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實話基本上打不了……我現在算是打大人的野球了,以前自己十五六歲的時候,仗著身體素質很好,是在天上飛著打球的,平時隨便玩玩看著還挺嚇人,在大人腦袋上摘籃板如探囊取物 。但是兩邊認真打起來的時候,就發現自己總是被卡在別人後面,明明可以飛,就是跳不起來。想跑個位,別人隨便手一伸就過不去了。等自己快三十歲的時候才發現,球場上的年輕小夥子這麼有活力,有很多受傷的風險,隨便玩玩的時候就收著打,主要是怕他們受傷,但是認真起來,十五六歲小夥子的力量太差了,除非有一手三分球,否則基本上打不了大人的。


帶自己老爹去入伙就行了。

我十四五的時候就經常去野球場混,但基本上每一次都是拉著我爸一起入伙。我記得有一次野球場上我反覆學喬丹的滑翔上籃,打的特別high。結果打完了回家路上,我老爹說以後上籃的時候要注意防守球員,保護好自己,然後跟我說,人在空中的時候是最脆弱的,今天你上籃的時候就有個人想從背後拉你,被我頂開瞪了一眼才老實了。

所以,知道老爹起的作用是啥么?是保鏢,也是能夠言傳身教的老將。野球場上的人雖然有品德好的,但也可能遇到豹紋那種貨色。要是沒有人盯著,這類人可不管你還是個孩子,真的要明槍暗箭的上的。

但帶上老爹一起就完全不虛了。就算大家要認真打,也是明凈豪邁,小動作也基本都是處於不廢人的範疇。在這種情況下,和成年人打球對自己是一種磨礪。我當年在野球場上的對手大部分都是一群民工,五大三粗的,但我該突破突破該卡位卡位該怎麼肉搏怎麼肉搏,一開始肯定是要被碾壓,但到後面你慢慢就適應這種強度了。等到你回學校和同齡人打球的時候,次一等的強度下,你會發現即使你的技術細節沒有某些同學好,即使在有些人眼裡你運球比喜歡唱跳rap和籃球的那位好不了多少,但你依然可以和這些同學抗衡,除非對方是靠這東西上好學校的體育生。

但是真想吃籃球這口飯,想要靠這東西升學,那你得找專業人士做專業的訓練,去野球場混對你沒什麼太大的意義。


你大概是打得不太好?我現在和同事朋友打球,最怕碰見十五六歲的高中生,能跑能跳,最重要的是,他撞你一下,他明天睡一覺屁事兒沒有,你腰疼一個月緩不過來。

我十六歲時候打籃球完爆現在的自己,不是因為別的,是因為運動本身就是年輕人的特權。

補充一下,你說的應該是中式十人半場,人擠人,也沒三秒,誰噸位大誰牛逼。你去打一次全場,就知道十六歲的體能和速度多牛逼了。野球全場可不像nba似的,控衛穩一穩然後轉半場陣地戰。非專業的打全場,基本上球權一轉移就直接快下了,到時候你再扯淡什麼防守技巧什麼經驗,你腿上追不上全是放屁。

中國人就喜歡強調長尊小卑這種文化,憑什麼一個十六歲的打球的打不過三十六的?你去看看斯諾克,上個月00後顏丙濤里加大師賽奪得冠軍。這還是斯諾克,一個純粹考驗心理素質,技巧和經驗的運動,就更別提對體力消耗巨大的籃球了。

看回答里一堆所謂的成年人覺得看見「高中小屁孩」就竊喜的那種,我真的笑了,我也成年若干年了,我十五歲八百米跑兩分半,現在雖然還每周保持運動,估計也就能跑個四分鐘。

承認後輩有挑戰你的權威的潛力,是一件很難的事?把一種運動也能套用上年齡輩分論,真的是亞洲文化最可笑的地方。

詹姆斯十六歲當全美最強高中生的時候,NBA里有幾個老菜皮幹得過他?當年一人帶著那隻廢物騎士干進總決賽,三十幾了再重塑當年的故事,還得拉上歐文勒夫,得加輪休場次,得少背打多投傳,得搞兄弟籃球。人家都服老了,覺得自己體能不如當年了,自己一人c不動了,你覺得你比詹姆斯還會保持身體狀態?

人要服老,站在半場被蹭掉了漆的禁區線里倚老賣老、指點江山,那叫運動?籃球的打法是全場打一個小時,不是接波打仨球兒。你三十多了還能跑一個小時全場,我服你,但你要覺得十六歲的高中生都跑不下來,那你是真的活在父權的泡泡里難以自拔。


我覺得沒啥打不了了,我高中開始就去體育場和我們那的軍事院校打鬥牛。那時兩千年左右,鬥牛場還沒那麼多花活,我那時就是蓋帽防守搶籃板,空位投個籃。好多大叔和兵哥哥都愛帶我,這也鍛煉了我的防守和跑位意識。

我們那有幾個專業隊下來的,一個以前省隊兩米的中鋒,那會就快六十了,依舊兩個人擋不住!還有個是以前打過南部軍區的,一手三分和左右手拋投。他們經常教我,搶板怎麼頂人,怎麼點搶,怎麼無球擋拆,怎麼反跑。正因為這段經歷,讓我以後無論到哪裡打球,都是屬於那種比較受歡迎的隊友。

那段經歷鍛煉了我強硬的球風,不怕對抗,籃下敢打,雖然打野球也經常受傷,牙齒斷過,嘴唇裂過,但絕對值得,真的很感謝他們,感謝那個籃筐沒有網,連三分線都很模糊的球場。

現在很少回家鄉了,曾經十幾歲的少年,現在已經奔四了,那些大叔,他們還好嗎?不過相信愛打球的人,生活一定是充滿著陽光!


作為一名十二歲就混跡各類野球場的非著名菜狗,我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

首先你得學會保護自己,有些大人打的不咋地但動作可真不小,注意安全

然後就是怎麼打

你要認清大人的優勢和劣勢,一般來說優勢就是對抗強度,說句不客氣的話除非是專業訓練過的孩子,不然常打球的大人一路碾著你進去也不是不可以,這時候要學會以柔克剛!

如果他擺明了要用身體打你,別硬抗了,騷擾他吧,下手,斷球,在他接球前提前搶位置,利用好你的優勢就是體力,相信我,在學校天天打球的你比一天八小時辦公室,周末葛優躺的我體力強多了!防不住也很正常,不行就換防,也沒啥丟人的。

然後就是練投籃,野球場最難防的就是射手,不是防不住,而是太累了,勤跑動,練投射,你絕對可以在大人堆里打的風生水起,我12歲時啥都沒有,1米6的個子瘦的像麻桿,我拿球都沒人防我的,所有人都看著我樂,但給我5個空位基本能投進三四個,後來大人們就再也不敢不防了,你得有項拿得出手的能力,這是大家尊重你的開始,跟大人比身體太吃虧了,好好練投籃吧,也不用三分啥的,長兩分練准了,沒幾個人能全場撲你,機智如我如果遇見對面有年輕體力怪,都會安排我們撥的小孩去防,小孩防小孩,看似和諧謙讓,誰知道我是tm根本防不動啊_(:з」∠)_

然後是跑跳,說真的十五六歲小孩跳的真高,如果對面的大人下手不臟不踮腳,放心跳吧,他們很難夠的到你,但要注意保護好球,基本功不紮實的真的有時候三步上籃都起不來,人家直接給你按下來,別耍帥動不動來個大拉杆大風車啥的,還有像坤坤一樣的胯下運球背後運球,盡量不要秀,我們撥有這樣的小孩我心都涼半截啊!

如果你打的很好,不要怕,體力充沛的你絕對是大腿,如果剛開始玩的話,勤跑動,少粘球,大人的野球場一樣可以風生水起


十五六歲打成年人(三十歲左右)的野球場,很難打,你打得歡,基本都是大人們讓著你。

當然了,排除十五六歲男生從五六歲起接受系統籃球訓練,要進CBA的那種。

聽聽理由吧。

十五六歲孩子,對位成年人有什麼優勢?體力速度能佔優勢。但是力量經驗都是差距很大的。

體力好,你滿場跑,我就卡住你進來的位置,你再跑也很難找到得分的機會。速度?你的速度不足以讓你乾淨漂亮過掉老球鬼,你的插花背後運球甚至大幅度變向,都是見多不怪,雙手展開,力量拉住位置,你一點辦法都沒有。至於說飛,真的是怕認真防守使人受傷而已。所有防守歸結為一句話,用力卡住那個位置,沒有力量,你怎麼著都搞不進去。

而且十五六歲孩子打球,絕對英雄主義,個人能力表現很搶眼,團隊配合較弱,打不出威脅性。


沒什麼不能打的,對抗差有對抗差的打法,核心力量不如人家有核心力量不如人家的打法,揚長避短,但是一定得邁過心裡那道坎,別以為自己在學校裡面球打的不錯,能突能投能跳,到了大人的野球場還是那麼頭鐵,那確實會被懟的很慘,多學習,多提升,多找適合的打法。

我大學裡仗著第一步快,對抗在學生裡面不吃虧,左右手都能運都能終結,打野球基本都是持球硬突,也慣出了一身臭毛病,不跑位,球不在手裡就叉腰看戲,中遠投極其不穩定而且多半時間稀爛,突破一啟動就直接到底(反正架著小臂跟學生內線對抗不會太吃虧,還可以當個終結時的緩衝收收力)。

結果到了公司裡面打一些正式的比賽(公司隊都是些健身好幾年的老球痞,有幾個還是cuba出來的),不成了,人家雖然30多歲速度跟不上你,但勝在體型寬,經驗足,往後壓一步你加速距離不夠(尤其是全場落陣地),過不幹凈擠你一下你動作就飄了,只能隨手往籃筐甩,好一點甩進去,不好一點各種離譜的終結,哪怕過乾淨了,內線還有人還是對抗不過。

沒辦法,一邊健身,一邊逼著自己練出一手中距離和溜底反跑,突破也不敢跟學校裡面一樣了,通常是偶爾找個空檔插進去偷雞摸狗一番。

說到底,對抗差,進攻端就多投籃嘛,空間不夠就多跑無球,喊擋拆,身體壯起來之前別持球硬搞,持球也別一路硬突,學會撿漏;防守端扛不動就少正面頂,多協防,年輕人手快跳得高,一場下來也能做不少防守恭喜。

我覺得身體素質本身可以練,但是跟很多大叔打,會發現一些更重要的東西,比如意識,比如小技巧和小經驗,學習是最重要的,人都會老,當你老了之後,丟了速度和彈跳,剩下的才是真正值得品味的部分。


二十五了,不知道是不是這個問題中的大人了哈哈哈。

因為我是一個非常嚴肅(對,就是很嚴肅)的籃球愛好者,基本上每天都會去打,也因此結識了一堆每天打球的朋友,因為大家每天都一起玩,慢慢養成了一些默契,彼此知曉各自的優劣勢,打的也很歡樂。

在這之中不乏和一些比較年輕的小朋友們(?)一起打過,其實剛開始接觸籃球或者沒有一定的籃球知識的小年輕們,大部分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最主要的就是經驗問題,其他的就不說了,也說不出來,嘻嘻。

經驗問題,我覺得可以分為兩類,一個是技術類,一個是意識類。

1.技術經驗類:無非就是防守、進攻的技術,這個東西也並非一蹴而就的,需要長時間的訓練、思考、總結、適應。

你不是科比,真的,遇到這種情況要看清場上局勢,肯定有個人被對面漏了,快速出球才是硬道理。

①進攻:有些學生可能剛接觸籃球,基本功比較差,而且對於籃球的知識也比較少,腦子裡比較單純的認為就是投籃、上籃(說白了就是把球扔進籃筐里),話雖這麼說,但實際上籃球並不是這麼簡單的運動,只能說過程要比結果複雜的多。

所以很多小年輕們拿到球就是干,能投我就投,我左手運,右手運,胯下運,背後運(這個可能不太會),能上我就上,我就是整個球場最靚的仔,就算面對兩人包夾,只要出手就是機會!(你就是個弟弟)

其實你需要練習的基本功,路漫漫其修遠兮。

運球:第一個,和大人打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少運點花里胡哨的球,你覺得你的運球超帥,胯下運球似歐文,背後運球似庫里,但其實你還是個弟弟。

打比賽,除非你能保證自己運球不丟,我建議你還是把球交給你們隊最會組織的朋友吧(比如我,嘻嘻)

當然,野球場也不是很要緊,但是如果你真的被斷了幾個,你還是好好反省一下吧,是不是先把自己的運球技術先練好再去跟大人打。

我的建議是每天要保持運球練習,左右手大力運球,交叉運球,胯下運球balabla反正很枯燥我知道,但是必不可少。

投籃:投籃不多說,正確的姿勢很重要,網上一大堆,但是你要找到最舒服的投籃方式,而且要以這個姿勢做好平時的練習,跟大人打最容易出現的問題就是,對抗一大,動作容易變形,或者勉強出手的,說明你還沒有適應這種對抗。

我的建議是固定好一個你認為最準的投籃點,每天自己練習50~100個(投進),一定要堅持每天練習,一定要按一個姿勢去投,可以微調,但是不要今天學庫里,明天學科比。

上籃:真的和大人打野球場,除非別人讓你,否則上籃的你是很難打的,對抗不錯的還好,對抗不行的簡直就是災難,我見過有些人突破上籃就喜歡鑽進人堆里,往上一拋不管三七二十一,而且重三到四來幾遍,可能本身會的技能不多,只會這個吧,唉,所以有時候也很難受。

我的建議是平時練習一下基本的上籃,左右上籃都要練,要快,而且要保證命中率,額外的可以練習別的複雜一些的,拋投、低手、高手上籃等等。

但是真的打比賽的時候,有機會你再上籃吧,機會不好你再等等,求求你了。

傳球:求求你們不要單手傳球,求求你們不要那麼耿直的傳過來,求求你們看看人再傳,求求你們了。

②防守:其實我應該把防守放在第一位的,很多小年輕真的防守太差了,這一方面源於自身的身體素質,另一方面說實話真的是態度問題,其實和我們一起打的過程中,我是不會讓一個小年輕去防對面身體素質最好的,一般都是讓他防自己熟悉的或者是水平相當的,但是個別小年輕腿也不彎,跟人似走路,張手有氣無力,真的看了心累。注意力不集中的就真的很難了,會打的老球痞,隨便走個位就是空切,跟我一組我就不太喜歡,在對面就很高興,哈哈,通常我們打就是找對面的防守漏洞,這種小年輕很容易被針對。

其實防守最重要的還是態度,一些基本的技術訓練例如滑步雖然很枯燥但是也是必不可少的練習。

防守時要先把重心降下來,說白了就是首先膝蓋要彎曲。(用滑鼠畫的圖就問你們怕不怕)

2.意識類經驗:可以說意識類經驗就是就算你技術好,身體素質也不錯,但你真的不一定能打贏的一個決定性因素了。

同樣的我們還是從兩方面來說:

①進攻:這方面最大的差距就是傳球了。在身體素質不會相差太大的情況下,籃球還是比較講究配合的一個運動,而要配合的好,配合的精彩,不僅要一手穩當(不求騷氣但是可以有)的傳球,更重要的是你要能找到隊友的優劣勢的地方。

比如我這個隊友他45度角的擦板投籃非常准,那麼如果我作為一個控球者,可以通過突破打亂對方隊形給他創造機會;如果我是一個中鋒或者前鋒類的球員,我可以給他擋拆創造投籃出手的空間。

再比如我這個隊友他體型比較寬大,籃下有一個非常穩妥的小擦板或者小勾手,我可以通過突破,待防守他的球員將逼近我時立刻把球分給他,讓他輕鬆得分;或者讓他上來給我擋拆,對方換防的一瞬間,他下順我傳球,若對方不換防,我投籃(進不了就「我的我的」、「對不起」)。

擋拆配合是最簡單的野球場上配合方式,一個會打擋拆的組合,真的很無解(親身試驗過!)

其實這都是野球場上最簡單也最有效的配合方式,但是這個並不是每個人都能用出來,這當中需要你把握住最好最準確的時機。

如果你技術不純熟,意識不到位,很多時候你的傳球就非常容易造成失誤。(真的很討厭失誤啊)

還有許多個人進攻的意識經驗,關鍵球的處理,場上強弱點的分析等等等等,真的就是一個小年輕不斷成熟需要學習的東西了。

②防守:防守意識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東西,得防守者得總冠軍嘛。

一些常見的錯誤在於:賭博式搶斷、吃晃、點飛、漏人等。

技術類的不說了,其實防守真的很難教,最重要的還是要多實戰防守,認真思考怎麼去防,簡單來說,在水平相近的情況下,要根據不同的對手選擇不同的的防守方式,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薄弱點:

(1)只投不突:貼緊他

這個說的比較籠統,意思就是他投籃能力強,但是突破能力比較差的,可以緊貼他,干擾他的投籃節奏,如果他喜歡接球投,你就不要讓他接的太輕鬆,在他接的時候干擾他,或者摸摸他的胸脯,張開手抱一下,哈哈哈,不要犯規就行;如果是自己創造空間投的,就更麻煩一些,你得跟上他的腳步,在他出手後,祈禱就可以了,開玩笑的,趕緊去搶籃板。

(2)只突不投:放一步

這種一般沒什麼籃的,你就放他一步,大概就是80公分的樣子,無論他怎麼變向,你至少保證自己不要太失位,伸出你的大長臂,不要阻擋,跟著他往裡走,等他擠到人堆里,出手就比較困難了;如果他有一手歐文的運球,庫里的拋投,羅斯的拉杆,那你還是直接看第三點吧。

(3)能突能投:叫爸爸

這個沒什麼說的,下一把再戰,我就不信他每把這麼准。

下把換個手長的人防他。

這是從技術特點上分類,如果從身體體型上分類也可以這樣:

(1)體型比較大但是速度慢:這種人比較喜歡打籃下,你要認準他的弱點,速度慢敏捷差,那你可以利用靈活的腳步、大幅度的變相、難以捉摸的節奏打他,什麼?你說你不會,那打擾了,把球給我讓我來。至於怎麼防,也是一樣的,利用靈活的腳步讓他不舒服,比如他低位要球,你就卡他前面一下,再卡他後面一下,左邊卡一下,右邊卡一下,反正要讓他抓不住你,你可以旋轉、跳躍,閉著眼就不要了,反正打這種要充分利用自己的靈活度。

(2)瘦弱的靈活性很強但是個子不高的:這種人如果喜歡突破,利用自己的速度優勢,建議你就揚手,封眼睛(不要犯規哈),跟得上就給對抗,跟不上就叫隊友協防;如果喜歡投籃的就貼緊,抬起手來,讓他突,跟不上就叫隊友補。

(3)體型中等靈活不錯的鋒衛搖擺人:防得住就防,防不住叫爸爸吧,唉。

反正,防守就是要根據不同人的特點來選擇自己的防守策略,以降低對手的命中率為重點,而不是天天想著蓋帽、搶斷之類的小概率事件,當你真防不住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和隊友溝通,無論是進攻還是防守,都要講究團隊配合。

總而言之,我覺得能問這種問題的朋友真的說明是個熱愛籃球的人,其實這些都不要緊,野球場嘛,最重要的是開心,哈哈哈。


都是過來人,說一說

題主沒說清楚,是跟大人一隊怎麼打,還是跟自己同學一隊打大人怎麼打。

如果跟大人一隊,你就明白一點,輸贏不重要,輸贏不重要,輸贏不重要。

做好一兩件事就行。不是什麼強頭什麼腳步,在會打的大人面前這都不存在。那能做什麼呢?

積極性。地板球5050的球積極點搶。如果你個子塊頭彈跳還可以,搶籃板。搶到了看看能不能不被掏。沒被掏能不能穩穩傳到隊友手裡。要是一個15歲小孩能連貫做到上面三步,我覺得很ok。

站位。你就做一點就行了,你別耽誤自己隊里其他人的進攻,這點就很難了,做不到這點的一抓一大把。如果你是內線搶板的,你要知道啥時候隊友突破你得讓空間,實在讓不出兩種處理,要麼纏住擋住自己對位的人不讓補防,要麼走出一個位置讓突破隊友能分球。我說的簡單但其實挺難做到的,更多人就是不僅空間堵死還帶防守人,腦殼疼。如果你是外線,情況就比較複雜,最基本的也是一樣,別帶防守人,別添堵。再有就是死球了多接應。然後多練練投籃,萬一遇到防守松的,你的高光時刻就來了。

對抗。我不是說笑,我十五歲也天天被大人碾壓,被撞,被一隻手架住。但我不慫,身板練的蠻好,打同齡人的時候就。。。你真去做了你就懂了。

閉嘴。這點很重要,既然你要跟大人打球,就得跟著大人的規矩,閉嘴,打球。

好了然後說說怎麼跟同齡人一隊打大人。這種情況也蠻多的大人就拿你當散步恢復體力了。

心態一樣,輸了不虧,贏了血賺。

具體方法,就是按照你平時的打法打,當所有位置力量和經驗就差距懸殊的時候,沒什麼錦囊妙計,能打進一個是一個。打不進,你要是能動腦子,反思一下沒準能進步,做不到也沒事,心態放平。非要說漏洞,就是抓住大人散步的心理,果斷投,果斷突,干就完了,運氣好了真能贏。

如果你更認真點,就得去琢磨腳步,提升力量了,這要求有點超綱,所以還是心態放平就好。十五六歲的時候是挺想贏的,沒事,咱們忍一下,今天輸大人,明天到學校里我就是大人。能通過和大人打球漲球,都給同學安排明白,就是很大的收穫了


我最近經常在一個鎮上打籃球,每天都有一批固定的小夥子18歲左右,個個彈跳好,1米7幾的個頭隨便抓筐,其中就有一個小夥子1.78米,瘦瘦的,在外面飄著打,投籃還挺準的。我運球進內線他直接抱住我手臂喊犯規,這樣搞兩次我也就不進內線了。其實我和他們打球就是收著打,進內線也不會強上,一般都是傳球,也擔心把他們弄傷,主要是這群小夥子太瘦了,還賊能跳,根本沒有受傷的風險意識,像我們這樣過來人一般都是能不跳就不跳,能保護他們盡量保護他們。下場之後隨意聊起得之他14歲,初二。難怪這麼瘦,我說小夥子打得挺好的,就是太瘦了,一下明白為何抱著我手臂了。其他幾個還真的18歲左右。

14 5歲的小孩子和成年人相比,身體太薄弱了,打球風險太大。


作為一個混跡野球場和正規賽場多年的混子

也是從1516歲左右開始混跡各種場

從被虐到虐菜,一路走過來其實並不容易

我來給你分析一下具體的情況

跟大人打球,好處是對抗強(有對抗認真防守才有意思),但是僅僅針對的是二十多歲的所謂成年人(後邊一解釋你就懂了),這點可能是在同年齡段的場次上無法體驗到的(15歲左右不是瘦猴就是肥仔,成天學習哪有空健身練球)

但其餘的都是不好的地方

跟二十來歲的大學生或者剛工作的人打球還好說,學生氣濃,沒那麼多事,但身體素質和經驗絕對吃虧,被虐那基本上是板上釘釘的(普通水平來說)

但跟社會上的那些三四十歲的打球,勸你一句,不是你該打的地方,趁早換場子打

野球場上三四十歲的人,看著京巴瘦或者不壯,一撞上去你就明白了,是真結實,胳膊啥的看著不粗但就是有勁,畢竟是男人最強壯的時期

除此之外還有很多壞習慣和壞動作。都是野路子出來的,什麼立肘子拽褲子捏屁股之類的,都是球場上的老油子和老球痞,這些動作能把你這個小毛孩整得心態爆炸

說句難聽的,他們看見你這麼小肯定看不起你,除非你是體校或者專業訓練過的,否則只能被他們欺負

跟他們打球吧,一是身體上吃虧,第二個也是拘束,都大你快一輪,你能放開打?這種籃球打的有意思?

你打輸了那在他們眼裡是應該的,你要真打贏了他們他們臉上掛不住可啥招都能使出來,那因為這點破事受傷就太不值當的了

另外還有一種極端就是,人家打的是養生籃球,這種是最無聊的,防守都不帶防的,遇見這種的我趁早抱球走

總結一下,你要覺得你水平比你同齡人高很多,打同齡人就是虐菜,那你可以去打打20來歲水平的場子,適應一下身體對抗還是能漲漲球的

你要覺得你就是個平均水平,那該幹嘛幹嘛去,別往上湊活


核心力量和出手習慣。

一個是核心力量。

如果你可以在對抗中與那幫三四十歲的大叔沒有明顯下風。那你就贏了一半。

我十五六的時候已經在野球場和那群大叔打了一年多了。身高當時1.82,體重160。我打背身和防守大叔背身的時候能抗住,我頂不動他們,他們也頂不動我。抓籃板要位的時候我推不動他們但是能保證自己站穩。

這樣打他們就很輕鬆了。畢竟一個轉身就過去了。

除了一位叫老董的大叔,他和我身高差不多,體重接近二百,全身肌肉,在兩千年初的時候就開始搞健身了。平時的熱身活動是把他的電動車(當時沒有輕型的)雙手舉起來再放下做上幾十個。還有單手俯卧撐。。

我和這位大叔扛了一年還是扛不動

第二點是出手。

剛開始的時候是正規的投籃動作,發現壓根投不出去。大叔直接按胳膊。最誇張的一次是決勝球內線強打被一位退役的武警大叔給擒拿了。。。。

後來改的出手姿勢,換成了出手極快的小勾手。而且特意柔化了出手的腕部動作。。。確保大叔們來不及犯規。

提前跟大叔打球好處還是很大的,我和他們混了一年多之後去和同齡人打校際比賽,基本上都是身上掛著人得分。。。


補一個,謝贊。

想起來還和一年級小朋友一對一鬥牛,當然不能伸手,也不能蓋帽,我一八幾,人家一二幾,要臉。

小朋友一般都是繞過去45度擦板,我籃板都不好意思接,最多伸手彈出去讓小朋友追就行。

反過來,有那不怎麼樣二十來歲,狂的令狂立個令狂的,直接幾個火鍋,外加跨打,他就老實了。

都不用跳,擠擠位,他都進不了籃下。

五號位什麼意思?


野球場,看人品了。

大多數正常叔叔,特別是全場,以前在大院生活時,經常這邊摘一個籃板,直接扔給小朋友,「小夥子,快攻!」然後對面也不真攔,佔個位置讓你繞過去上籃,當然反過來這邊也得讓人家一點。

年紀大了,打個熱鬧出出汗,目的達到了。

但是野球場,什麼人都有,又沒有比賽沒有獎,打一臉血的也有。

所以,一句話,看看情況,注意安全。


按正常規律來說,一個正常人

20歲,發質開始老化衰退

24歲,跑跳能力到達一生中的天花板

32歲,肌肉能力到達頂峰

十五六歲想打大人的野球場,要是打那種30歲左右單位職工一類的野球場,最好不要去打,核心力量不是一個等級的,就算毛頭小子四肢力量足,硬抗背打和對抗下上籃基本是不行的,別說十五六,十八都夠嗆,二十差不多能行,不要小看人類在這短短兩年的進化。

四五十歲的大爺場可以考慮,前提是這些中老年人手不黑,但是很少有。

其實吧,多大的人,就和多大的人打球就好,不能說場上一定都是這個歲數的,起碼要有80%以上是,溝通方便而且衝突不會太多。


練身體,要不然根本打不了

我今年二十齣頭,五一假期和一夥高中生打球

那伙高中生看起來又高又壯,看起來的氣質就屬於制霸高中籃球場的那類人。

實際上打起來,我卡位卡的特別舒服,兩屁股撅開一個人,核心力量,上肢力量根本不是一個級別的,他們速度倒是不錯

我正常和成人打球時(25-40),一般不進內線,一是擠不動,二是背身技術不精。只在外面飄著投

全場可以憑藉速度跑著下快攻,半場磨著打15,16歲根本就不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