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IT(美國在台協會)處長梅健華喜歡寫臉書貼文、四處趴趴走、吃美食,被稱為史上最親民處長,私底下的他其實藝文素養亦極佳(或說只是台灣政治人物的藝文素養太不佳),他曾與妻子一同拍攝短影片,介紹官邸內多幅現代畫,說得有聲有色。

他也愛看電影愛看書,問他最喜歡哪位導演,他先是說講到電影他會停不了口,最後簡單講了希區考克、伍迪・艾倫、馬丁・史柯西斯,例如希區考克的《後窗》,「厲害的是希區考克採用一鏡到底,這麼簡單卻能拍出懸疑感。」

至於史柯西斯,早在兩年前美國音樂家鮑伯・狄倫(Bob Dylan)獲諾貝爾文學獎時,梅健華就曾在AIT臉書寫貼文提到,狄倫的自傳《搖滾記》是他20年來讀過最有趣的書之一,而導演馬丁・史柯西斯也曾替狄倫拍了一部頗受好評的紀錄片《迷途之家》(No Direction Home:Bob Dylan),片中對狄倫從民謠轉為搖滾之謎做了很好的揭示。

梅健華偏愛的電影或書籍似乎都很老派,例如希區考克的《後窗》是1954年的電影,至於他最喜歡的小說則更老,是1920年代的《大亨小傳》,他說,那是一部描繪1920年代場景的小說,那時爵士樂在美國興起,股市蓬勃美國錢淹腳目(接著就發生史上最慘的1929年大崩盤),而他喜歡的原因是:「劇情本身不是多麼有趣,但寫作風格讓人讀起來像詩一樣,非常優秀的寫作能力。」欣賞的角度跳脫劇情,直達藝術層次。他也曾形容狄倫某首歌詞中描繪的景色令他想起中國詩人王維的詩,似乎也頗愛讀詩。


更多鏡週刊報導
【梅健華專訪一】最年輕AIT處長 父親曾是香港巴士司機
【梅健華專訪二】妻2次遭公安抓走 還曾拿過普立茲獎
【梅健華專訪三】他陪陳光誠走出大使館 希拉蕊花了20頁詳述那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