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空來亂寫一下心得文。

關於黑暗騎士的正面與負面評價照慣例不少,也有很多人表示不能理解為什麼黑暗騎士的評價如此高。

但比較有趣的是從這些爭論之中,我發現許多人對於黑暗騎士最不滿意(或覺得最不符合整體風格)的竟然是兩艘郵輪沒有引爆那段。

在這段劇情之前,黑暗騎士大部分的風格都是灰暗的,並非對於人性的質疑與探討,不要說小丑並非一個正常人格,就連蝙蝠俠自己也知道他是扭曲的,因此他將希望都投射在了哈維身上,再看戈登,戈登也非純然的正義,他甚至是比哈維還要黑暗的(注意他早就知道哈維被說是雙面人、也知道警局可能有內奸,甚至從裝死的行為來看,他自己本身很清楚「黑暗」是什麼樣子,才可以利用這些「心機」去尋求自己的正義),而且也正因為這樣,他反而可以堅持住他的道德底線。在諾蘭特有的人性辯證之中,小丑被形容為極度黑暗的反社會人格,對人性的不信任、生命的踐視、與對金錢與權力的無視,小丑的樣貌,其實是諾蘭對於人心上的一種偏激,你我心裡都有一個反社會的小丑,只是表現程度如何。

在這樣的人性心理加上劇情的黑暗走向,若一路看到郵輪的片段,確實會覺得出乎意料之外,成為一個突兀點。可是我想說的是,這並沒有違反諾蘭的風格。

我覺得諾蘭是個很有趣的導演,應該說諾蘭兄弟是很有趣的一對編劇。他們非常善於描述人心的黑暗面,而且是你我在心底都會存在的那一面,但是最後,又沒放棄希望。「黑暗騎士」是這樣,「全面啟動」也是這樣。我甚至覺得弟弟應該比哥哥灰暗,弟弟主導的劇情從灰暗面是很多的,「記憶拼圖」是一個代表;但哥哥主導的劇情卻永遠會在黑暗之中留一點略微光明的希望,「全面啟動」是最明顯的。

最明顯並非片尾那個不知道要不要倒的陀螺這樣開放性的結局,而是指說「全面啟動」植入記憶的核心概念。想想片中植入給小開的意念是什麼,CobbEames討論到後面居然是決定放入「我父親很愛我,他希望我不要繼承家業,而是開創自己的事業」。大家討論了很多劇情設計上的混亂點以及邏輯有誤之處,卻很少人去感受這一個意念有多清純。不知道與我是東方社會長大有無關係,我覺得只要超過了二十五歲,多半不會再相信這樣的神話了。隨便舉例,王永慶與王文洋的關係,跟電影中小開與父親關係之惡劣有得比吧,但把這個概念放到王文洋身上,你會相信王文洋從台塑集團出走創業是因為這種人文獨立性嗎?不可能。即便真有,比例也很少,事情沒那麼單純。

這是一個例子可以看出諾蘭的光明點。「全面啟動」的溫情都幾乎糾結在小開身上,但參與任務的人也多半有點溫情在,尤其是全隊的人都想看小開與父親合解(這絕對不只任務的關係,對這任務攸關生死的從頭到尾只有Cobb,其他人更像是對這個行業或是故事有興趣與熱誠),特別是Eames,表現上看非常浪子的一個角色,但他卻是整個心思都在「和解」這件事,尤其是緊要關頭,生死交關加kick的時間都到了,腎上腺素激增,他一邊等著一邊還在說著c'mon,非要看到小開看見風車的那個場景;甚至kick回到第二階段的時候,他還盡責地假裝是小開的教父,在海邊開導他。

這很有趣吧,如果單純地解釋為Eames是為了任務,就把Eames這角色看得太過認真了(他不是Arthur)。若說Eames是為了自己的性命,也不是那麼單純,從電影裡的塑造看得出來Eames是有點瘋狂的,他並非很完全地看重自己的生命,相對而言他更看重的是挑戰與樂趣(還有是否被隱瞞什麼嚴重的事情)。所以從「全面啟動」的脈絡來說,很多地方可以看出諾蘭本身還留著一點對於人性的光明面的信仰(相較而言我覺得弟弟還比較灰暗)。

再拉回「黑暗騎士」,從這樣的邏輯去看,郵輪上無論是普通市民還是重刑犯都沒有按下按鈕,雖然與影片一貫的黑暗不符合,但與諾蘭的光明來說,不會不合理。若非如此,蝙蝠俠是不可能贏過小丑的。

好吧,其實從蝙蝠俠在機車上不願意去撞小丑時就已經很光明面了(笑)。

 

最後來說今年七月的「黑暗騎士:黎明昇起」,諾蘭御用演員越來越多了,這簡直是全面啟動的同學會啊,Tom HardyJoseph Gordon-LevittMarion Cotillard,這些是新加入蝙蝠俠劇組的,加上本來就出現在系列故事裡的稻草人Cillian Murphy、阿福Michael Caine,簡直是諾蘭御用演員大會串。

 

尾巴來放一下正式預告版。

 

 


這部片讓我很期待的除了一貫的編劇(尤其這次有弟弟在),還有Tom Hardy飾演的Bane(唔啊,我實在不想看Tom Hardy變成這麼壯),最後,最想看阿福跟布魯斯的隱約的父子親情。我覺得諾蘭的蝙蝠俠系列,阿福與布魯斯的關係遠比漫畫版與先前的版本溫情許多,非常非常愛這個部分。尤其預告中布魯斯看著阿福的眼神,真期待正式劇情的版本。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