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狗年正月初七,是日本新年的第一個節日「人日」,日本人習慣在這天吃七草粥。人日?與「女媧」有關?你知道為什麼嗎?
春之七草  

吃粥之前,先聽我說個故事吧!人日這個節日源自中國古代神話,相傳女媧在正月一日造了雞、二日造了狗、三日豬......到了七日則用土和水造出了人。所以這一天是「人」的誕生之日。(當時是「農曆」正月初七)

到了漢朝時,「人日」成為新年占卜的一部份。《占書》中記載,「一日雞、二日犬、三日豕、四日羊、五日牛、六日馬、七日人」。也就是說初七為占人日。古代中國相當重視這個節日,然而隨著時代演變,至今早已失傳,反而被東洋鄰國日本悉心保留下來。直到現在,日本全國各地的部分神社在人日當天會慎重舉行相關祭典儀式,而家家戶戶也習慣吃七草粥。這也是源自中國民間在人日當天有吃「七寶羹」(用七種當令蔬菜與米粉熬成羹)的習俗。

順帶一提,自明治維新之後,日本都是以西曆為生活步調,節日也是。所以現在買得到的春之七草,都是溫室栽培出來的。

春之七草  

七草
就是七種春天萌芽的蔬菜、草本植物(野草),分別如下:
①セリ(seri,水芹)
②ナズナ(nazuna,薺)
③御形(gogyou,別稱為母子草)
④はこべら(hakobera,小繁蔞,通稱為雞腸草)
⑤ほとけのざ(hotokenoza,日文漢字為「佛之座」,中文稱為寶蓋草)
⑥すずな( suzuna, 日文漢字為「菘」,也就是「蕪」的一種,別稱大頭菜)
⑦すずしろ(suzushiro,蘿蔔)

即使今天是我第七年在京都吃七草粥,至今光是看著在超市買的這一盒七草,也只認得出其中四種,還是要查資料才能寫出全部的菜名(汗顏)。然而對於怎麼熬煮一鍋美味的粥,我是越來越有心得。(重視吃且對於飲食文化深感興趣的我,當然會吃也會煮)
正月初七吃七草粥

值得一提的是,昨天我問了公司(和菓子老舖「龜屋良長」)其他同事關於人日要吃七草粥的事,有人表示以前小時候媽媽會費心張羅七草熬粥來吃,但其實小孩子都不愛這味道。也有人說不怎麼過「人日」這個節日,因為早就沒有新年的氣氛了(畢竟和菓子業界的年假很短,大家早就開始上班,準備應付下一個「忙碌高峰期」:西洋情人節)。然後他們異口同聲說:「林桑真厲害,知道這麼多傳統典故。」

20180112補充:
上禮拜在超市買的一份春之七草組,煮了兩鍋七草粥後,還剩下一些,是日突發奇想,燙熟之後,用來當作我非常愛吃的台灣乾麵:曾拌麵的配菜。也是一種台日混搭!(笑)
IMG_1332.jpg  
   

延伸閱讀:
到神社領受一份「若菜粥」(七草粥)

 

©All rights reserved
轉載本站圖文請註明出處,商業轉載請與本人聯繫。嚴禁擅自修圖後製、截圖、去浮水印再發表。請勿侵犯著作權,謝謝。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