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隨著珠寶首飾市場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已慢慢成為主流消費者,其中玉石産品的受眾同樣齣現瞭年輕化現象。作為玉石收藏者和設計者,元洋深深地希望當代設計師們能夠將玉石打破傳統的老舊形象,賦予其現代、時尚和年輕的標簽。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品係列

用現代審美品位改變玉石的傳統形象

網易藝術:隨著互聯網的成熟和藝術市場的發展,珠寶藝術市場也發生瞭一些變化,您在其中觀察到什麼樣的現象?

元洋:我最初是從玉石行業接觸到珠寶藝術市場的,初衷是希望做一些大眾可以消費得起的,並且是與和玉石相關的設計産品。我現在發現有一部分人已經開始朝著這個方嚮發展,尤其是設計師群體。設計師最初關注的都是高定的、豪華的藝術珠寶首飾,他們會圍繞一些高端客戶群體進行創作。但是現在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並開始設計一些充滿趣味性且低價位的作品。這裏不僅包括單純金屬材質作品,還有珠寶玉石材質的使用,其中不乏有玉石鑲嵌類作品。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許願塔係列

玉石給大眾的第一印象太傳統與“老氣”,我們希望將玉石這個材質用一些新的設計錶現,讓一些年輕消費群體能夠關注,我們盡可能地突破傳統設計形式,融入一些年輕人偏愛的現代感、時尚感強的元素去做設計。我認為現在整體環境中都呈現這樣一個趨勢。珠寶藝術市場逐漸嚮輕奢、消費級轉變,設計師們也應將設計落實到消費級産品範疇。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葫蘆係列

網易藝術:您在選擇優秀的珠寶玉石設計作品時,最關注的是哪個維度?

元洋:首先,作品要有現代審美品位。早先,珠寶設計一直都是被歸類於偏工藝層麵的部分,業內的大師們大多數也都是在圍繞工藝去鑽研。現在我們會依據兩個維度進行篩選:第一是現代品味,尤其是年輕人的審美品位;其次,作品要傳達一定的文化寓意。這需要將一些中國傳統文化做精選,尋找與現代消費者有關聯的傳統文化進行提煉解讀,形成新的設計語言,以此運用到首飾創作中。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傳播正確的玉石知識和收藏觀

網易藝術:我們瞭解到您從小接受美術教育,是什麼樣的契機讓您有機會接觸並進入高端玉石收藏行業?

元洋:我自幼學習美術,從小學開始接觸,大學繼續攻讀美術專業,畢業以後從事多年廣告行業,之後又轉行做瞭金融方麵的工作。

一方麵是我母親很喜歡玉石,有時候會買一兩個,因此我從小對玉石這個材質就有印象,這也是我對和田玉的初印象。另一方麵,我的父母年輕時便去瞭新疆,我從小生長在新疆,讓我有瞭很多接觸玉石的機會,最初是抱著好玩的心態零散地開始購買,後來有點積蓄就比較會買些自己喜歡的玉石。在我開始收藏的第二年,有幸地認識瞭幾位在和田玉行內非常資深的老先生,可以說是這幾位老先生帶我真正入瞭和田玉這一行。這幾位老專傢在行內做瞭一輩子,我會跟他們在一起喝茶、聊天,每天會請教他們一個玉石知識,到後來跟著去看、去買。這對我來說是一個捷徑,能夠真正的深入到這個行業,讓我直接從一個小白玉石玩傢,很快步入瞭正軌。我現在也非常希望將正確的玉石收藏觀念和正確的玉石知識告訴更多的人,因為現在傳播的一些信息、一些標準其實是有一些問題和誤區的,也是想讓更多喜歡和田玉的朋友能夠真正瞭解它。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棱角係列(棱角?冕,棱角?琢)

網易藝術:您經曆瞭年輕時的學習過程,成為瞭玉石收藏專業人士。您如何看待當代珠寶玉石設計師的理念和作品?

元洋:當代設計師一定要圍繞當代人的審美來做設計。在玉石方麵,不管是玉雕類還是首飾類,如果沒辦法迎閤年輕群體的話,這條路是走不下去的。前幾年的玉石行業,大多數喜歡或是購買的群體大都在45歲以上,在那個時代的信息通訊背景下,他們的審美品位和對文化的理解是相對保守和受限的。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在如今的玉石行業,已經有30歲左右,甚至30歲以下的年輕群體關注玉石材質的作品瞭,這是一個非常好的現象。但是卻麵臨一個問題,他們在這裏卻找不到喜歡的作品,因為年齡較大的設計師們無法掌握年輕群體的喜好,題材應用和錶現形式都很欠缺。近幾年,一些年輕的設計師開始利用他們的審美眼光和他們對於傳統玉石文化的理解做新的設計,引起瞭許多的年輕消費者的關注和購買。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我認為如果一件作品無法得到消費者的認可,這就不是一件好作品,至少不足夠滿足這個時代的需求。玉石材質無法脫離自身的文化背景,多年來的文化積澱太厚重瞭,經典太多瞭,因此好的作品一定要有玉石文化底蘊。能將這種傳統的文化積澱用新的語言錶現齣來是十分關鍵的,雖然現在能將這一點貫徹好的設計師不是很多,但是我們希望這成為未來的一個趨勢。我們自己也在嚮這方麵嘗試,努力尋找這類方嚮的優秀作品,既能吸引年輕群體,又保留瞭很好的文化屬性和內容,在欣賞美的同時,能夠讓觀者感受到傳統文化和玉文化,讓觀者與文化間接對話。這也是我創作時厚珠寶的初衷,將中國傳統文化以更加時尚的方式呈現在和田玉首飾中,也是希望將玉石的這份美好延續下去。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如意骨項鏈

讓玉石藝術被成韆上萬人看到,改變大眾的生活

網易藝術:您認為當代年輕藝術傢的層齣不窮對於玉石行業最大的價值是什麼?

元洋:當代藝術傢對玉石行業最大的價值就是新的眼光。但是我從中看到瞭存在的一些問題,一些設計師或藝術傢對於玉石材料的理解仍不夠深入,他用的一些錶現手法可能不能將這個材質的最佳狀態展現齣來。比如玉石類材料,其最大的幾個屬性,第一是視覺效果,看起來要賞心悅目;第二是觸覺部分,玉石是要跟身體接觸的,如果一件作品不適閤觸摸,那就可能不是一件最好的玉石作品。有時候設計師為瞭推陳齣新,可能會藉鑒一些西方設計思路,或者用一些寶石類的材質進行輔助裝飾,但是可能最終效果會與玉石的材料文化和風格契閤度上都有一些差異。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當然,現在的首飾設計都麵臨著這種兩難的境地,設計師們既想迎閤大眾的需求,又希望運用一些較高級彆的材料,這就非常矛盾,如果過分追求材料的級彆,作品的消費性就消失瞭。設計本身就應該運用形製感吸引他人,年輕消費者可能不是特彆在意材料的級彆水平,他們更在意的是産品本身的設計感,或有沒有吸引他們的文化點,但是我們使用一些較為高級的材料就會提高它的成本,即便設計感很吸引人,這些年輕的客戶也便沒辦法輕鬆地完成消費。所以尋找材料的級彆與大眾需求之間的平衡是一件挺難的事情。高定的産品沒有這些因素,就是用更好的材質和更美的設計呈現來做齣一件作品,完全不需要考慮成本,但是一件麵嚮大多數消費者的産品就需要考慮很多瞭,這件産品的成本應該可以讓更多的人能夠消費,這對設計師的要求還是很高的。一個好的珠寶設計師,不見得是一個好的産品設計師。我們不想做高定,我們希望麵嚮大眾消費者,能夠設計齣具有消費級彆的産品,並且是有著很好的材質、不錯的美感和優秀的文化內涵的産品。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十六琪香插套裝

網易藝術:網易藝術一直倡導“藝術還原於生活”,您是如何看待珠寶藝術和生活之間的關係呢?

元洋:我看到網易的slogan,覺得跟我們的想法非常一緻,作為媒體就是應該嚮大眾去傳播藝術的美,讓更多人能夠瞭解和享受到美的存在,現在我們就應該做這樣的事。我原來的一些同學再見到我,對於我目前的事業和努力的方嚮有一些不理解,總覺得我是在做工藝品、産品,他們覺得這些東西不藝術,不文化。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藝術隻是讓非常少的人看到並認可,它的絕沒有能讓成韆上萬人看到並受感染的藝術更有價值,我現在就是想做讓大傢能消費得起的美的藝術品。

元洋:我想做年輕一代也喜歡的玉石珠寶

我們的兩個品牌,一個是真玉匯,主要從事傳統玉雕方麵;另一個是時厚珠寶,主要緻力於打造時尚的和田玉首飾。今年我們的發展方嚮是如何能讓玉雕、首飾走進更多人的生活。所有人都能夠成為我們的用戶,讓我們的産品能夠提高人們的生活審美,增強生活品質。就像是一幅精緻的畫作,一個簡單的陶瓷陳設,也許他不是大師作品,但它能夠改變人們生活氣氛就非常好瞭。包括我們現在正在做的與生活美學相關的,如茶文化、香文化相關的産品,它是能夠量化又有玉雕大師參與進來的作品。過去我們總是以“藏”和“增值”來看待這些作品,總是將它“收”起來。現在我們希望將原來定義為收藏級彆水平的作品,用限量的方式變成人人都可能擁有且能夠提升生活品質的藝術品,可以被“用”起來。所以我們會選擇一些香插、茶具、陳設品等進行設計,它們都帶著設計者的溫度,並蘊藏著相關的文化內涵,同時具有較高的藝術性。這些纔是大多數受眾所需要的,能夠真正落到消費層麵,能進入更多人的傢庭中,改變他們的生活美學,並將藝術還原於生活,這纔是最有意義的設計。

網易刊登此文僅齣於傳遞信息之目的,絕不代錶網易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描述。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