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大佑:音樂就是一種時間的藝術

羅大佑現在總把傢人掛在嘴邊,他錶示人做瞭父母纔知道他們的擔心和思念。

帶著無數經典以及新專輯《傢III》,羅大佑將於6月23日登陸廣州寶能國際體育演藝中心,舉行“當年離傢的年輕人”演唱會。昨日羅大佑現身廣州接受記者訪問,談到“離傢”的話題,他說“年輕人離傢是個很漫長的過程,你不覺得自己在離傢(的時候),其實你已經在離傢”。如今更加享受“歸傢”的樂趣的他,也錶示自己沒有停止對社會以及年輕人的觀察與思考,隻不過,他也開始覺得,“我很難替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把他們心中對這個時代的問題描述得那麼好”。

關於年輕人:

很難真的替他們解決問題

“歸不到的傢園鹿港的小鎮,當年離傢的年輕人。”《鹿港小鎮》的這句歌詞,是羅大佑這次巡演主題的由來。而從《鹿港小鎮》發行至今,已經過瞭36年時間,離傢的年輕人不再年輕,但是跟羅大佑聊天,他說得更多的還是當下而非懷舊。“自己平時其實很少再去過去的作品瞭。因為做音樂的時候已經聽過太多次瞭,而且聽多瞭演唱會再唱也會煩。”

羅大佑的歌,可以說指引瞭一代“年輕人”的生活方嚮。如今這位“樂壇教父”,也很樂意談跟現在的年輕人溝通的感想。特彆是他此前開瞭知乎和微博,跟年輕人有瞭比較直麵的接觸,問他感覺如何?羅大佑錶示,自己其實不大適應網絡世界,“因為網絡其實是很大很空的,就像無底洞一樣把你吸進去,讓你的時間越來越少。我不太相信網絡這個事情,而且我還沒找到跟網絡溝通的方式,我覺得這個時代還是要迴到一個比較以人為基礎的模式纔會真正的運作。”

那有沒有想就這些思考寫點東西呢?羅大佑說有在考慮,“但另一方麵覺得這種問題,隻有在這個時代活得比較積極的年輕人纔會錶達得齣來。我30歲時不過纔1984年,我們那個時代的人,很難替這個時代的年輕人把他們的心中對這個時代的問題描述得那麼好。我們很難真的替他們解決這些問題。”

其實他是有嘗試去錶達一些焦慮的,像收錄在《傢III》中有一首《沒有時間》,就是在講世界太快的感覺。“這個世界溝通太快,到瞭你跟任何地方的人的溝通都是瞬間的地步,我覺得這個地球轉得太快,好像違反瞭自然的原則。”

他還從湊女的經驗得到瞭類似的領悟,“教女兒就沒辦法省時間。你需要一點一滴,吃飯就是吃飯,睡覺就睡覺,尿布就尿布,對小朋友是沒有省時間一說的。這就教我一個事情,你要好好做一個人、教一個人、培養一個人,就沒有可以省事省時間、沒有特彆有效率的路,你就要實實在在的做”。

對時下做音樂的年輕人,他也有類似的建議,“做音樂是要一輩子的事,這樣你纔能慢慢去修煉自己,你的音樂修養、樂器、編麯作詞作麯等能力。到這個行業不是來齣風頭、掙短錢、交個女朋友的。”羅大佑說有關注最近幾年冒齣來的一些樂團,但他錶示還不能下定論說好,還要等三五張唱片之後,“音樂就是一種時間的藝術,它必須要靠時間來證明它真的是存在的”。

關於女兒:

傢庭生活不會弱化我對社會的思考

除瞭音樂創作,女兒經和傢庭經已是他隨口掛在嘴邊的話題瞭。羅大佑在58歲的年紀有瞭女兒,他透露也經曆過以前覺得“有瞭事業就夠瞭”到當爸後的認識變化,“有瞭小朋友後你會覺得,好像這樣纔是一個循環,你纔會清楚父母當時為什麼這樣。人總是做瞭父母纔會知道他們的擔心和思念,通常我們知道的大概隻有10%而已。”

說起現在的生活,羅大佑說平日就是一傢人一起吃早餐,跟太太一起把小孩上學,迴來做下運動、創作、練吉他、開會,吃完飯後會帶著孩子去外麵散步,現在也比以前早睡。對於跟女兒的溝通,羅大佑說:“這個年紀就是讓她開心,基本原則掌握好,小細節就不去煩她瞭。”但他不讓女兒提早接觸網絡和手機,“她以後多的是時間可以用,一輩子少用點這個的時間是她的幸運”。

《傢III》推齣後,也有人疑問,他會不會在這種天倫之樂中,漸漸弱化作品中對社會的思考?羅大佑就說不會:“因為一個社會、一個國傢、一個世界,都是由這麼多的傢組成的,傢是最簡單、最小、但也是最重要的人類組織結構單位,這個單位你搞得清清楚楚,經營得還算健康的話,其他東西也不會忽視掉,它是最基本的人跟人之間的關係。”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