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年北京的夏天,酷熱難耐。

彼時還租住在18平米公寓中的我,時常擠出涼爽的地鐵,頂著37度的高溫,騎行回到住處。看著公寓牆上的「37°公寓」,不禁吐槽這名字起的真不怎麼涼快。

經過了漫長白天炙烤的小屋,彷彿街口慶豐包子後廚的籠屜。打開門的一瞬間,積蓄了一白天的熱量,爭相地湧出來。而擋了他們路的我,則完全沒有了前一秒沐浴樓道空調冷氣中的愜意。

18年刺密的夏天,寒冷刺骨。

開空調,脫掉半袖,咕咚咕咚地喝掉一大杯水,或是在冰箱中還有存貨的時候,三兩口吃掉一根冰棍兒。打開衣櫃,都不用看地就能拿出我雙xl號的「居家服」。可那天,卻抓了個空。

不禁嘲笑自己,原本這個位置的那件印著2號的客場隊服,已經疊放在了床底。陪它一起的,還有頭些日子還穿著打球的,同樣號碼的聖誕款球衣。

不願回首的事情總在這種時候湧上思緒,是的,我們失去了移情別戀的卡哇伊,也失去了仍舊相愛的你。那時我想,聖城的故事,大抵再也不會像童話般美麗。

18年北京的冬天,呵氣成霜。

此時已經搬了新家的我,仍住在離地鐵一公里有餘。路上的我不得不裹得像個粽子,哈著冷氣,而心裡卻又無比羨慕朋友圈發了雪景的刺密。這兩年冬天,意外地幾乎沒有下雪,不知道這樣,會不會更像是北卡羅來納州的天氣。

小區里有個露天球場,可手卻凍得只願意呆在袖子里。戰場不得不轉移到了球館,我又重新穿起了褶皺的9號戰衣。背上印著你的名字,每次進球都覺得像極了你,希望你在夏洛特過得開心,也要照顧好自己。

19年刺密的冬天,春回大地

打開電腦,又打開了電暖氣。昨夜的大風,讓今天格外的冷,辦公室中都毫無暖意。心不在焉地處理著手頭的工作,時不時瞄一眼屏幕右下角,還沒到九點半,就早早拿出了手機。因為今天,你將回到這片熟悉的場地,我的老夥計!

你帶來了新的朋友,卻不忘和舊識們擁抱致意,大屏幕的視頻,表達著大家對你的惦記。比賽的輸贏,早已沒人在意,在場上看到你,便是我們最大的願意。你又一次衝擊籃下得分,一如當年的華麗。聽到了嗎,全場都在高呼托尼!彷彿,你從未離開這裡。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