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我們公布了「大民大國·40年40本書」的top100決選書單。

決選書單發布後,我們收到了大家熱情的反饋。

有的小夥伴想到要從這100本里割捨掉60本,選出最終的40本,不免感嘆取捨困難:

@喜歡吃水果

這些書部部都是經典,再從中挑選40本,實在是忍痛割愛。

@遠山

毋庸置疑,都是經典,哲學、政治學的著作居多,文學著作似乎少了些。其實要從浩若煙海的作品中選出100部,是一件很難的事情,甚至是「費力不討好」的事情,畢竟所好因人而異。

@理綜健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不過書單確實拓寬了我的眼界,慚愧只讀了一小部分,去惡補一翻回來投票。

外交學院、山東大學、中國傳媒大學、中國政法大學等學校的活動海報,及同學們在了解和交流書選活動。

清華大學校內書選主題海報。

也有的小夥伴開始盤算書單里自己買過多少本、讀過多少本:

@星星照常升起

書單里讀過18本,是個什麼水平?

@盧藥師

買了35本,已讀30本。

@目送

買了21本讀過13本,其中讀明白的大概有10本吧。

書評君的街訪

點贊最高的評論被@沉吟至今奪得,他調侃說:

「為什麼沒有中國第一暢銷書《五年高考三年模擬》?已經影響了幾代人,還將繼續影響幾代人。」

更多的讀者建議了他們心目中的「40年40本書」入選書目:

@zw

還有幾本也可入榜單:《平凡的世界》,《穆斯林的葬禮》,《野火集》,《人類的故事》,《局外人》,《西方的智慧》,《人間失格》,《南渡北歸》,《論自由》,《哲學的故事》,《論人類不平等的起源與基礎》,《蘇菲的世界》,《自卑與超越》,《愛的藝術》,《追風箏的人》,《巨人的隕落》,《人性中的善良天使》,等等......覺得這些書也很有意義。

@楊思亮

《圍城》,心目中的top1。

@韋建誠

很精彩。還應該有巴金的《隨想錄》。

這些書目其實最開始也都出現在我們的海選書目中,但在評委與編輯部一輪又一輪的篩選中,它們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未能進入top100。就如同前面大家所說,過去40年,好書、產生過重大影響的書太多太多,而我們必須忍痛割愛。

但無論如何,我們會一一仔細梳理大家的意見與討論,將收到的建議反饋到接下來的書選活動中。

書評君將繼續開放書單投票,

一直到9月23日下午5點,您都可以隨時參與投票,選出你心目中的「

大民大國·

40年40本書」書單。

(點擊此處可移步抵達投票頁面)

武漢境自在書店、三聯書店北京五道口店、單向空間北京花家地店、大連簡匯空間等書店的「40年40本書」書選主題海報。

三聯書店三里屯店、單向空間大悅城店海報。

與此同時,我們繼續開放招募9月23日揭曉禮的現場觀眾。

我們將在揭曉禮將現場統計、公布投票選出的最終40本書目。我們邀請了眾多作家、學者到場,跟大家現場交流、討論40年來那些形塑著我們觀念與生活的核心議題。

掃描二維碼,報名揭曉禮,

現場見證「40年40本書」的誕生!9月23日下午兩點,我們不見不散。

回望過去40年,我們的文學閱讀趣味、我們時代焦慮的核心、我們對經濟與財富的追逐都在發生著顯著的變化,而這些變化,也都恰如其分地凝結在了過去40年曾影響過我們的書籍里。

我們試圖回應過往40年中,我們精神世界裡發生的重大變革,尤其是用過往40年的書籍去透視上述議題。

為此,9月23日的「40年40本書」揭曉禮現場,我們特設置了三場論壇。

視頻中出鏡嘉賓為線下評選會評委。今年春天,我們籌備並開啟了改革開放40年主題書選——「大民大國·40年40本書」。100本提名書單,由我們邀請的作家、學者等專家評委以及書評周刊編輯部共同投票選出。

很多讀者,大概都不會忘記80年代洶湧而來的文化熱潮。大量文學名著被譯介到國內:《鼠疫》《百年孤獨》《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輕》《麥田裡的守望者》《卡夫卡中短篇小說集》......這些大名鼎鼎的作家以及他們的代表作,被千萬文青奉為精神食量與靈感源泉的文學作品,如同在一片久旱皸裂的土地上降下一場大雨。這些書籍的譯介也顯著影響了80年代至今一大批華語作家的創作。華語文學圈出現了欣欣向榮的景象,湧現出一大批代表作家及代表作品:《頑主》《白鹿原》《黃金時代》《活著》《廢都》......都在80年代末至90年代先後出版,為華語文學閱讀注入了一股新鮮生猛的力量。

而我們回望過去40年的文學閱讀史,一定或多或少與上述名字脫不開關係,關於何為愛情?何為意義?何為「現代生活」?何為慾望與人性?這些作品給予了我們寶貴的審美與啟蒙。

論壇之一

審美與啟蒙:我們40年的文學閱讀史  

止庵,

作家、學者。著有《周作人傳》《神奇的現實》《樗下讀庄》《老子演義》等。做過醫生,當過出版社副總編輯,如今是自由恬淡的筆耕者、讀書人。

歐陽江河,

詩人,批評家。原名江河,上世紀80年代開始使用筆名「歐陽江河」發表詩歌作品,參與「非非主義」等詩歌思想論戰,文藝理念深刻影響了當代中國詩歌創作。

梁鴻,

作家,現任職於北京師範大學中文系。著有《中國在梁庄》《外省筆記:

20

世紀河南文學》《出梁庄記》等,其中《中國在梁庄》獲

2010

年人民文學獎。

雙雪濤,

作家,著有《翅鬼》《平原上的摩西》《飛行家》等。憑《北方化為烏有》獲「首屆汪曾祺華語小說獎」短篇小說獎。

如果要回顧過去40年影響我們乃至世界最深廣的哲學思潮,不少人會提及存在主義。上世紀80年代,薩特釐清存在主義觀念的「小冊子」《存在主義是一種人道主義》風行一時,興起一場「薩特熱」。存在主義的鼻祖級人物海德格爾的代表作《存在與時間》雖則厚重不易讀,但也吸引了大批對哲學著迷的大眾讀者。而存在主義要探討的問題,直至今日仍具有巨大意義,仍與我們當下生活緊密連接,只需看看我們時代流行的關鍵詞「葛優躺」、「空心病」、「佛系青年」,就知道存在主義的思考與體系,仍有助於我們今日在觀念與行動中完成自我、尋求意義。

而面對我們時代更深廣的懷疑與焦慮,過往40年的書籍出版有著更豐富的精神資源可以吸取:《查拉圖斯特拉如是說》《規訓與懲罰》《釋夢》《知識分子的鴉片》《光榮與夢想》......這些作品的譯介帶來了一場場緊隨「薩特熱」之後的「尼采熱」、「弗洛伊德熱」、「福柯熱」,《第二性》的譯介則極大地豐富了我們對性別的認知與想像,時至今日仍對推進性別平等貢獻著理論與觀念資源。

如果說我們仍相信可以探求到一種更恰當的、朝向未來的精神史,這些閃閃發光的作品值得我們一讀再讀——畢竟,我們必得經由過去與現在,才能抵達未來。

論壇之二

懷疑與焦慮——朝向未來的精神史  

雷頤

歷史學家、中國社會科學院近代史所研究員,主要研究領域為中國近代思想史、中國近代知識分子與當代中國史,著有《李鴻章與晚清四十年》《時空遊走》《經典與人文》《薩特》《被延誤的現代化》《歷史的裂縫》等。

戴錦華,

1959年生於北京。北京大學中文系比較文學研究所教授,博士生導師。北京大學電影與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從事大眾傳媒、電影與性別研究。

代表作《浮出歷史地表:現代婦女文學研究》《隱形書寫:90年代中國文化研究》《霧中風景》等。

賀照田,

1967

年生於黑龍江。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中國美術學院當代社會與思想研究所兼任研究員。主要研究中國十八世紀中葉以降政治史、思想史和中國現當代文學。

著有論文集《當代中國的知識感覺與觀念感覺》等。

 

1978年伊始的改革開放,是每個國人繞不開的一件大事——持續至今,已經走過了整整40年。回顧改革開放40年的歷程,我們經歷過市場經濟破土而出的憧憬,市場經濟環境的不斷創造,國家與個人財富不同程度的積累,一度創造了舉世震驚的經濟增長奇蹟。《社會主義經濟論稿》《通向市場經濟之路》《自由選擇:個人聲明》《企業的企業家——契約理論》……,這些著作都為市場經濟的興起、確認和進展提供了不可忽視的探索與映照。

而不可避免地,我們也經歷過下崗改制的陣痛、環境污染的危害,以及財富積累差距帶來的困境和矛盾。如今中國經濟從增速到轉型、從觀念到政策、從企業家精神到企業負擔等領域都面臨新一輪挑戰,如何在選擇與變革中通向更好的市場,是在改革開放40年這一節點上需要探討的問題。第三場論壇將以市場為中心,從經濟學、政治學及法學等維度切入這一時代議題。

論壇之三

 

選擇與變革:如何通向更好的市場

 

張維迎,

經濟學家,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聯合創始人、教授。出版有《企業的企業家》《企業理論與中國企業改革》《產權、政府與信譽》《市場的邏輯》等著作。

任劍濤,

政治學家,清華大學政治學系教授、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出版有《從自在到自覺》《倫理政治研究》《公共的政治哲學》《當經成為經典》等著作。

高全喜,

上海交通大學凱原法學院講席教授,曾任北京航空航天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高等研究院院長,著有《法律秩序與自由正義:哈耶克的法律與憲政思想》《憲政時刻:論

<

清帝遜位詔書

>

》《何種政治?誰之現代性?》等。

 

從今天開始,一直到9月23日下午五點,您可以隨時進入我們的「40年40本書」投票界面,投出您心目中產生重大影響的40本書目。

論壇結束之後,我們將現場計票,並全程公開、最終公布「40年40本書」的書目。

9.23日14:00——18:00,東城區77劇場,我們不見不散,共同見證「40年40本書」的誕生。

活動提示

1.書評君會根據大家提交的報名信息最終篩選出200位幸運讀者,這200位讀者將在2018年9月20日收到確認郵件,請收到確認郵件的讀者憑藉郵件中的電子邀請函參加活動。

2.

在論壇進行的同時,您可以隨時進入我們的「40年40本書」投票界面,投出您心目中產生重大影響的40本書目。

3.報名截止日期2018年9月19日晚24點,請點擊左下角「

閱讀原文

」,填寫報名信息哦!

點擊

「閱讀原文」

現場見證「40年40本書」的誕生!

9月23日下午兩點,我們不見不散。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