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山森林火車。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阿里山森林火車。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阿里山森林鐵路像命運多舛的絕世美女,走過106年歲月,現終於迎來最受重視的目光。」林務局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長黃妙修,感性地描述這條台灣唯一的森林鐵路,期許未來成為台灣之光。

●運木材的小火車 百年後變身觀光嬌點

1912年12月25日,首班阿里山森林火車從北門驛發車到二萬坪運木材;百餘年來,這條鐵道從林業運輸轉為觀光路線。

回顧這條鐵路的歷史。1912年12月,阿里山鐡路嘉義至二萬平段正式通車,全長66.6公里。1914年,該路線延伸至沼平(今阿里山舊站),該鐵路主線宣告完工。1915年,路線再度延伸至石猴,其延伸路段稱「眠月線」。1918年 ,阿里山鐵路開始辦理客運業務。

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營運目標由運材轉變...
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營運目標由運材轉變為客運為主,並發展為高山觀光鐵路列車。 圖/賴國華提供

阿里山森林鐵路今年106歲了,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開發初期純以運材為主,也是早期山地居民上、下山及運輸生活物資的主要工具。近年來因應觀光旅遊發展,自民國51年起,以柴油車取代蒸汽動力機車,由運材轉變為客運為主,並發展為高山觀光鐵路列車。

●2015杜鵑颱風 讓國寶級登山鐵道毀容

阿里山森林鐵路因林業而生,嘉義市也因林業製材群聚而成為林業城市,除製材所林立外,嘉義火車站到北門站、文化中心附近還保有許多產業遺址。

曾是知名景點的眠月線,因崩塌嚴重修復遙遙無期。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曾是知名景點的眠月線,因崩塌嚴重修復遙遙無期。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通車一世紀的阿里山森林鐵路是珍貴的文資瑰寶,主線十字路到二萬坪之間軌道,2015年杜鵑颱風中沖毀,農委會主委林聰賢去年12月底為這條國寶級登山鐵道慶生時,許願全線在2020年前盡快通車,且登錄世界文化遺產。林聰賢談到,阿里山森林鐵路沿線海拔31公尺至2451公尺,從熱帶、亞熱帶一路爬升到溫帶,沿線林相、生態迷人,是珍貴的林業文化資產。

●林務局接回親女兒 往世界文化遺產邁進

不只農委會,地方對這條國寶級鐵路也充滿情感與期待,但今年初脫軌狀況頻傳,重創形象,畢竟運輸業最重要的是安全,有安全才能談服務品質。

6月28日,暫停3個多月的森鐵復駛,未來如何突破、創新、升級,擦亮這塊百年招牌,各界都在看。畢竟軌道事業易生難養,每逢天災損毀,維護不易,營運成本高,如何在維護文化資產和營運現實間取得平衡,考驗營運團隊的能力與智慧。

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營運目標由運材轉變...
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營運目標由運材轉變為客運為主,並發展為高山觀光鐵路列車。 圖/賴國華提供

林務局從台鐵手中將阿里山林業鐵路收回自營,並成立「阿里山林業鐵路及文化資產管理處」,專責掌理阿里山林業鐵路維運及相關文化資產保存與活化,有人員、有預算後,前景可期。

●華麗轉身再出發 新制服秀出新氣象

嘉義縣副縣長吳芳銘說,文化資產不能只靠保存,還要靠民眾認知價值觀念的認同和行銷,才能讓民眾更有感,有認同才會回饋到保存。曾提醒林管處、台鐵局,應該取經國外鐵道的經營模式,多加開郵輪式列車和觀光區間列車的班次,透過結合區段的鐵路設計工法和社區文化,設計各種不同主題的遊程提供體驗,深化價值行銷和認同。

嘉義市長涂醒哲指出,嘉義市是林業首都,也是森鐵起點,阿里山森林鐵路過去是將木頭運下山,如今功能轉型為把人運上山,沿線的生物多樣性等優勢,是發展生態旅遊一大利多。

阿里山林業鐵路司機員、列車長、票務員等當模特兒,著煥然一新制服亮相,象徵新時代新...
阿里山林業鐵路司機員、列車長、票務員等當模特兒,著煥然一新制服亮相,象徵新時代新氣象。 記者王慧瑛/攝影

林務局長林華慶以「華麗轉身」形容森鐵經營權從台鐵局交回林務局,他看好,阿里山林業鐵路潛力十足,華麗轉身再出發,將成為世界知名的文化資產與觀光景點。

揭牌典禮中的亮點是展示林鐵及文資處首款新制服,阿里山林業鐵路司機員、列車長、票務員等當模特兒,著煥然一新制服亮相,象徵新時代新氣象。

●暑假來趟輕旅行 聽森鐵說故事吧!

制服由實踐大學設計學系團隊為林鐵人量身打造,採大地色系,展現「森林系林鐵人」內涵,巧妙納入林鐵車頭V字及車廂色系等元素,制服胸前「V字」以林鐵的柴油車頭為原型,依工作類別分設「黑、紅、綠」色系,領口有各組別的象徵性可愛圖標,展現親和力,也提升辨識度。

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營運目標由運材轉變...
走過百年風華,阿里山森林鐵路是台灣唯一仍在營運的高山林業鐵路,營運目標由運材轉變為客運為主,並發展為高山觀光鐵路列車。 圖/賴國華提供

在車廂隔著車窗看景色掠過,搭火車是最舒心的旅行方式,阿里山鐵路沿線每個車站各有特色,歷史與人文重量感兼具的森林鐵道,具有一聲不吭卻能說故事的本事,軟實力雄厚。目前正值暑假,想安排一趟森鐵輕旅行嗎?現在正是時候,出發吧!

◎阿里山火車二三事

●阿里山火車目前主線從嘉義站到阿里山鄉十字路車站(經奮起湖站),因颱風中斷還無法通車到阿里山站。目前每天有一班列車「阿里山號」(對號)上山和下山(嘉義到奮起湖),假日和周六日會加開阿里山號(到奮起湖)和中興號(不對號,到十字路)各一班。

另外,還有每天還有兩班體驗式列車(周六日再增開兩班),從嘉義到北門車站,可遊覽北門站和車庫園區。

阿里山號票價從嘉義到奮起湖384元,到十字路459元。

另外,阿里山森林遊樂園還有祝山線(看日出)、神木線和沼平線(單程100至150元),穿梭森林間,是阿里山之旅的熱門路線。

相關資訊參考https://www.railway.gov.tw/Alishan-tw/index.aspx?sn=18065&n=20641

郵輪式列車許多行程叫好又叫座。 記者謝恩得/攝影
郵輪式列車許多行程叫好又叫座。 記者謝恩得/攝影

●郵輪式列車

台鐵局從民國103年接管阿里山火車,開啟郵輪式列車,每季換不同主題,其中和阿里山火車相關的最受歡迎,尤其搭配阿里山之字型上山的火車碰壁,一年只有元旦日出活動停靠一次的對高岳站等行程,都曾創造出爆滿秒殺的人潮。

●沿線特色車站

北門站:阿里山火車的正宗起點,保留原始木造車站風光。

北門驛是「林鐵四大木造車站」之一,保留典型日式車站風貌。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北門驛是「林鐵四大木造車站」之一,保留典型日式車站風貌。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竹崎站:登山起點,有三角線鐵道,早期火車頭在這裡調換位置,由在最前拉車廂,改為火車頭在最後推列車上山。

獨立山站:知名的獨立山步道。

梨園寮站:唯一沒有公路抵達的車站,目前是賞螢新景點,可以從梅山鄉太興村開山路,再走一小段到達。

水社寮站:火車進出依地勢出現馬蹄型的特色場站,舊山洞成蝙蝠保留區。

奮起湖站:阿里山火車全線最大的中繼站,知名觀光名勝景點。

奮起湖的肖楠母樹林。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奮起湖的肖楠母樹林。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多林站:原是鄒族一個小部落,原名「哆囉嘕」,鄒語是茂密森林意思,是鐵道迷祕境中的祕境車站,也是圓弧型鐵道的場站。

十字路站:最靠近台18線阿里山公路的迷人小站,因阿里山公路和產業林道交叉稱十字路,早年是伐木重要地區。

十字路車站。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十字路車站。 圖/嘉義林區管理處提供

二萬坪站:另一個圓弧型鐵道進出車站,也是竹崎站之外,另設有三角線的車站,如今是看雲海、夕陽,被稱美景最美車站。

祝山站:特地保留全台少見優美弧線月台的車站。

祝山站保留全台少見的弧線型月台。 記者謝恩得/攝影
祝山站保留全台少見的弧線型月台。 記者謝恩得/攝影

對高岳站:一年只在元旦日出活動停靠一次,因著郵輪式讓遊客親近的高山車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