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92924_10152082475604771_879031515_n  

 

過去總是有人問我你是哪個宗教的? 我總是會回答, 我甚麼都是, 我是佛教徒, 我是基督教徒, 我是回教徒, 我是道教徒, 因為就我而言甚麼宗教都好。但總是遭來一片批評, 通常人們會說, , 那是就甚麼宗教都不是了。

 

這樣的問題起源一個框架式的宗教, 宗教早已經不是無限的象徵了。

 

就我而言, 佛、基督、道、上帝都是沒有限制的。佛為什麼不能等於基督等於道或等於上帝呢? 甚至佛或上帝為什麼不能等於萬物呢?

 

有時候我想想學佛的人也許未必知道什麼是佛? 有些人當一個佛教徒是讓他們進入了一個「佛教」的框架裡, 而不是讓他們進入佛的知見裡。佛教不等於佛的知見, 不要以為念經、持咒、拜拜等形式上的做法就等於學佛。學佛是學佛的心, 那請問你知佛的心嗎? 如果不知, 你又怎麼能說你是佛教徒, 或學佛的人呢? 很多學佛的人知道我喜歡佛慈悲與平等的智慧, 就逼我走入他們的儀式框架中, 就開始說我必須念甚麼經, 持甚麼咒, 或吃素等等。有時甚至連哪一本經都執著, 認為他們念的那一夲比較ok, 這樣談甚麼學佛?

 

佛真的是自由人, 佛甚至不是靠念佛、持咒、念經、拜拜而成佛的。當初佛在菩提樹下靜坐, 可是連佛經、咒語、佛號都還不存在的呢, 佛成佛靠的是認識他自己的那顆心, 心才是所有智慧、經典、咒語、佛號流出的地方, 不去認識那顆心, 只是拼命地拿你有沒有念佛、持咒、吃素、念經等等框架來批評你, 這哪是學佛呀, 不學心就沒入佛門, 沒入佛門以為自己已進入了, 那也只是錯認而已。

 

念佛、持咒、吃素、念經其實是很好, 可以幫助我們認識自己的佛心, 但可不要在念佛、持咒、吃素、念經之後產生的是執著, 甚至讓自己產生了優越感, 如果是這樣, 還不如建議這些人回到佛菩提樹下單純走認識自己的心的路徑, 那樣至少會看起來比較慈悲, 也比較有平等心, 不會讓人覺得怪異, 甚至難以親近。

 

學基督的人, 是在學基督嗎? 當初耶穌是多麼偉大的示現呀, 他說你要愛你的敵人如同你自己, 但請問基督教你有愛你的敵人如同你自己嗎? 愛是基督的核心, 但教會口說愛, 但是瞧不起其他宗教的地方, 古代的教會更是一個容不下異己的地方, 哥白尼還有無數當初想法只要跟聖經不一致的多少先烈都被處死了, 一個多處被人為改造的聖經, 早就有很大的成分不是上帝的話語了, 如何能說聖經可以成為唯一的依歸呢? 人要從內心去領受上帝的話語, 真實上帝的話語無時無刻不在你心中對你說話, 那些話不去領受, 要去哪裡領受呢?

 

耶穌是靠讀經開悟的嗎? 耶穌說的很多話早就超越舊約的思維, 這也是他會被殺害的一個很大的原因。為什麼人就是不能相信自己可以直接像耶穌一樣, 走那一條心之路, 從心去認識上帝, 要把控制權交給教會?

 

如果我說我是基督徒, 基督徒也會開始拿「基督教」的框架來框住我了。但基督不等於基督教。我相信基督, 我相信耶穌, 我走耶穌基督的道路, 我不走基督教的道路。耶穌當時還被當時的舊約的基督教也就是猶太教迫害呢? 如果耶穌現在真的出現了, 真的很難說會不會被現在的基督徒追殺呢? 現在的基督教唯我獨尊, 容得下真正耶穌出現時會說的話嗎?

 

這大致上是我比較常碰到的兩個宗教。我只能說當我說我學佛或學基督時, 只能面對所謂的佛教徒或基督徒很框架式的批判, 但我還是堅持我要走的路。基督在心, 佛也在心, 那些無情的攻擊, 只是因為他們迷於教相, 不走入心門, 心才是唯一能讓你認識到佛與基督的地方

 

教相是人為的, 教會經過歷代竄改過許多東西, 佛教的儀式規矩也愈來愈多, 人為參雜讓宗教愈來愈狹隘, 進入了宗教似乎只是進了一個比自己原來視野更大一點的地方而已。佛與基督都是無限的, 不在任何框架中, 打破框架成為無限的愛, 無限的智慧, 心能夠不受限制的在宇宙遨遊自由自在, 不受宗教與宗派的制約與限制, 讓心自由, 成為宇宙的大我與無我, 那才是基督與佛的真正的道路

 

不要不明究以的學佛或學基督, 接受了制約後再成為流彈到處去攻擊批判他人, 依自己的心去學真正的佛, 真正的基督, 找回心中無限圓滿的愛、智慧與無限, 還有那對於萬物同一體的平等心, 那才是真正的學佛與學基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