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黨史出版社授權發佈,未經許可,請勿轉載)

編者按:周恩來同志的一生,與上海有着特殊的密切聯繫。民主革命時期,他曾在上海蔘加並領導革命鬥爭;解放後,他對上海的建設和發展傾注了大量心血。《周恩來在上海畫冊》以畫傳的形式,再現周恩來在上海工作與戰鬥的經歷,展示他與上海各方面的聯繫與關係。

1926年底,在廣州工作的周恩來奉中央之命來到上海。周恩來這次調來中央,名義上是擔任中央組織部的祕書,實際上是要負責整個黨的組織工作。

距離赴法離滬已整整六年,此時的上海正處在風雲激盪之中。北伐軍在湖南、湖北、江西、福建擊破直係軍閥吳佩孚主力、大敗孫傳芳軍隊的消息不斷傳來,上海工人階級的熱情無比高漲。爲響應北伐戰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1926年10月,上海工人階級聯合國民黨、資產階級舉行了旨在推翻封建軍閥統治,建立市民自治政府的第一次武裝起義。但是,由於對資產階級的軟弱,對國民黨依靠流氓“買空賣空”估計不足,起義沒有成功。在第一次起義中,上海工人階級的優秀代表,上海市總工會執行委員、碼頭總工會副委員長陶靜軒,工人自衛團指揮奚佐堯血灑浦江。但是,英勇的上海工人階級並沒有被封建軍閥的屠殺嚇倒,他們擦乾身上的血跡,在吸取了第一次起義失敗的教訓後,又從總同盟罷工入手舉行了以工人爲主體的第二次武裝起義。

1927年2月22日,中共上海區委宣佈成立上海市民臨時革命委員會,並領導發動了上海工人第二次武裝起義。剛到上海兩個月的周恩來臨時接到中央指示,迅速趕往南市指揮行動。周恩來與起義指揮部成員徐梅坤一起趕往指定地點――南市警察署對面的一幢房子。但事先約好在這裏集合的工人糾察隊卻因戒嚴等原因沒能按計劃前來。周恩來和徐梅坤在瞭解了這一情況後,便於次日撤離了南市。第二次武裝起義,雖然有36萬工人總同盟罷工,鬥爭也已發展到與軍警直接交戰、工人糾察隊試圖奪取武裝的階段,但終因最後乏力,各區行動不一,浦東工人因接應的汽船未到,無法按計劃在起義的軍艦上提取武器和奪取兵工廠,起義的中心任務沒有實現。考慮起義難以成功,中共中央與中共上海區委果斷地在23日發出了“爲準備進攻而停止暴動”的命令。在第二次起義中,又有11位工人兄弟和青年學生壯烈犧牲。起義失敗後,封建軍閥李寶章的大刀隊,任意搜捕慘殺工人,全市陷入一片恐怖之中。上海千百萬羣衆因總同盟罷工而高漲的鬥爭熱情,面臨嚴峻的考驗。就在這黑雲壓城,工人武裝起義面臨兩次失敗的危難之際,周恩來懷着對封建軍閥殘酷暴行的強烈憤慨,爲奪取武裝建立人民自己的政府的使命,擔負起領導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的重任。

爲了加強對第三次武裝起義的領導,2月23日中央和上海區委聯席會議決定組織特別委員會,由陳獨秀、羅亦農、趙世炎、汪壽華、尹寬、彭述之、周恩來、蕭子璋等8人組成,並在特委下面設軍事委員會和宣傳委員會,作爲起義的最高決策和指揮機關。周恩來擔任軍委書記,武裝起義發動時,又擔任了總指揮。

爲了領導好這次起義,周恩來認真地總結了第二次武裝起義的經驗和教訓。3月3日他在軍委會議上作了《關於上海的武裝起義》的報告,在報告中他充分肯定了第二次武裝起義具有很大的意義,同時認爲起義失敗“問題全在於沒有準備,在於黨的領導人在事變中缺乏果斷”。

針對前兩次起義失敗的教訓,周恩來特別重視起義前的準備工作。周恩來在被任命爲特別軍委書記的第二天,就參加了上海區委各部書記聯席會議以及召集各區軍事專員會議,詳細瞭解各區工人糾察隊的力量配備,研究敵方軍警的據點和力量分佈。在調查研究的基礎上,周恩來在當天晚上召開的特委會議上提出了自己的設想。認爲根據敵我雙方力量對比狀況,起義的重要依靠力量有三支:一、工人糾察隊,目標5000先組織3000;二、自衛團,能用手槍,現有300人,目標是500人;三、特別隊。

同時在這次會議上就軍事準備工作提出了五條具體意見:第一,建立領導機構。軍委除原有5人外,再增加羅亦農,各部委(即區委)分別成立軍委。第二,加強隊伍的訓練。對糾察隊先着重形式,編符號。自衛隊從事訓練,查考人數,發宣傳大綱,教授巷戰等。第三,加強敵軍工作。在周恩來的直接指揮下成立海軍委員會,從事策反。第四,武器準備。他從當天的調查中得知,現有槍支100,其中還有不少是壞的。需要集中起來,添置購買,武器的運輸工作也要準備好。第五,情報工作。設法與北伐軍保持聯繫。

有了隊伍,還要加強訓練。周恩來對訓練抓得很緊,花了很多心血。他深知工人糾察隊的作戰能力將直接關係到起義的成敗。爲訓練武裝起義骨幹,在閘北寶興路一座石庫門房子中舉辦了兩個星期的軍事訓練班,由各部委和大廠工人糾察隊負責人蔘加,從工人中選調當過兵、有實戰經驗的黨員做教員。他還從到達浙江的北伐軍中調來共產黨員、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侯鏡如,讓他負責工人糾察隊的訓練工作;調黃埔軍校第一期畢業生彭幹臣,化名何樾,參加南市區起義指揮部工作。周恩來在辣斐德路辣斐坊(今復興中路復興坊)的一幢房子裏,建立了軍委的祕密機關。爲使軍事訓練工作落到實處,他經常深入到工人糾察隊中去,親自指導浦東、南市、小沙渡、楊樹浦、商務印書館等地區的軍事訓練,教工人練習射擊、進攻與防禦。周恩來還主持制定了《武裝暴動訓練大綱》,詳盡地規定了各項細節。據當年周恩來從北伐軍浙江前線調來擔任糾察隊指揮、黃埔軍校畢業生侯鏡如說:周恩來“冒着隨時被捕犧牲的危險,親自潛到各個訓練地點,與糾察隊幹部們談話,並親自作政治形勢報告,甚至有時還親自對工人們進行軍事訓練”。商務印書館工人糾察隊是閘北工人糾察隊的骨幹力量之一,晚上在印書館的鑄造部翻砂車間利用那裏的噪音,練習實彈射擊。周恩來很重視這支糾察隊,多次去指導。一次,一個隊員的手槍走火,另一個隊員受了傷,周恩來馬上說“大家不要緊張,不要亂,要鎮定下來”,穩定了大家情緒。南市糾察隊的起義準備工作在三山會館,周恩來身着黑色中山裝來到這裏,詢問訓練情況。他親切地說:“小心槍支走火,不能大意呀,一定要好好訓練,消滅敵人。”

在注重軍事訓練的同時,周恩來也十分關心解決工人糾察隊的武器裝備問題。由於第二次武裝起義後所餘槍械僅百餘支,與糾察隊計劃發展規模顯然不相適應。因此周恩來在特委、軍委會議上多次提到槍械的籌措,將原先分散的槍支集中起來,還專門派軍委委員顧順章赴兵工廠,接洽軍械購買事宜。後經多方努力,從軍閥部隊、兵工廠等處買到200多支槍。

當時閘北的工商業資本家爲了維護自身的安全和利益,組織了一個叫保衛團的地方武裝來保護自己,周恩來及軍委的趙世炎知道後,提出派商務印書館工人打進去,以便控制和利用這一武裝組織,有的工人很不理解,周恩來笑着問他:“我們現在缺少的是什麼?”工人回答:“槍支和彈藥。”“對。”周恩來說:“如果我們加入了保衛團,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有槍支和彈藥嗎?不僅如此,我們還可以利用保衛團這個合法地位進行軍事訓練,掩護我們有關起義的其他準備工作。”於是有20多個工人蔘加了保衛團,成爲攻打北火車站的一支重要武裝力量。

周恩來在做各種軍事準備的時候,也非常注意對敵我友動態的關注和了解,他到任的第二天,就派出幹部,到杭州、南京、無錫與北伐軍取得聯繫。派工人代表前往慰問,並促早日來滬。對駐守上海的軍閥部隊情況也進行調查,隨時掌握動向,做到知己知彼。

一切準備就緒,什麼時候起義?1927年3月後,上海總的形勢對舉行武裝起義十分有利。由於前兩次起義的失敗與時機選擇不當有很大關係,因此對於此次起義時機的把握,成爲領導者關注的焦點。3月5日晚,特委會開會專門討論了這一問題。特委會採納了周恩來的意見,確定:“一、松江下。二、蘇州下。三、麥根路(今秣陵路)與北站兵向蘇州退。三條件有一個就決定發動。”3月20日,北伐軍過鬆江,傍晚到達上海近郊龍華。武裝起義的時機已經成熟。

1927年3月21日上午9時,上海市民代表會議執委會常委召開緊急會議,決定中午12時起實行總同盟罷工、罷課、罷市,以響應北伐軍對封建軍閥殘餘勢力總攻擊。中午12時正,中共上海區委發出起義指令,全市80萬工人舉行總罷工。周恩來任起義總指揮,趙世炎任副總指揮。按照預先佈置,黃浦江上的輪船和各大工廠同時汽笛長鳴,各路工人糾察隊聽到這汽笛聲,紛紛拿起武器,涌向集合地,對各區的警署、兵營與軍隊駐地同時展開進攻,準備了近一個月的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正式開始了。

這次起義分南市、閘北、虹口、浦東、滬西、滬東、吳淞7個戰區,參加行動的工人糾察隊員有5000多人,在前線負責指揮的是周恩來和趙世炎。各區均設有指揮部,前線總指揮部設在寶山路橫浜橋南的商務印書館職工醫院內。原來的分工是,閘北區由趙世炎、顧順章負責;南市區由周恩來、徐梅坤、陸震負責。後來由於情況需要周恩來調至閘北。起義發展得非常順利。由於畢庶澄的魯軍爲了便於撤退,兵力主要集中在北火車站所在的閘北。起義當天下午,南市工人糾察隊和起義工人進攻警察署和淞滬警察廳,警察都已經嚇跑了,槍支扔得滿地都是。工人撿起槍武裝了自己,又向高昌廟兵工廠進攻,敵人爭先恐後登上黃浦江邊的船隻逃命。接着,工人糾察隊又佔領南火車站,戰鬥很快結束。在浦東,工人糾察隊雖然只有十多支槍,但是工人一面開槍,一面把爆竹放在火油箱裏放,聲音像打機槍,警察馬上豎起白旗投降了,兩個小時就拿下了警察局。滬東、滬西、吳淞也都很快取得勝利,結束了戰鬥。最後,戰鬥焦點便主要集中在閘北。

閘北是敵人主力集中地,共設有20多個據點,其中主要的有北火車站、商務印書館俱樂部(東方圖書館)、湖州會館和三處警察署。那裏的敵軍裝備較好,因而戰鬥非常激烈。起義當天下午4點前,工人糾察隊迅速攻佔了湖州會館和三個警察署。黃昏前後,閘北、虹口、滬東的起義隊伍合力攻下天通庵車站,消滅了從吳淞逃回市區的400敵軍,繳獲了大量武器彈藥,大大增強了糾察隊的戰鬥力。

商務印書館俱樂部是敵人的軍需所在地,是總指揮部和北火車站之間的必經之路,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守軍有一個排的兵力,但是彈藥充足,火力強,又憑藉四層樓的鋼筋水泥建築,易守難攻。工人糾察隊員犧牲很大,大家氣憤萬分,準備硬拼。周恩來親臨前線,制止了大家的這種情緒,指揮大家佔領四層樓窗口,用步槍組成火力網封鎖對面敵軍的大門,利用附近建築物包圍敵人,改用“圍而不打”的辦法,同時對敵人進行攻心勸降,敵人在堅守無望的情況下被迫棄械投降。總指揮部隨之遷入東方圖書館。

最後,只剩下北火車站的敵軍還在負隅頑抗。這裏的敵軍力量最強,盤踞在北站內的敵人有2000之衆,而且配有重機槍、裝甲火車和迫擊炮。上海總工會派人前往駐龍華的北伐軍東路軍指揮部請白崇禧出兵助戰,但是,白崇禧卻婉辭推託,按兵不動。周恩來聽取彙報後,決定依靠自己的力量,消滅軍閥殘餘部隊。他親自指揮了對北火車站的圍攻。由於敵軍開炮射擊,引起民房大火,給起義隊伍造成很大困難。周恩來一方面組織工人糾察隊滅火,保護老百姓撤退;另一面加強前線火力配備,防止敵人偷襲。第二天下午,被圍困了一天的北站守敵企圖向租界逃竄,工人糾察隊早有防備,用火力封鎖了敵軍。下午5時左右,周恩來到前線向工人糾察隊講話,介紹了兩天來的戰鬥情況,同時下達總攻命令,要求6時之前佔領北火車站,起義隊伍高呼:“保證6點前消滅敵人。”

一聲令下,來自滬東、滬西和閘北的各路工人糾察隊立即向北站發起猛攻。隨着戰鬥的進行,敵人據點一個個被工人糾察隊佔領。敵人軍心渙散,土崩瓦解,就連他們的首席指揮官畢庶澄也迫於大勢,換了便服,偷偷地逃入租界,敵人頓時羣龍無首。6時整,上海工人階級依靠自己的力量,終於拿下了敵人固守的最後一個據點――北火車站。經過兩天一夜共30個小時艱苦激烈的戰鬥,一共消滅北洋軍閥部隊3000餘人和武裝警察2000餘人,繳獲了長短槍近5000支,大炮若干門及大量彈藥和裝備。上海工人第三次武裝起義在周恩來的親自指揮下取得了完全勝利。當天,上海人民代表會議選出了有共產黨人羅亦農、汪壽華等,還有鈕永鍵、楊杏佛、虞洽卿等組成的上海特別市臨時政府,上海這個東方大都市回到了人民自己的手中。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