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藍牙耳機問世的很早,但是低落的傳輸率使其背負著音質爛的惡名。

至今藍牙耳機發展更傾向兩方面,一則追求更小巧,如分體式耳機;一則追求音質突破,由內到外的打破藍牙的藩籬。

而本文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正是後者的代表作之一。

本文區分裝(包裝)、形(外型)、技(功能)、聲(聲音)以分項介紹;另外本文搭配測試之設備為小米MIX 3,其滑蓋特性、卓越性能與相機亦為人稱道。

裝:細聽裝幀設計的呢喃與驚喜

自接觸到外盒的那剎那就可察覺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的不凡;簡約的外盒正面貫穿著1MORE的LOGO。左下角的HI-RES小金標代表高解析音質,而紅點設計獎也為了優秀人性的外觀做最好的證明。

開盒方式位於側邊,透過磁扣設計確保快速開合且不造成損傷,同時拉絲工藝更添商務質感。

我對類書本的造型幾乎沒有抵抗力,近似書本的外盒幾乎是1MORE的首創與主打,近年也真的越來越多廠商像採用同樣的設計,足以看出1MORE已經在耳機圈有一定的影響力;而耳機上方覆蓋一層塑料蓋,確保耳機能穩固放置,亦不因為外界的粉塵而破壞整潔感。

但是更為精緻的應該是左邊印上的設計圖。除了設計圖之外,也透過各個角度剖析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將設計理念(聲音是為了人的耳朵而塑造)、功能(LDAC、快充、三發聲單元、ENC通話降噪等等)介紹的淋漓盡致。

拿起耳機大盒,下方有三個小盒,包括耳塞、充電線、收納袋與說明書。

滿滿的耳塞總有種幸福感,也能更好的適應各種環境。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附上的除了包含5組不同大小的硅膠套,也有三個泡棉套;原則上泡棉套隔音較好,聲音特質也會有所改變;耳機原裝為硅膠套。

收納袋本身是防水材質,但是不是真皮或者硬殼個人覺得稍微可惜;其他盒內物包括貼紙與說明書等等。線用於充電,介面為較新穎的type-C,這點相當難能可貴,更能夠體現產品的科技未來化;尤其無特定方向特性能盲插充電增添了許多便利性。

一個好的包裝能給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而1MORE在細節上的設計與處理也真的為之驚嘆,如藝術品般奪人目光。

形:時尚外型、人體工學,來自1MORE始終的堅持

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採用項圈(頸掛)式設計,因為配戴穩定度高、對耳朵重量負擔小,這已經是高端藍牙入耳耳機的新選擇。

項圈採用兩段式材質與配色,上方黑色硅膠掛頸,下方銀色塑料控制充電區,顏色上屬於傳統商務風格,但中間的紅圈增添了青春活躍的氣息,無論男女老幼相信都很合適(我身邊的朋友長輩都挺喜歡的);耳機線從項圈兩外側穿出,長21cm,足以使頭部充分活動,並不會因配戴而受到束縛。

控制按鍵位於項圈左內側,包含電源、音量增減、播放控制。在安卓上可能用過單鍵控制的人較少,主要操作為單擊播放控制則暫停或繼續、雙擊下一曲、三擊上一曲;麥克風位於此處,並且搭載ENC技術環境降噪技術,讓通話錄音也能清晰不設限。

整個項圈的質感相當出色,外表光滑不粗糙,內部結實有彈性;除了能讓我的敏感肌膚連續接觸數小時不過敏之外,捲成握力器後依然不會變形也代表了良好的質量。

耳機本體則延續1MORE一貫的風格,包括金屬腔體傾斜導管CD紋;金屬腔體能讓聲音反射時降低諧振與共振,進而提升聲音的保真與純粹(只是在冰天雪地下就會特別難受);傾斜導管則更符合人體工學,能穩固配戴不易掉。

同時做工依然一如既往的卓越,金屬表面光滑無接縫不刮手,銀灰銀的配色也延續了項圈的設計色調。1MORE的品牌LOGO位於外側,標示左右的R與L標誌則為內側,但是同樣清晰有質感。

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採用的是兩動鐵一動圈設計;雙動鐵平放於導管(這也是導管較粗的原因),後方的大腔體則留給動圈,並且設有兩個通氣孔以確保動圈的開放性特性,一個通氣孔位於導管旁,另一個孔則隱藏在後方的垂直管線處。

1MORE耳機皆採用不鏽鋼濾網,穩固性佳這點相當好評;我曾經買過一隻1K多的日廠耳機,結果濾網是海綿,用久了異物跟海綿都往內部跑,想起來還是覺得挺不舒服的。

整體配戴我相當滿意。傾斜耳道設計相當舒適卻不易掉,同時隔音性相當不錯;因為有項圈降低耳朵負荷重量,配戴負重感相當低,同時也降低了聽診器效應。這段時間我好幾次都作為穿搭的配色,更有時尚感;甚至還有幾次把手機放在包包,人只拿著公文就往外走,徹底忘了它的存在。

而我始終認為,一個耳機如果能做到不帶給人負擔甚至不經意的忘記,在外型設計上就已經成功了

技:智能操作、LDAC合一,百聞難得一見

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是少數有搭配APP使用的耳機,無論是掃描說明書或者在應用商店搜索「1MORE MUSIC」都可找到。

在APP當中需要先登入賬號與綁定耳機。賬號可以用手機號註冊或者直接使用微信登入;可能因為海外網域關係,我登入微信時跳轉了第二次才成功,但是總體的綁定過程還算順利。

接著提示的說明我覺得是相當貼心的,針對基本操作再次提醒,同時對於APP專享的騰訊叮噹智能助手做說明;只要當1MORE MUSIC保持在後台,單擊耳機電源鍵能開始與智能助手對話;經測試在去掉1MORE MUSIC的進程後也可以單擊同一按鍵喚起小愛同學。

1MORE能夠跟騰訊合作是一件不簡單的事情,也因此得以用上不錯的資源。騰訊叮噹智能助手覆蓋的層面很廣,包括音樂及耳機控制、天氣、撥號、新聞、問答、電台等等;雖然某些功能不能在海外使用,但是諸如詢問天氣還是可以的,而且天氣數據相當準,同時識別能力也很不錯。不過可能因為資料傳輸,會有一定的延遲時間。

1MORE MUSIC可以做為音樂app使用,難能可貴的是界面整潔,全曲庫免費聆聽,是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的福利,可以補充小米音樂的不足,尤其是周杰倫的歌這裡都有!

1MORE MUSIC內的固件升級功能也展現了1MORE的用心,伴隨著固件升級也讓體驗更好、功能更豐富成為可能;實際上我測試的這段時間官方也更新了好幾個版本,代表這個功能並不是虛設的。

接著是這個部分的重頭戲:LDAC。

藍牙最傳統的技術是SBC,雙聲道最高碼率為328kbps;後續則衍伸出aac、aptX(352kbps/16bit44KHz)、aptX HD(576kbps/24bit48KHz),但是真正接近無損門檻是LDAC(990kbps/24bit96KHz)。

過去要用上LDAC門檻極高,需要音源(播放器)與耳機同時支持,幾乎是索尼的壟斷;直至索尼向谷歌提交了代碼,在安卓8以上得以開放,這時候消費者僅需要尋找一款支持LDAC的耳機就能體會到接近無損的藍牙音樂。然而要在千元內選擇極少,直到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誕生才真正有了強而有力的競爭者。

只要將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連接到小米MIX3或其他已經升級到安卓8的小米手機,系統就會跳出已經預設連接LDAC的提示;在開發者選項內亦可針對高音質、平衡、高連接性做選擇。

透過這次的測試,我得以比較SBC、AAC與LDAC三種傳輸方式(可惜的是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並不支持aptX),解答我心中一直存在的疑惑。

  • LDAC 990kbps音質相較AAC與SBC是否更佳?

是的,無論是聲音動態、細膩程度、聲音自然度,LDAC 990kbps都比AAC或SBC更好;基本上我在LDAC 990kbps是聽不到底噪的,然而AAC與SBC都有。

如果白話的說,在同樣的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下,LDAC 990kbps比其他傳輸方式聲音更立體更有層次,更好聽了。

  • LDAC 330kbps、660kbps跟990kbps有明顯差距嗎?

在系統已升頻而後輸出下,我進行AB test,並沒有明顯分出660kbps與990kbps的差異。

但是如果是330kbps,我個人認為聽感不如SBC。

而在soundguys所做的客觀數據測試,若以LDAC 660kbps輸出一24bit 48KHz音樂,頻響範圍已等同CD音質(16bit/44.1KHz),唯雜訊仍不及CD音質標準。

  • LDAC 990kbps實際體驗如何?

首先,雖然現在不少機型都有LDAC可用,但是連接效率、連接穩定度都會因為各機型平台而有差異。

得益於小米MIX3的完整驍龍845平台以及BSP的優化,我試過直線距離5公尺內都完全沒有任何斷訊情形,走路、跑步也都不會有突然中斷的情形。

同樣由soundguys做的測試,LDAC 990kbps需要藍牙信號質量優於-60dBm,其要求要高於其他傳輸模式;不過在MIX3上日常使用完全無須擔心。

但是,因為藍牙是建築在2.4GHz上運作;2.4GHz的wifi會受到影響。我測試了幾個環境,大多都降到100KB/s左右;5GHz則不受影響。

其實本來雙頻路由就是趨勢,伴隨著2.4GHz設備越來越多,需要更大帶寬的設備就應該要有另外的通道能夠賓士。況且現在雙頻路由的發展已經越來越興盛,在音質更好的前提下這並不是太大的問題。

好馬要配好鞍,光有好的傳輸協議還不夠,還需要有一個好的聲音素質。

究竟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聲音如何?這就是下個部分的內容了。

聲:三發聲單元,忠實呈現、無所畏懼

1MORE是個以圈鐵結構為主打的耳機廠商,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也是在同價位少見的圈鐵+LDAC組合;這已經是1MORE第三次用上雙動鐵+單動圈的結構了(前兩次為3.5mm與Lightning),其中三單元圈鐵3.5mm版本已獲得了十幾個音頻獎,今年也再次獲得VGP獎。究竟是否能延續過往的經驗做出更好的耳機,並且配合LDAC 990kbps打造更好的聽音體驗?

本環節測試透過小米MIX3,使用LDAC 990kbps連接;音檔為24bit/48KHz以上之本地Hires音樂。

整體印象: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的解析力相當強,這也是動鐵單元的特色。透過它能聽到許多音樂本身的細節;三頻均衡,音場在入耳式耳機中偏大,但是人聲並不會偏外而鬆散,而靠外的聲音亦立體明確,彷佛人就在你面前唱歌,而外圈環繞著一圈交響樂隊,輝宏而動聽,甚至可以閉上眼憑聲音指明各樂器的位置。

低頻:伴隨1MORE數年來的發展,低頻也從重量轉為重質;典型差異就發生在小米圈鐵與小米圈鐵Pro之間,前者轟頭後者有彈性;舊款三單元圈鐵(3.5mm)較接近前者,不少權威評測對於較不出色的低頻有微詞。

而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在我的主觀聽感當中已沒有那些偏肉鬆散的毛病。低頻量較強但不會轟頭,能夠保持均衡;低頻下潛深有彈性,氛圍感強,在一款不主打低音的耳機上能有這樣的「質」「量」平衡相當優秀。

另外也有個很有趣的現象,如果把耳機戴的更靠內使耳機前通氣孔堵住,低頻還會變得再更強些;但是會稍微壓制中頻與高頻的發揮。

中頻: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的中頻偏向溫暖飽滿,但是較高頻仍然清脆;整個中頻完整清晰乾淨卻富有人性,這樣的調音是很吸引我的,尤其是男聲相當舒適動聽。我認為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是很很適合人聲的。

而圈鐵耳機不乏出現的銜接問題在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上幾乎不存在,三頻過度相當平順。

高頻:前身1MORE三單元圈鐵耳機(有線版)的高頻已經獲得不少讚譽,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一樣如此。

高頻通透,解析力強,同時依然滑順平衡不追求過度的刺激,齒音的控制亦相當好;因為動鐵單元加持,極高頻素質優秀且延伸力強,鐵味十足。

在充電與續航上我也做了測試。

我在耳機電量剩下30%時關機,充電10分鐘(截至目前固件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無法邊充電邊聽);10分鐘後充電處微溫,開機顯示電量為70%。

1MORE三單元圈鐵耳機電池容量為160mAh,其快充可以在10分鐘內充64mAh,相當於5V384mAh,為2.5C快充。

但是因為LDAC 990kbps傳送大量數據,其耗電量相當可觀;我在接下來的70%~30%循環僅連續播放了2小時;轉換下若滿電大約可使用5小時,續航仍不夠理想。

若有需要長時間播放建議可改成LDAC 660kbps,在音質與續航上達成平衡。

總結:可能是千元內藍牙耳機最佳解

藍牙耳機的便利性永遠是有線耳機達不到的;再加上現今多數手機已去掉3.5mm介面,一個好的藍牙耳機至關重要。

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可謂為了這股無線熱潮做好了準備。內在基於廣受好評的三單元聲學架構加以優化,並且搭載LDAC技術,讓藍牙Hi-Fi成為可能;外在則延續過去的北歐系冷色時尚商務風格,讓耳機不再只是好聽也能好看!

而整體體驗我相當滿意,讓我有種藍牙耳機之實,有線耳機之聲,無配戴耳機之感;唯二的小遺憾是沒有磁吸式外殼、充電孔插銷稍不穩固。此外這款耳機並沒有主動降噪功能(雖然被動降噪已經相當不錯),1MORE前陣子開售了另一款以降噪為主打的藍牙耳機,同時也增加了磁吸式外殼。

本文測評內容為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已於有品上販賣,定價為799元,歡迎感興趣、希望能在藍牙有媲美有線耳機體驗的小夥伴前往了解。

感謝1MORE提供本次的測評機會。出行耳機?1MORE三單元圈鐵藍牙耳機,就決定是你了!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