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過「大雪」,天氣日漸寒冽。不由得想到自古至今,歷代多有雪景圖傳世:唐王維《雪溪圖》,五代荊浩《雪景山水圖》、巨然《雪圖》,宋李成《群峰霽雪圖》、范寬《雪景寒林圖》、郭熙《幽谷圖》等等。文徵明曾題曰:「古之高人逸士多為雪景,蓋欲假此以寄歲寒明潔之意耳。」以中國畫特有的黑、白、灰水墨色營造的雪山寒林,映射出清澈空寂、出塵脫俗的氣息,似乎正契合古代畫家所神往的「天人合一」、「澄懷觀道」的禪意。當代畫家馬駿筆下的雪景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卻又別具一格。

雪景山水畫是我國山水畫中獨立存在的一種題材形式,具有完整的體系。「雪」在我國傳統思想中,象徵著仁愛精神和高潔品質,是人們競相歌頌和讚美的對象,也是繪畫作品的主題。一雪一景、一山一水,經過藝術的加工都變成了詩人畫家內心情感的真實寫照,同時雪景山水畫也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隨著社會多元化的發展,時代為雪景山水畫注入了更多新的想法和思潮,但只有在前人的基礎上,對雪景山水畫的技法和特色進行創新才能長足的發展下去。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