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西核計劃

巴西綜合實力在拉丁美洲優勢就如同於印度在印度洋地區的優勢地位,巴西不同於阿根廷是一個潛藏的大國地位,再加上阿根廷國運不濟,可以說巴西獨霸南美洲得天獨厚。面對近在咫尺的北美洲國家——世界最強大的核國家美國(美國可能會監視警覺),巴西擁有核武器是制衡其它拉美西班牙語國家的最高的辦法,也是提升巴西國際地位,成為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的必備條件。巴西是世界上為數不多的幾個掌握鈾濃縮技術國家之一,作為南美洲最大的國家,擁有核武器,建造核潛艇,實現三位一體的核力量是巴西夢寐以求的大國夙願。

巴西核計劃的發展動機

上世紀70年代末和80年代,巴西軍方曾進行過一個秘密的核武器研製計劃。最初,巴西發展核計劃的主要動機就是為了制衡近鄰阿根廷。把南美洲變成南美洲人的南美洲。巴西的情況和法國很相似,巴西軍方的想法是核武器是一種技術進步的象徵。讓核彈作為成為重要國家的象徵,就像美國和蘇聯一樣。顯然巴西想通過核武器發展來獲取區域軍事和科技聲望,而不僅僅是侵略威懾。巴西人認為馬島戰爭和海灣戰爭就可以看出發展中國家在面對高技術武器時的脆弱以及在面對西方時的外交無助。

巴西核計劃的發展

1 、巴西核設施的建立

上世紀30年代,當時巴西的科學家就開始了核裂變研究。上世紀40年代,巴西與美國簽署了一份採礦協定,隨後又簽訂了包括核技術援助在內的三項協定。50年代,巴西人阿爾貝托.阿伯托專程去德國購買試驗離心機。1965年,美國和巴西簽定了一份核合作協議,同意向巴西提供一個核子發電站。1971年美國向巴西提供了Angra I。1975年巴西國有蘭克立布拉斯公司和西德一家公司簽定了一份核技術引進協議,其中就包括聯合開發鈾濃縮中的實驗「噴嘴」技術。

2、巴西核計劃的發展

70年代末期,巴西總統費格雷多批准了一項並行的秘密核計劃——核技術自主計劃(PATN)。不過令人失望的是,「噴嘴」計劃並未形成濃縮能力,因而嚴重挫敗了軍方信心。費格雷多又在軍方顧問的操控下在PATN下批准了一個軍事計劃。該計劃的主要目的是掌握核燃料循環,特別是鈾濃縮技術。空軍研究激光技術;陸軍致力於石墨反應堆;海軍與能源和核研究所共同進行超高速離心器研究。各自研究方向都是特別指定的。最引人注目的是,超高速離心器鈾濃縮技術研發讓海軍在核潛水艇生產上更進了一步。三個計劃中也屬海軍的最成功。超高速技術最終被選定為濃縮方法。1987年9月27日,巴西海軍宣布在鈾濃縮上取得到了成功。1981年,巴西一位高級核研究人員皮涅羅·達·席爾瓦和他的研究團隊在研究所里構建了第一台超高速離心器。到1984年該研究所里的超高速離心器已經達到了9個。1989年,巴西當局宣稱生產出了少量達到20%的濃縮鈾。海軍雄心勃勃的核潛艇推進計劃也讓巴西核能力問題變得更加複雜。直到今天巴西海軍仍在繼續研究核動力潛艇建設,也還負責鈾離心機技術研發。

3、巴西自宮核計劃的發展(漸行漸遠的巴西核計劃發展之路)

20世紀80年代巴西核計劃發生了一系列巨大轉變。1988年巴西國會通過了一個新的憲法,禁止進行除和平目的以外所有核活動(巴西思想保守的文官政府認為棄核是防止巴西變成第二個蘇聯,防止與美國爭霸)。巴西和阿根廷地方政府達成了一系列協議。1980年5月20號,在軍政府統治下,兩國簽署了和平利用核能的巴阿協議,建立核燃料循環發展的技術合作以及核政策協調。1985年協議後,兩國總統和技術人員對各自的非監控核設施進行了互訪。儘管和阿根廷之間的關係不斷緩解,巴西還是直到1998年十分不情願的在NPT上簽字,但沒有在IAEA附加議定書上簽字(巴西的棄核讓很多巴西人至今耿耿於懷)。巴西雖然沒有計劃生產一個原子武器,但是巴西不希望受外界控制,這可能阻礙其核目標。海軍核潛艇計劃因高昂的費用而斷斷續續。自七十年代以來,海軍就一直在一個秘密軍事的計划下積極為核動力潛艇尋求燃料和反應堆。但是由於潛艇的船體問題(巴西科學家們尚未能掌握),計劃仍然停滯不前。巴西一直致力於維護和平,但也需要國防威懾力。因此,巴西海軍在里約熱內盧建立了一家造船廠,與法國一同建造巴西第一艘核動力潛艇。巴西已經擁有鈾濃縮技術,將用於此次核潛艇的動力。而巴西核潛艇的正式服役時間將在2023年。

拉丁美洲國際政治環境

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南美地區一直被視為美國的「後院」,美國也把這裡視作自己的絕對勢力範圍,別人想插足這個範圍,必然會受到美國的抵制。目前在拉美地區,一種希望從「帝國後院」這種狀態脫離出來的國家和地區,已經越來越多。當然,美國人也在採取一些措施,加強在這個所謂「後院」當中的軍事存在。美國跟哥倫比亞簽署了一項協議,美軍可以使用哥倫比亞境內至少7座軍事基地。此外,2008年4月,美國還宣布重建第四艦隊,加強在拉美地區海域的活動。美國和哥倫比亞簽署的協議,在拉美地區國家當中引起了很大的反響,很多國家對此表示不滿。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