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談】

上課一開始,先向瑜伽師報告上一堂課後回家練習的情形。

「上堂課回去後,肩、背、腰痛了二天,回家仍有持續作脈動,第三天就感覺不到疼痛了。」

瑜伽師說痛二天,表示妳還年輕,若是痛個七、八天,那就是七、八十歲的老人身體了。

「但是最近作脈動的感覺不太好,會卡住的感覺,都半個小時左右就停住了,感覺沒有很順暢。」

瑜伽師說停下來就讓它停下來,此時就靜坐或作簡單的動作。但妳覺得卡卡的原因是什麼?

可以和老師分享一下嗎?

「嗯…應該是一直有思緒飄進來吧。最近好多情緒,而且都是比較負面的。在作脈動時,思緒一直轉,心靜不下來。」

關於什麼的負面情緒?

「就情感上的情緒。」

「願意分享嗎?」瑜伽師問

「嗯,其實就是應該要放下的,自己放不下,不應該執著的,仍執著。自己陷在那個情緒裡。」

「這段感情多久了?」

妳說:結束有一段時間了。妳比較壓抑,不愛說這部份的事,那陣子除了自己情感的事,生活中也是很多事拉扯著。又說,妳以前應該算是自負的人,對於心靈成長那類的資訊,妳都認為那些道理,自己也能說的頭頭是道。後來那段時間,常與一位朋友訴說,他的話總是能給妳安定的力量。過了一陣子,妳發現自己不知不覺對那位朋友有了情感,但是你們並沒有在一起的可能,自己知道底線。於是,這陣子看了好多關於心靈成長的書,希望藉由提升自己,能有所改變,但愈是想抓取,愈是什麼都抓不到。

後來,妳覺得自己彷彿像瘋了一樣,愈來愈急躁,直到自己覺得不對勁了,告訴自己要慢下來,才又慢慢恢復,這樣的情緒常常一陣來、一陣去,反反覆覆,好痛苦哦。」

瑜伽師說禪修裡有破情關一說,很多情緒都是自己給的,接受那樣的情緒,帶受苦的情緒一起進入脈動,讓脈動修復它。如果,情緒很堅決,先轉移注意力,吃頓美食之類的。其實妳已經知道提升之道,妳已經開始讓自己慢下來,現在妳只要將心中的執著,藉由不斷的修練,透過脈動也好,透過瑜伽也好,透過和瑜伽師分享也好,一點一點的釋放出,那情緒自然會過去。

瑜伽師還說到「靜慮」,若作脈動時卡住了,就讓自己靜坐,有任何思緒,就任其飛揚,和自己對話,問自己、回答自己,透過「靜慮」,尋求解答及平靜。

妳說上上週在大陸出差,晚上作脈動時,最後整個身軀往前趴,眼淚一直掉,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就這樣趴著哭了好久。

「就讓自己哭出來,那是一種釋放。

瑜伽師問妳還有沒有其他問題?

妳想到最近常常莫名的頭痛,而且有幾次是睡覺中痛醒,起來找止痛藥吃的情形,向瑜伽師說了這個情形。

瑜伽師問妳以前會常頭痛嗎?

「有偏頭痛,尤其生理期時,幾乎生理期都會痛個一、二次。」

脈動會修復,也會釋放,這段期間妳繼續作脈動,還是會有頭痛情形,那是在釋放妳以前頭痛時,吃了止痛藥止住的痛,讓它釋放出來,之後再修復它。

【脈動&瑜伽】

接著進入今天的瑜伽課程,先作了一會兒脈動後,瑜伽師說今天教苦行瑜伽的動作,妳的思緒太多,頭腦一直轉,苦行瑜伽讓妳專注在動作上,妳就沒多餘腦力去想別的事。

今天的瑜伽動作分2個部份:首先是全身趴著的姿勢,雙腿微張,小腿後抬,雙手握住小腿(腳踝再往上一點的地方),接著用腹部的力量撐起,頭抬起,大腿抬起,身體呈現U字型。

這個動作真的很痛苦,妳一撐起就飆汗了,而且瑜伽師會調整妳的姿勢。

將妳調整到極限。瑜伽師在調整時說,感覺痛就喊出來。

第二個部份是第一個動作結束後,上半身慢慢起來呈跪姿,屁股坐在小腿上,雙手側放撐住後,

膝蓋抬起並腰桿挺直,此時會感覺小腿正面腳踝處的筋很痛,那裡有一個穴道(忘記叫什麼名來著)。

這2個動作其實算是一個動作,瑜伽師要妳回家練習時,想一下這個動作的作用,還有妳有什麼感覺,慢慢體會後,再告訴她。

接著又練習了幾次,從一開始雙手和肩膀會不自覺用力,到後來漸漸領悟要領,在身體呈U字型時,身體會輕輕前後搖擺,瑜伽師說這是任脈的脈動,就自然跟著脈動。

課後,妳告訴瑜伽師,今天教的瑜伽,整體作完,是呈現一個「圓」,是嗎?

瑜伽師笑而不答。

妳又繼續說:呈U字型時,前後晃動,身體是向上凹,第2個動作,身體是拱出去的,感覺像是一道圓。

此刻的妳像是急躁的學生,急於知道答案,而瑜伽師說慢慢體會,我們再來分享。

今天的課程,釋放了壓抑的情緒,雖然沒有完全向瑜伽師道出,妳心想自己還需要練習訴說的勇氣。

接觸了苦行瑜伽,其中涵意,待自己慢慢領悟。最後是最難作的功課-靜慮。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