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評論 2015年09月30日 07:17:32 來源: 光明日報

  • 我有話要說(0人參與)評論0
  • 列印
  • 字大
  • 字小
  •   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涉嫌在尾氣排放測試中作弊的醜聞正持續大規模發酵,全球共有1100萬輛車牽涉其中。大眾公司總裁文德恩23日宣布辭職,不過,此舉顯然不足以平息這一大眾汽車成立78年來的最大丑聞。人們更為擔心的是,大眾「檢測門」醜聞並非個案,它只是全球企業弄虛作假的冰山一角。

      根據美國環保署的指控,德國大眾汽車公司涉嫌利用軟體控制排放裝置,在尾氣排放測試中作弊。相關調查已證實,大眾汽車在2009-2015款的車型上採用了一種被稱為「失效保護器」的「反偵查」軟體。這些被植入了特殊「反偵查」程序的大眾柴油汽車,能在測試時刻有意壓低廢氣排放,但日常行駛時,其污染物的排放是美國法定標準的40倍之高。此次涉案車輛包括大眾汽車集團2008年以來在美國銷售的約48.2萬輛柴油車,涉及的品牌包括捷達、甲殼蟲、高爾夫、帕薩特和奧迪A3等。上周德國大眾公司還承認,涉及操縱尾氣測試的軟體被裝在世界範圍約1100萬輛柴油引擎汽車上。醜聞發生以來,大眾公司股價持續下跌,市值迅速蒸發約三分之一。

      在全球汽車行業,作弊醜聞時有發生。德國媒體文章揭露說,自打有尾氣監管開始,汽車行業就從來沒有停止與監管部門「做遊戲」。大眾公司此次在尾氣排放測試中作弊,無論是從規模還是複雜程度上來說都是獨一無二,但這並不是汽車行業的頭一遭。早在20世紀90年代,日本的本田和美國福特汽車公司都因為在汽車上安裝類似大眾的作弊軟體而受到高額罰款。

      大眾公司的作弊醜聞,引發人們對德國企業道德的質疑。其實,德國大企業作弊或行賄等醜聞屢見不鮮。從西門子、德國商業銀行、拜爾,到大眾、賓士、寶馬,一系列口碑良好的德國企業均被曝光涉嫌行賄受賄、吃回扣或洗錢。多年前,享有盛譽的德國西門子公司在全球範圍內行賄至少8億美元,一些中層經理還涉嫌賄賂歐盟官員。大巴車和卡車製造商德國曼集團曾動用上百萬歐元資金賄賂多個國家的決策者,以獲取國家和私人訂單。賓士公司曾涉嫌在22個國家行賄,大眾公司為了獲得訂單用昂貴禮物、豪華旅遊和舉辦性派對等賄賂辦法作為敲門磚。不久前,德國軍工企業萊茵金屬集團被不來梅檢察機關罰款3700萬歐元,緣由是其涉嫌在向希臘出售防空系統時行賄。在長達10多年的時間裡,該公司通過一名希臘中間人和一名前希臘海軍軍官,在推銷價值1.5億歐元的防空系統時行賄。《南德意志報》進一步披露,目前德國所有大型軍工企業都有「要案在身」,正在接受檢察機關的反腐敗調查。

      此間分析人士指出,遵守企業道德規範對任何企業來說都需要一定的成本支出,無論是生產高質量產品,還是保護環境都需要投入相應的資金,但很多跨國公司不作為,甚至採取欺騙行為,因為這樣做比遵循道德規範的成本小得多。正如馬克思的經典論述所言,「如果有10%的利潤,資本就會保證到處被使用;有20%的利潤,資本就能活躍起來;有50%的利潤,資本就會鋌而走險;為了100%的利潤,資本就敢踐踏一切人間法律;有300%以上的利潤,資本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去冒絞首的危險。」

      在人們的印象里,德國市場經濟發達,商業文化健康,社會信用體系完善,公務員廉潔奉公。「德國製造」更是國民的驕傲及全球同類企業的楷模。但在全球化競爭日益激烈的情況下,為獲取足夠訂單,不少德國公司無所不用其極。特別在汽車、電信、鐵路、醫療等高度競爭的領域內,花幾個錢拿到合同似乎成了跨國巨頭們普遍認可的「潛規則」。德國「臉書」上議論說,「嚴謹的德國人竟然做出這種事情,真讓人大跌眼鏡。」

      信譽這東西,失之容易得之難。美國人喜愛德國汽車,德系車在美國的銷售一直呈上升趨勢,僅去年就增長了11%。大眾公司此番弄虛作假,無異於「自毀長城」。以製造和出口立國的德國,只有痛定思痛,痛下殺手,方能重建信譽,重獲生機。

      (本報柏林9月28日電 本報駐柏林記者 柴野)

    【糾錯】

    [責任編輯: 余申芳 ] 新華炫聞客戶端下載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