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寫的一篇非常著名的散文,可以說是百讀不厭。文章藉助對「荷塘月色」的細膩描繪,含蓄而又委婉地抒發了作者不滿現實,渴望自由,想超脫現實而又不能的複雜的思想感情,反映了那個時代知識分子在黑暗中徘徊無助的苦悶心理。

朱自清先生具有很強的語言駕馭能力,他的語言看似普通,實際上是經過精心錘鍊的。比如這句「月光如流水一般, 靜靜地瀉在這一片葉子和花上」中,「瀉」字寫的就非常傳神,其緊扣「月光如流水一般」這個比喻,寫月光照耀, 一瀉無餘的景象, 再加上「靜靜地」這個修飾語, 就準確地寫出了月光既像流水一般傾瀉, 但又絕無聲響的幽靜,十分形象又引人遐思。又如下句「薄薄的輕霧浮起在荷塘里」,句中「浮」這個動詞把水氣和月色交織在一起, 霧的輕柔以及自下而上逐漸擴散的特點準確地表達出來,給畫面塗上一層素淡清雅的底色,月色朦朧,若有若無,給人以無窮的遐象。一個「瀉」字, 一個「浮」字, 用的絕妙!正因為前面說月光淡淡的不能朗照,才有了後面的幽靜和朦朧之美,前後呼應,把荷塘月色之美盡情展現,堪稱近代抒情散文中一座難以逾越的高峰!不知大家是否認同?(圖片來自網路)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