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頻地址: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av52108470?

www.bilibili.com

2014年4月29日,世界第二大顯卡廠商AMD宣布了當前世界上最快的雙芯顯卡R9 295X2,這款顯卡是顯卡歷史上第一次公版採用水冷散熱的顯卡。R9 295X2是AMD從HD7990後又一次的傑作,它採用了兩顆完整的夏威夷核心,默認核心頻率比R9 290X還高,性能提升到新的台階。

這時候可能有的人會注意到了,這張顯卡居然只用了120mm的水冷排。很多玩超頻的朋友應該會知道,一個120的水冷排壓住四核的i7超頻都困難,甚至還需要240的冷排才行。而顯卡的功耗大了很多,為何120的冷排也夠?這是科學還是魔法?

只看到了功耗,忽略了熱密度

比如7700k的核心面積為122mm2,其中包括了巨大的核心顯卡,在除去核心顯卡的CPU面積大約是76mm2,超頻至5G,功耗大概120w,此時的熱密度為1.6w/mm2。

295x2的TDP是500W

這裡專門說一下,顯卡的TDP指的是整張顯卡的輸入功率,並不是只有核心。以我測過的顯卡為例:

Vega56的TDP是210w,輸入200w。

2060的TDP是160w,輸入163w。

570的TDP是150w,我用刷570 BIOS的470D測得的功耗是166w

不過很多人都是直接測量整機功率,再加上有些人喜歡四捨五入一下,於是就有了295x2功耗有700w這個說法了。實際上整張顯卡也就500w左右,算上供電損耗和顯存這些使用風冷的部分,真正水冷的核心部分也就400w左右。

那麼現在我們來算一下熱密度,295X2使用了兩片Hawaii核心,面積為438mm2,總共876mm2,功耗400w,熱密度為0.46w/mm2。

這樣算下來CPU的熱密度達到了顯卡的3.5倍。

為了能夠讓大家更準確地知道熱密度在溫度上的表現,這裡需要介紹一下傳熱的數學模型也就是傅里葉定律。

因為晶元和散熱器的表面是凹凸不平的,並不是完全接觸,所以需要使用一些填充物質讓其接觸更加均勻。比如硅脂和金屬。

常用的填充物導熱係數如下:

液態金屬導熱率:120w/(m*K),50元/g

金屬粉末硅脂:6-9w/(m*k),5-20元/g

純硅脂:3w/(m*k),0.16元/g

通過實際測量,這部分填充物的厚度大約0.05mm。

顯卡自帶的硅脂一般都是比較差的,就按導熱率3 w/(m*k)。Intel號稱使用了全新的高級硅脂,雖然這玩意啥樣我們都懂,但是還是得給一點面子,導熱率就按照4w/(m*k)來計算吧。

帶入剛剛提到的「傅里葉定律」便能求出硅脂造成的溫差。i7 7700K是27攝氏度,如果換成液態金屬這部分溫差也就僅僅1攝氏度了。這也是為什麼開蓋換了液態金屬之後,溫度差不多都可以降低二十度以上的原因。而大核心的295X2這部分的溫差僅僅8攝氏度。

像CPU頂蓋這種下面與核心接觸面積小,上面與散熱器接觸面積大的情況,使用人工計算是不行的,於是我利用了有限元分析軟體進行模擬。之前我以為CPU頂蓋的影響不大,最多兩三度,在結果模擬之後才發現我完全低估了它,中心部分的溫差可以達到8.5度,四周溫度稍微低一些,但是也有五度,平均溫度差不多有八度了。

頂蓋到散熱器之間的硅脂就算是比較差的,導熱係數僅僅3,這部分溫差是也才2.2℃。就算換了好一點的硅脂,就算導熱係數可以達到9的,這部分溫差為0.8℃,相比於劣質硅脂實際上也沒有提升多大。所以對於CPU頂蓋到散熱器之間的硅脂,買一些性價比高的就行,比如十幾二十塊一管含有金屬粉末的硅脂,那種好幾十一克所謂導熱係數10以上的「頂級硅脂」或者液態金屬就沒必要了。

綜合算一下溫差,CPU的硅脂和頂蓋加起來差不多有36℃。而顯卡僅僅8℃。

在夏天時,環境30攝氏度,也就是你熱到穿弔帶短裙的時候。就算你用最好的散熱器,因為這部分硅脂和頂蓋的作用,CPU溫度也是66度以上。

只要是散熱器,其目的都是進行熱交換,也就是把電腦的發熱轉移到周圍的空氣上。295x2的風口60度,環境30度,可以說散熱器把空氣加熱了30攝氏度,這部分空氣吸收的熱量就是顯卡的發熱。相同的風量用於cpu冷卻也就只需要把空氣加熱9度而已。雖然顯卡功率更大,加熱的空氣溫度更高,都是這部分還是比CPU因為熱密度產生的溫差更小。這也是為什麼很多人感覺顯卡的水冷很燙,但是核心溫度不高。CPU的水冷並不熱,但是核心溫度很高的原因。

人吶就不知道,自己不可以預料,一個散熱器是否夠用當然要看發熱功率,但是也要考慮熱密度的存在。我也絕對沒想到一個壓得住顯卡的散熱器,怎麼連一個100W的CPU都壓不住呢?於是我念了三句話:

一個就是確定了分路的散熱體系,將CPU與顯卡的水路分開。

第二個CPU頂蓋到散熱器的那部分硅脂,沒必要買太好的

第三個就是三個代表

1.釺焊CPU,AMD或者intel 第九代,代表了最簡單的辦法。

2.使用開蓋保護器,將散熱器直觸核心,代表了極客的追求。

3.開蓋換液態金屬,代表了大多數人無奈的選擇。

如果是還有一點那就是,那就是別忘了點贊,關注,這跟作者堅持做下去有著很大的關係。

很慚愧以上就是我對傳熱學的一點膚淺的理解,謝謝大家。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