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走強引發全球資本大遷徙2013年07月09日 01:48吳家明

自從美聯儲釋放出退出量化寬鬆的信號之後,一場大規模的資本遷徙由此展開,熱錢呼嘯著從新興市場迴流美國。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已累計上升6%,隨著本幣的增值,美國不僅可以開始逐漸解決債務問題,同時也將再次鞏固其在全球經濟領域的霸主地位。

  自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以來,「貨幣戰」一詞在國際經濟辯論的舞台上一直都沒有缺席過。近幾個月以來,貨幣市場顯得有些煩躁不安,一場關於金錢的戰鬥已悄然打響。

  沖在最前頭的當屬美元。自從美聯儲釋放出退出量化寬鬆的信號之後,一場大規模的資本遷徙由此展開,熱錢呼嘯著從新興市場迴流美國。現在,全球金融市場已經出現了這樣一種局面:全球主要股市漲幅,就數美股最亮眼;全球所有貨幣表現,誰都比不上美元。

  熱錢迴流美國,令美元如虎添翼。數據顯示,今年以來美元指數已累計上升6%,隨著本幣的增值,美國不僅可以開始逐漸解決債務問題,同時也將再次鞏固其在全球經濟領域的霸主地位。有經濟學家也認為,美聯儲要想實現自己的戰略目標,就必須要使資本迴流美國,至少在未來三年內維持美元的升值預期。

  在這場戰鬥中,表現「最慘」的非日元莫屬,但這卻是日本政府一直以來不懈追求的效果。日本「安倍經濟學」引發市場熱議,日元匯率持續走低,美元兌日元匯率早已突破100大關。自去年11月以來,日元的累計貶值幅度接近30%。不過,日元持續貶值加劇了全球套利交易活動,這也為市場的劇烈波動埋下隱患。

  與美元和日元不同,歐元和英鎊的表現似乎有點「底氣不足」。即便全球「頭號央行」美聯儲敢於率先退出,歐洲央行行長德拉吉上周明確表示,歐洲央行距離退出超寬鬆政策依然遙遠。與此同時,新上任的英國央行行長卡尼也沒有給市場帶來過多的驚喜,英鎊匯率隨之走低。

  今年前4個月,多數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均保持了強勁走勢。然而,隨著市場日益擔憂美聯儲可能「退出」,自5月中旬以來新興市場貨幣開始迅速走軟,新興市場貨幣也暫時敗下陣來。過去,資金通常先以極其低廉的成本借入美元,再換成高息貨幣,投資新興市場股票或者債券。不過,當借入美元的成本水漲船高,投資新興市場或高息貨幣的資金也開始有所行動。

  各國貨幣都被捲入這場戰鬥,究竟誰能最終勝出?美國前總統肯尼迪曾說,一國的實力,無非體現的是貨幣的實力。高盛資產管理公司前董事長奧尼爾也表示,此番匯率變動可能會對世界各國的「反應能力」產生重大影響。歸根到底,還是國家經濟實力的比拼。

  ———————

  美元重啟升值之路

  美國6月非農就業指標的走強,推升市場對美聯儲縮減QE計劃的預期判斷,對應一攬子國際貨幣的美元指數在上周五的北美交易時段中攀升至三年來新高。截至北京時間周一22:00,沖高的美元指數有所回落至84.29.

  在最新發布的2013年展望策略中,法國農業信貸銀行(行情 專區)集團旗下的東方匯理銀行表示,2013下半年,美元將重啟對應大部分主要貨幣的升值道路,尤其是日元和瑞郎將因避險需求減弱和資本流出受損。

  此前,由於刺激經濟需要,美聯儲實行的量化寬鬆政策,導致美元長期處於極低利率時代,美元指數長期承壓走低,此次的美元指數走強,源自市場預期在持續改善的美國經濟推動下,美聯儲會把縮減購債規模的日期提前到今年9月。

  東方匯理銀行的分析師認為,儘管市場存在對美聯儲減少量化寬鬆規模的擔心,但美元對大部分新興市場貨幣和大宗商品貨幣的升值不太可能會持續,因為較為穩固的經濟增長將會為後者提供支撐。

  相比之下,因為歐洲經濟增長偏軟,在英國央行和歐洲央行在利率決議之後集體表示不會加息、仍然維持寬鬆貨幣環境,且收益率缺乏吸引力,歐元將在未來一段時間內普遍走軟。

  另有國際外匯諮詢公司美國匯盛表示,美國經濟改善和QE退出的因素,加上歐洲兩大央行的寬鬆預期,最終導致美元大獲全勝,預計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美元還將處於上升趨勢,直至美聯儲真正實施退出為止,屆時「靴子落地」效應將會引發美元回調。

  本周三美聯儲主席伯南克還將在美國國家經濟研究局發表講話,市場將密切關注是否有跡象表明就業報告會加快聯儲結束購債刺激計劃的步伐,美元指數也將作出相應反應。(第一財經日報)

(責任編輯:DF064)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