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6月的《國傢地理》雜誌封麵“planet or plastic ”正在網上引發廣泛的關注和熱議。在畫麵中,漂浮在海麵上的一隻塑料袋形成瞭如同冰川的形狀。雜誌的高級圖片編輯Vanghn Wallace、著名記者兼電視節目主持人Angela Sun都在Twitter上錶示道 “這是有史以來難得一見的封麵之一”。另有一位Twitter用戶寫道:“《國傢地理》雜誌這一期的封麵圖片非常絕妙、同時又令人感到沮喪。”

《國傢地理》六月刊封麵獲得贊賞,一隻塑料袋構成的絕佳隱喻

這一封麵由墨西哥藝術傢Jorge Gamboa創作,它暗示著我們看到的塑料汙染隻是“冰山一角”。與之對應的一個事實是:每年,有180億磅的塑料製品被傾倒進海中。”在2017年,這一作品也曾獲玻利維亞海報雙年展“政治和社會海報”類彆的第一名。

這一封麵的背後,是對我們這個時代所麵對的一個最大的環境問題的關注。可以說,塑料汙染已經達到瞭令人難以置信的程度,尤其是在海洋中。最近,科學傢在馬裏亞納海溝( Mariana Trench )發現瞭一個塑料袋——它位於海洋的最深處,距離海平麵11公裏。

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裏,超過69億噸的塑料已成為垃圾,其中,從未迴收利用的重達63億噸。它們或是被送往垃圾填埋場,經過大量時間纔能降解;或是最終進入到海洋中。

2015年,喬治亞大學( University of Georgia )的一位工程學教授Jenna Jambeck曾做過一次粗略的估計:僅來自沿海城市的塑料垃圾每年就多達530至1400萬噸,其中絕大多數來源於人們在陸地和河流中不加注意的傾倒。

如今,海洋塑料汙染每年都會殺死數百萬海洋動物,其中包括瀕危動物在內的700多個物種。它們之中有的是被廢棄的漁網或用來裝下六個易拉罐的塑料環狀物勒死的,還有更多經曆的是更加無形的傷害——不同大小的海洋生物,從浮遊動物到鯨魚,都會食用塑料微粒。 2月下旬,西班牙El Valle野生動物恢復中心的專傢就在一條離奇死亡的抹香鯨胃裏發現瞭64磅重的塑料垃圾。

去年,艾倫·麥剋阿瑟基金會在世界經濟論壇上發布的一份報告錶明,2025年,預計海洋中每三噸的魚體內含有一噸重量的塑料。到2050年,海洋中塑料的重量會大於魚的重量。

這一期的《國傢地理》雜誌想要探討的就是這一議題。據官網介紹,它將會關注塑料垃圾如何危害海洋生物,同時潛在地影響食用那些攝入過塑料的魚類的人類。除此以外,它還試圖提供一些關於如何減少塑料對我們所有人的影響的建議。

值得一提的是,在上個月,《國傢地理》雜誌進行瞭“自2000年以來在內容和設計上最大的一次改版”,將重點轉嚮瞭“用視覺講故事”。在這次的六月刊中,讀者也將繼續看到這一雜誌作齣的新的變化——具有視覺衝擊力的圖像和信息圖錶充滿著整本雜誌,以說明睏擾著我們星球的塑料汙染已經達到瞭一個如何巨大的規模。

《國傢地理》六月刊封麵獲得贊賞,一隻塑料袋構成的絕佳隱喻
塑料製品循環利用的難度
《國傢地理》六月刊封麵獲得贊賞,一隻塑料袋構成的絕佳隱喻
塑料製品的壽命

《國傢地理》雜誌還決定為塑料汙染這一問題貢獻一點自己的力量,他們承諾會在發行時取消塑料包裝,改用紙質包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