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花台湾

仍在雨中遊張家界──湖南之六


雨持續下著  氣象預報隔天可能轉陰  領隊和導遊決定對調這二日的行程

 


先遊黃龍洞和寶峰湖兩處比較不受天候影響的景點

 


426日上午  離開永定區前往武陵源區  途中車拍的風光

 


黃龍洞是1984年開發的景區  廣場中有座猴子雕像  下方寫著:
今天我們無法進口白雲和藍天  明天他們也無力再造河流與山川
請不要隨易消耗地球的資源  否則後天猴子會思索人類的今天

(手機拍攝)

 


搭環保車  短短兩分鐘的路程  卻有行走在農田間的喜悅  (手機拍攝)

 


農舍、水車等造景  城市佬們也拍得不亦樂乎   (手機拍攝)

 


走過長廊後  得爬數百階梯  (手機拍攝)

 


來到位在半山腰的黃龍洞口   (手機拍攝)

 


洞口雖小  裡面可是大有玄機呢   (上圖為手機拍攝)

 


龍舞廳  當然少不了石灰岩洞特有的鐘乳石、石筍和石柱等

 


金戈銀槍  龍王爺的兵器   (手機拍攝)

 


黃龍洞共有四層  二層旱洞  二層水洞  上下交錯

 


響水河  是黄龍洞內的一條陰河  全長2800

 


目前開放乘船遊覽其中一段  約800米長

 


雖然五顏六色的倒影十分美麗 

 


我仍不明白  為什麼各地的溶洞都要打上絢麗的燈光

 


遊船結束時回頭拍下這一張  沒有過多的色彩  卻更真實更自然

 


一千多個階梯默默地等候著下船的遊客  雖然洞中近乎恆溫  冬暖夏涼
登這些階梯時不免流汗悶熱 
幸好事先聽了領隊的建議在外套裡穿著短袖

 


這兒並不適合體力差或行動能力欠佳者前來遊覽

 


相逢自是不易   數不清已經努力了多少個世紀......

 


千丘田  曾經的水路  彷彿阡陌縱橫又似波浪起伏

 


龍王寶座  高12米  是黃龍洞裡最大的石筍  其中央還有一個巨大的空洞
它的底部基座有如山丘  基座的斜坡高低落差也有
10



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琳瑯滿目

 


原本暗不見光的世界  因人為的照明  已出現可行光合作用的植物

 


定海神針  洞中最高的石筍  19.2公尺  仍持續長高中  最細處直徑僅約10公分
景區特為此鎮洞之寶買了一億人民幣的保險  創下全球為觀光資產買保險的首例
(人多加上技窮  用相機無法拍全  這時候就不得不承認手機真是既方便又好用)

 


細看這濕漉漉的石筍  您注意到那泛白的半球形表面了嗎?
  


領隊用手電筒照出它的晶瑩剔透  若以地質觀點分析  鐘乳石和石筍屬於方解石
  主成分是碳酸鈣的方解石多為白色或無色  但會因所含的雜質而改變

 


洞外依舊下著雨   (手機拍攝)

 


午餐後遊寶峰湖   (手機拍攝)

 


遊船設計成移動的中式建築   (手機拍攝)

 


武陵源世界自然遺產唯一以水為主的旅遊景點   (手機拍攝)

 


俊峰環抱秀水 其實是截流築壩而成 堪稱天人共創的美景
不過百度似乎刻意形容它是“自然山水与人文民俗相结合的湖泊型自然风景区”

 


聽遊船上的導覽員解說 跟著看駱駝、豬八戒、孔雀開屏.....   (手機拍攝)

 


學著以土家族的方式與對向遊船上的乘客們打招呼

 


“屋頂”檔不住陣風斜雨  微濕了衣裳  鏡頭也難倖免

 


左側有土家族的阿妹唱山歌  另一側則可在回程時與土家阿哥對唱

 


玉女梳妝  或許每位遊客體會到的眼、耳、鼻、髮...都不一樣呢

 


湖中的小島

 


對岸有另一個碼頭  我們沒有停靠  就此折返

 


欄杆下掛滿了雨水

 


再次與對向的遊船打招呼  只不過啟航不久的換成他們了

 


原名施家峪水庫的寶峰湖  長2.5公里  寬200~1000米 平均水深72

 


想像一下“金蟾含月”的景象吧

 


20多分鐘的遊湖即將結束

 


鳶尾花   (手機拍攝)

 


奇峰飛瀑  據說原本水量較小  經過人工鑿寬後才變得豐沛些   (手機拍攝)

 


瀑布下方的索橋等造景是為了拍攝西遊記而搭建的   (手機拍攝)

 


隨指標去看1.5米長、重45公斤、年過50的“笨笨”惜光線差沒找著 只見右上圖
另兩隻在商店裡  是要秤斤論兩賣給饕客的  右下圖那一隻真的只是個小娃娃啊!
(三圖均為手機拍攝  但比例尺不同)
註: 野生的中國大鯢仍屬亟需保育的臨危物種  人工繁殖的已可公開交易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