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宋,則有「凡有井水處,即能歌柳詞」。

柳詞,即柳永所作之詞。

柳永(984年-1053年),原名柳三變,字耆卿,因排行第七,又稱柳七,福建崇安人,北宋著名詞人,婉約派代表人物。

柳永,一個屹立於婉約派頂峰的才子,一個標準的風流客,一個大宋王朝的情歌王子!才華絕代,格高千古,這樣一個詞人又究竟有怎樣的一生?

1002年,18歲的柳永意氣風發。進京參加禮部考試途中,柳永因迷戀湖山美好,遂滯留杭州,隨後輾轉蘇州、揚州,流連花叢。填詞、聽歌、買笑、交友、遊樂,極盡風花雪月......

1008年,24歲的柳永終於進入京師汴京(今開封)...次年,柳永躊躇滿志,自信「定然魁甲登高第」。萬萬沒想到,及試,皇帝詔言「屬辭浮糜」...... 柳永受到嚴厲譴責,初試落第。

年少多輕狂,心比天高,才比海深,奈何不舉!憤慨之下柳永寫下當時盛傳一時的《鶴衝天·黃金榜上》,發泄對科舉的牢騷和不滿。「青春都一餉。忍把浮名,換了淺斟低唱!」

也正是這首詩,為柳永的仕途留下嚴重的「不良記錄」。

1015年,柳永31歲,第二次參加禮部考試。本已中試,但由於《鶴衝天》已傳遍天下,因此皇帝特意「關照」:「且去淺斟低唱,何要浮名?」,於是柳永再次落榜...

1018年,柳永34歲,長兄進士及第,柳永三次落榜...

1024年,柳永40歲,第四次落第...

15年間,4次參加考試,4次落榜,柳永憤而離開京師,從此開始以「填詞」為生,竟然開啟了一個柳詞時代。

四次落榜之後的柳永,繼續在「煙花巷陌」中尋求歡樂,於歌樓舞榭里施展藝術才華。由於才華滿腹,一時風頭無兩,皇家教坊異常青睞。這個階段,不知有多少歌女因唱柳詞而大紅大紫。自此,柳永成為中國歷史上第一個以「市場經濟」為支撐輸出勞動成果之人!何以見得?請往下看。當時京城歌女流傳有這樣一個段子:「不願穿綾羅,願依柳七哥;不願君王召,願得柳七叫;不願千黃金,願得柳七心;不願神仙見,願識柳七面!」

什麼意思?對這些渴望成名的「網紅」而言,「柳七哥哥」簡直就是比皇帝還牛的達人,秒殺國民老公!從此詩中,可以窺出京城歌女對柳永及柳詞的喜愛達到何種程度,柳永此時已然成為國家級的藝術大V,其品評之語基本就是藝術審美標準,被其品評稱讚過的歌妓身價倍增,直接躍居一線「網紅」。

其實,無論是風月場所的衣香鬢染,還是寂寞深閨的纏綿繾綣,柳永的詞無一例外都很「接地氣」,實則是代表底層市井所作,因此,成名後的柳永依然被正統社會價值觀所詬病,被批判粗俗鄙陋,不知廉恥......但是,食色性也,誰對誰錯?

但就算「正統」社會不容,柳永為何還是成為宋詞之鼻祖?

北宋初期,詞壇沉寂,青黃不接,既無名篇,亦無名家。柳永並不沿襲唐五代故轍,而是採用北宋新聲,開創長調體制,從此宋詞開始出現質的飛躍。據統計,在宋詞880多個詞調中 ,屬於柳永首創或首次使用的就有一百多個。詞至柳永,體制始備,令、引、近、慢、單調、雙調、三疊、四疊等長調短令,日益豐富。形式體制的完備,為宋詞的發展和後繼者在內容上的開拓提供了前提條件。

當然,填詞不是柳永的專利,卻因柳永而成為中國文學史上的獨特名牌,成為影響後世眾多詞人文風、文體的典範。清人宋翔鳳《樂府餘論》有證:詞字南唐以後,但有小令。其慢詞(長調)蓋起宋仁宗朝。中原息兵,汴京(開封)繁庶,歌台舞席,竟賭新聲。耆卿失意無俚,流連坊曲,遂盡收俚俗語言,編入詞中,以便技人傳習。一時動聽,散播四方。其後東坡、少游、山谷輩,相繼有作,慢詞遂盛。

作為「大V」的柳永雖然喜愛煙花巷陌的市井生活,但畢竟「入仕」才是當時社會正兒八經的價值觀,於是柳永最後還是決定為入仕再試一次...

景祐元年(1034年),仁宗親政,特開恩科,對歷屆科場沉淪之士的錄取放寬尺度 。恰逢仁宗「擴招」,柳永再次趕赴京師,這次,其與兄同登進士榜!暮年及第,柳永喜悅不已,被授為睦州團練推官。

及第之後,柳永先後轉官調任餘杭縣令、浙江定海曉峰鹽監、泗州判官等等,在任政期間撫民清凈,深得百姓愛戴,被稱為「名宦」。但是柳永註定不是當官的料,直至辭世,柳永的官銜也不過屯田員外郎(從六品,京官最低品級),因此,柳永又多了一個外號--柳屯田......

縱觀一生,柳永雖一直對「入仕為官」心存執念,但其在宋詞領域所做的貢獻,可謂一筆空前偉大的文化財富。

宋仁宗一朝英傑輩出,唐宋八大家的宋代六家皆在仁宗一朝,可能仁宗皇帝是個直男癌患者,見不得風花雪月的娘炮文章,柳永的詞美則美矣,但是婉約詞天生就是細膩委婉柔媚香艷,可能也會影響柳永的文章風格,可惜可惜,萬幸萬幸。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