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恐怖襲擊發生後,國際黑客組織「匿名者」發布視頻宣布,將對IS發動史上最大的網路攻擊。圖

新聞背景

近日,美國宣布將對「伊斯蘭國」極端組織發動網路戰爭。這是美軍首次公開將「網路攻擊」作為一種作戰手段,也是美軍網路司令部首次執行作戰任務。

雖然美國防部在2009年就已著手組建網路安全力量,其網路司令部成立已經6年,但此前從未公然對極端組織宣戰。這是否意味著「伊斯蘭國」網路的攻防實力已壯大到嚴重威脅美國安全的程度?軍事專家指出,進入網路科技高度發達的新媒體時代,未來戰爭中出現多維度攻擊已成為必然趨勢。

巴黎遭遇暴恐襲擊後,「伊斯蘭國」(以下簡稱IS)黑客攻擊了數以千計的法國網站,將網站篡改成極端主義內容,進一步製造恐怖氣氛。為應對反恐部門信息監控,IS恐怖分子甚至開發出了其成員專用的名為「Alwari」的社交軟體,用來進行策劃恐怖活動的秘密通信。目前,IS組織正通過網路社交媒體,積極配合正面戰場開展情報戰、網路戰和心理戰,陸、海、空、天之外第五維空間中的多維度攻擊模式,已在恐怖主義攻擊中頻繁顯現,恐怖主義的「混合戰爭」來勢洶洶,使傳統戰爭的界限更加模糊。

網路攻擊來勢洶洶

儘管基地組織時代就已經開始熟練運用網路進行恐怖主義行動,但IS組織才是第一個在網路時代建立起的極端組織。其成立之初就極其重視運用網路,不僅利用網路傳播極端思想,還專門成立了隸屬IS情報機構負責人阿姆尼的專司網路戰的行動小組。阿姆尼組織下屬的Attissam小組,負責實施恐怖主義網路戰,同時也招募和遴選具有網路戰技術的極端分子,以提高IS組織的網路戰實力。

IS雖然發展較晚,卻在短短10年內將互聯網和社交媒體應用到極致,依託現代化的傳播手段宣傳恐怖主義思想,既通過宣傳暴恐思想製造恐慌,又誘騙了全世界各地的支持者加入其中,成為其打響「混合戰爭」的重要手段。

網路攻擊正被作為擴張恐怖活動影響力的手段。目前IS的網路戰實力,還不足以攻破專用軍事網路,因此主要將網路戰定位於情報獲取、宣傳推廣和心理戰,主要攻擊方向為安全水平相對較低的商業網站和普通政府機構。雖然IS目前攻破的都是安全性不高的民用非敏感網路,但仍造成了政府及軍方成員的個人身份外泄,對此類人員及其家庭成員的人身安全構成巨大威脅,起到了顯著的恐怖威懾效果。

IS組織的黑客曾攻擊美國網路零售公司系統,從中獲取了美國政府僱員和現役軍人的身份資料,並將其作為暗殺的黑名單。IS組織的Attissam小組,攻破了敘利亞反對派武裝的網站和電子郵件系統,根據掌握的敘利亞反對派成員名單直接進行策反。通過吸收敘反對派成員,IS組織在成立之初迅速完成了兵力擴充,並得以在敘利亞境內開展行動,為正面戰場的作戰行動立下了「汗馬功勞」。

專用軟體加密通信

目前,絕大部分商業社交軟體已經將IS組織及其成員封殺,一旦發現身份立即被禁止使用,IS不得不開發專用軟體用以通信交流。

為逃避政府監控,巴黎恐怖襲擊時,極端主義武裝分子甚至使用PS4遊戲機進行通信,因為其相比於加密電話和郵件更加安全。IS成員目前正在使用Alwari應用互通消息,這種專用軟體使用加密數據通信,可有效躲避情報部門的追蹤偵察。此外,還經常通過匿名的社交平台askfm和即時通訊軟體Kik,誘騙不明真相者加入IS。

極端組織核心成員極強的網路技術水平,使社交媒體也成為了恐怖主義的溫床。以前恐怖分子招募新人,不僅要面對面招募,還需要花費大量時間用以培訓,現在通過社交網路,只要短短數天就可以培訓完新人並參加恐怖活動。

IS組織中不但有網路攻擊的成員,還有專門負責新媒體宣傳的人員,通過技術推送和新媒體形式,達到「1+1>2」的攻擊效果。極端組織支持者已經在社交媒體上形成了一個嚴密的社區結構。通過社交媒體,IS達到了恐怖震懾的心理戰效果。2014年6月出現的伊拉克高級警員在家中被斬首的視頻,是造成伊安全部隊在摩蘇爾和提克里特戰鬥中失去鬥志、迅速瓦解的重要原因之一。

社交媒體全面入侵

社交媒體正在發揮著對於極端思想追隨者的強烈吸引作用。在社交媒體上,IS通過至少24種語言傳遞信息,具有很明確的社交媒體策略。極端分子們在社交網路上和追隨者的「互動」無微不至,如何獲得槍支和防彈衣,如何進入敘利亞邊境,只要對方有提問,他們都會予以解答。

2011年恐怖分子在實施法蘭克福機場大巴自殺式爆炸襲擊前幾小時,還在網上觀看「基地」組織在YouTube上的宣傳指導視頻。在新興的「獨狼」式恐怖襲擊中,極端思想人士通過社交媒體被發展為恐怖分子,單獨行動,悄無聲息,更增加了對其行蹤追查與預防恐怖襲擊的難度。

極端組織的社交推送中淡化了暴力色彩,反而關注廣泛存在的社會問題,藉此與更多面臨生活問題的人們取得聯繫。IS還有專門發布可愛貓咪照片的賬號,這些照片中可愛貓咪和戰士、衝鋒槍等一起入鏡,起到了微妙的宣傳吸引效果。

IS組織的黑客小組已經侵入了數萬名持反對態度的普通民眾的社交網路賬戶,不僅篡改內容宣揚恐怖主義思想,還通過用戶泄露的身份和地理位置信息對其直接加以報復。在中東等IS組織活動猖獗的地區,已經很難看到民眾在社交網路上發出對的聲音。

延伸閱讀

網路監管任重道遠

目前,IS依舊控制多個社交媒體賬號,儘管先後有多個賬號被封殺,但依舊阻止不了IS對其恐怖戰果的大肆宣傳。其利用在線文本編輯平台JustPaste總結戰鬥情況,通過在線音頻分享平台SoundCloud公布音頻報告,通過Instagram和WhatsApp這些社交應用來發布圖片和視頻內容。

對於網路社交平台吸引到的人群,IS對本地居民恩威並施,恐怖威懾和豐厚待遇同時出現。對於潛在同情者和支持者,則極盡拉攏招募之勢。

據統計,有90%的網路恐怖活動利用社交網路進行,社交平台不但成了開展恐怖活動的虛擬防火牆,更讓極端主義的支持者與恐怖分子建立了直接的聯繫。因此,要想徹底摧毀這個有史以來最為先進和兇殘的恐怖組織,網路空間的信息監管是至關重要的環節。

法國自《查理周刊》遭受恐怖襲擊以來,一直視網路為反恐新戰線。英國專門成立「網路戰爭演習」小組,旨在推動利用政府監控高技術企業的加密內容,用以攔截恐怖分子通過社交媒體的通信信息。隨著社交遊戲在極端組織的盛行,美國國家安全局和英國政府通信總部已經開始在《魔獸世界》、《第二人生》等網路遊戲中,尋找恐怖分子相關情報信息。

目前,以「匿名者」(Anonymous)為代表的民間黑客組織也加入到網路反恐行列中,對IS成員進行技術滲透,積極配合網站舉報封殺極端組織相關賬戶。他們利用技術優勢開展對IS成員的偵查工作,已攻陷數百個IS賬號。

應對網路恐怖主義,最關鍵的是贏得人心。IS組織中的網路戰人才,大部分為來自歐洲和美國的極端主義者,他們經過國內系統學習網路知識和實踐深造後,加入IS恐怖組織。加強網路信息管控,充分引導網路輿論,注重提高普通民眾的生活質量,提高國家應急反恐機制,應對恐怖主義的「混合戰爭」依舊任重道遠。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