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一生中約有三分之一的時間是在睡眠中度過的,睡眠可以說是人生中一件很重要的事。據研究發現,人不吃飯可活20天,不喝水可活7天,而不睡覺只能活五天。

為了幫助更多的人緩解由於睡眠障礙帶來的困擾,4月29日,本期健康大講堂邀請了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主任醫師白錄東,為大家講解了睡眠障礙的有關問題。現場不少讀者訴說自己的睡眠煩惱,白錄東在講座過後一一為大家進行了解答。

問題一:睡眠多長時間為好?

白錄東:成年人每天睡7-8小時最長壽睡眠量的多少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例如年齡、個體

差異,季節的因素等。例如冬天夜長則覺多等。睡眠時間太多太少都對人體健康有影響。

通常來說,人體需要的睡眠時間如下,新生兒20小時,嬰兒14-15小時,學前兒童12小時,小學生10小時,中學生9小時,大學生8小時,成年人8小時,老年人6-7小時。從研究結果來看,成年人每天睡眠時間7-8小時者死亡危險最低、最長壽。

現在不少年輕人平時上班時由於睡眠不足,周末喜歡使勁兒睡個夠,這樣對健康其實並不利。如果把睡眠比作銀行的話,就是每天必須存入,但是無法累積到以後使用;平時可以透支,但是利息(也就是指對健康的危害)也會馬上開始,累積到一定程度就會威脅到生命。

問題二:為什麼總是睡不好?

白錄東:工作性質、睡眠習慣、藥物、精神原因等都可導致睡眠障礙

究其原因,包括多個方面,例如越來越多的人在夜間工作,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喜歡熬夜導致睡眠不足,成為慢性睡眠剝奪;使用中樞興奮藥物,茶、咖啡,或長期服用安眠藥後突然中斷;患有重大精神障礙、精神分裂症等;特別是抑鬱症發病率增高帶來的失眠現象更為明顯,據調查,抑鬱症的失眠高達98%,也就是說,幾乎所有的抑鬱症病人均有睡眠問題。在睡眠障礙的構成中抑鬱症導致的失眠佔了很大比例。

而臨床常見的睡眠障礙也多種多樣,包括睡眠過多,如發作性睡病,無論什麼場合隨時隨地都能睡著;不寧腿綜合征,睡覺時因為腿不順服,怎麼放都不行,導致睡眠減少;例如失眠、入睡障礙、轉醒次數增加、早醒、睡眠不沉、夢魘(鬼上身)、睡驚症、睡行病(夢遊症、神遊症);主觀性失眠,就是說自己感覺沒有睡眠感,但實際上睡眠量沒有減少,可能是心理因素導致。

問題三:不用藥如何調整失眠?

白錄東:睡不著的時候就起床,不要在床上呆很久刺激控制療法往往比較有效,就是說只在感到睏倦想睡時才上床,如不能很快入睡(15分鐘內)就起床,並重複以上兩步驟。不要在床上呆的時間過長,無法入睡時可做一些單調的事,無論夜間睡眠好壞,每天早上按時起床,避免白天打盹兒或午休。

注意睡眠衛生尤其重要,應有規律就寢、起床;不要在床上呆的時間過長,尤其不要閱讀和看電視;卧室不要放表;分散注意力,不要形成期待性失眠,總想著我今天不會又失眠吧,結果失眠的情況更加嚴重;睡前避免咖啡、煙酒;

合理安排工作時間;培養業餘愛好,豐富生活;寢室環境舒適,氣溫適當,通風良好,被褥整潔;睡前不要喝過多的水,以防止夜間如廁次數過多,導致影響睡眠。

問題四:什麼情況下需要藥物治療?

白錄東:頑固性失眠或由於疾病因素導致的失眠需要藥物治療

短期失眠最長時間不超過3周,常由較嚴肅的因素引起,如喪偶、住院、感情創傷、疼痛;較大的生活壓力,如婚姻、遷居、離婚等,一般不建議藥物治療,只有在需要時,才可以短時用藥。慢性失眠則應找醫生治,常與機體或感情疾患有關,而條件反射引起的煩惱是一個延長因素。

主要是以下兩種情況需要藥物治療:1、久經自己調整不能改善的頑固性失眠。2、由於疾病因素導致的失眠,包括軀體疾病和心理問題等。藥物主要是治療失眠原發疾病,並且短期、小劑量間歇使用催眠葯來改善癥狀。

在藥物治療失眠時,應注意抗精神疾病藥物不能用於單純的失眠;抗抑鬱藥物對很多失眠有效,特別是能夠改善失眠帶來的焦慮和抑鬱;抗焦慮藥物對改善失眠效果較好,但是應注意有相應的適應症,同時還要注意苯二氮卓類藥物的耐受性和成癮性;第三代鎮靜藥物例如扎來普隆、佐匹克隆等,更適合於需要加快入睡、改善睡眠質量的人群。

專家門診:山東省精神衛生中心白錄東,主任醫師,山東大學副教授。

門診時間:周一上午、周四下午

諮詢電話:0531-86336606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