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專欄未發布文章請關注公眾號: HaruAir

歡迎投稿,歡迎評論交流。

過載失真類效果器應該是我們用到最多的了,但什麼是過載、失真,也許它們產生的原理我們還並不是很清楚。我在這裡用一個簡單例子來做類比,希望能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過載和失真。

我們把自己在正常情況下說話的聲音看作原聲,平時說話的音色和音量都是比較穩定的,但當你把嗓音提高,大聲喊到扯破嗓子時你所發出的聲音就和平常說話時的聲音不同了,這就是過載。原始的過載音色也就是因為音箱箱頭音量擰的過大而產生的。

那麼失真就更好理解了,就是當你已經扯破嗓子在喊時再用點力大聲點,讓你的嗓子更破,這就是失真。

但我們都知道,一般我們不會那麼容易把嗓子扯破音,同樣在音箱上就算想得到一個自然的電子管過載音色都需要很大的音量才行。我們不可能時時刻刻都扯著嗓子吼,就像不可能把電子管音箱的音量鈕擰得超過 12 點位置,不然你家鄰居該報警了。

那這時我們還想要獲得過載、失真音色該怎麼辦呢?

還是用自身做類比。想想看你是不是可以有意識的控制你嗓子的變化,比如刻意模仿女聲。你的嗓音可以隨著你大腦的控制而改變但不用大聲扯破嗓子,這也就像是失真程度的大小可以由箱頭前級的控制而不必非得擰大音量一樣。

就像你的大腦可以控制你改變多少程度你的嗓音,前級也可以控制失真度的多少。因此你也可以把那些單塊看作是大腦來控制你的嗓音。

嗓音的大小控制是否扯破嗓子=箱頭音量大小控制是否產生過載

大腦控制的嗓音改變=箱頭前級 失真效果器控制的失真度

除去用箱頭音量控制是否產生過載之外,現在的效果器一般都能調控失真度。上面我們已經簡單了解了過載和失真,前級類效果器也比較好理解,它就是模擬了真實箱頭,一般有清音和失真兩個通道。

但前級類的單塊和失真類的單塊有什麼區別呢?

從連接方式上來說:

前級類效果器→箱頭 loop 里的 return失真類單塊→箱頭的 input

其實這種接法也不是絕對的,你也可以把前級類效果器接箱頭的 input,把失真類單塊接 loop 里的 return。無論怎麼接都會出聲,只不過是音色你是否喜歡的問題。

一般而言,失真類單塊直接接 return 進後級的話音色會暗淡一些不像進 input 一樣那麼明亮;前級類效果器進 input 音色會更亮更炸。

至於為什麼前級效果器接 return 失真單塊接 input,這裡有一個抗阻匹配的問題,再者前級類效果器就是針對連接 return 進後級設計的。前級類效果器已經是一個前級音色了,你用前級效果器再接 input 進箱頭的前級進行染色,那就是雙前級音色了,這樣的音色會顯得較為渾濁和拖沓。

不過你也可以嘗試,畢竟每個人對於音色的理解不同。但有些效果器也可以直接接 return,比如 BOSS 的某型號綜合效果器,它自帶模式調節,可以調成直接接後級的模式。

最後說一點關於前級類單塊的問題。不要覺得有一塊前級類單塊就不需要真實的箱頭了。擰前級單塊上的旋鈕帶來的變化,和擰真實箱頭上旋鈕所帶來的變化是不一樣的。

Mooer 產品的說明書里曾寫到,把旋鈕全置中是最還原的音色。小前級上的旋鈕各刻度音色,和真箱旋鈕各刻度並沒有做一一對應。就像 KPA 也是,音色剛下載下來的時候,是和當時採集真音箱時的音色最接近的,但要是自己再調,音色就和真箱對應不上了。因為按一個旋鈕 10 個刻度來說,僅採集真實箱頭上的五個旋鈕就需要五十遍採集了,如果再把箱頭的其他撥檔旋鈕考慮進去,這樣的話採集量又要翻倍,而且未必每次採集成功,這個工作量加大的太多了。如果前級類單塊能代替真實箱頭,那麼音箱廠家也都該倒閉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