膚,最好使用成分簡單、滲透性不太強的產品,最好帶有舒緩或者修復的面霜,不建議使用成分過於複雜的產品。

倩碧的粉水+黃油+水磁場面霜,疊加起來產品的成分太複雜了,對敏感皮不太友好,雖然倩碧是採用無香精的,但是它家產品通常都會添加著色劑調色。我覺得吧,如果產品能把色素去掉那就更好了。

好啦,算是把這款面霜做個大概的分析,來個總結吧。

總結:

1.水磁場主要採用保濕劑保濕,含有較少的油分,對油皮和混合皮膚更友好,對於乾性皮膚來說保濕能力可能不足夠。

2.使用水磁場後,後續使用防晒霜、BB霜可能會出現搓泥情況。

3.敏感性皮膚一次性搭配太多產品上臉可能出現刺激的情況。

————————————End——————————————

歷史文章:

敏感性皮膚成因及護理指南

關於濕敷,你要知道的

護膚界最大謊言之「外油內干」pick一下!

油性皮膚護理策略

12款洗面奶成分分析

你缺的或許是這篇防晒文

夏日護膚小建議——關於過度清潔

關於過度清潔(二)

最近風很大的泰國VC水,到底是何方神聖!

想了解更多護膚內容,歡迎關注微信公眾號:溫柔歲月

weixin.qq.com/r/5CnA2M3 (二維碼自動識別)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

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作者:張小煖

出處:微信公眾號:溫柔歲月【微信號:WESHE-Group,一個志於傳播科學護膚的公眾號】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