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上海師範大學教授李公諱時人先生,籍貫遼寧錦州,長於江蘇連雲港。公元1949年季春生人,與共和國同齡。

  李時人先生(1949—2018)

  自幼聰穎,才思敏捷,好學多思,志在千里,同學仰爲魁首,師長寄予厚望。然時乖運蹇,命途多舛。高一甫就,“文革”爆發,無奈失學。先生未肯隨波逐流,蟄伏於工廠之內,偷讀於螢火之下,積學儲寶,酌理養氣。

  動亂結束,高考高分,復受累於家庭出身,見拒於大學之門。但曲折不能稍抑其志,清苦更添自礪之情,先生越挫越勇,自學不倦,綵筆生花,論作頻見於刊物,聲名鵲起於文壇,乃得聞人獎掖、政府肯定,1980年獲破格擢錄,任徐州師範學院教師,遂使學府添名師,黌宮藏豪傑,一時傳爲佳話,全國總工會嘉贊表彰,《人民日報》頌其事蹟。

  越十年,業績突出於羣俊,發明常布在人口,覆被上海師範大學以傑出人才引進,任文學研究所所長、二級教授、博士生導師、學科帶頭人,文史論道,演繹傳奇,垂典作則,澤潤棟樑,終成一代宗師。

  1980年代,徐州師範大學家中書房

  先生一生醉心治學,學風嚴謹,學問豐贍賅洽,思想博大精深。其學自“四大名著”契入,延拓擴展至唐代小說、明代文學、域外漢籍及中國小說史之研究。

  先生焚膏繼晷,夙興宴寢,勤勉筆耕,庶幾月有新篇,年有新著,論文堪以百計,著述已逾廿種。尤以“四部”稱勝當代,光照後人。

  《〈西遊記〉考論》《〈金瓶梅〉新論》考論結合,溯源流,證成書,析人物,陳要義,抉幽探微,解深藏之祕奧;振聾發瞶,新天下之耳目。

  《全唐五代小說》,皇皇鉅著,與《全唐詩》《全唐文》鼎足而立,釋理論難題,定經典篇什。天下學人,幸有文獻依歸;唐稗研究,拓廣天地空間。

  《中國文學家大辭典·明代卷》費二十年之功,復爲鴻篇,體大思靡。先生考鏡辨彰,錙銖必較,釐清一代著述,評傳三千文人,取精用宏,信實有徵,將使明代文學研究,開啓新路里程。

  故先生之學,一言以蔽之,可曰:“精研四大名著,留傳四大名著”。中華文化元典,供耕耘之沃壤;先生睿智力作,作完美之回饋,二者交相互映,共同生輝。

  2011年,上海康健公園

  先生治學,嫉學風之浮誇,崇求實之可貴。重根基之紮實,運方法之多端。尤擅以時代思潮、社會文化、精神心理觀照文學,時間與空間、地域與流派、內部與外部研究之相融與綜合亦得心應手,“補空白”、“攀高峯”、“立異端”之說,明突破之範式,指創新之門徑,高屋建瓴,切中肯綮。視野開闊,遂成其學之大;思維深邃,故得學術精髓,誠可爲後學之圭臬、百世之準繩也。

  2014年,給學生簽名贈書

  先生杏壇傳道四十載,桃李滿天下,春暉遍四方,僅門下入室碩士、博士弟子即逾百人,循循善誘,因材施教,薪火相傳。先生涯岸清峻,澹泊超然,不慕名利,坦誠真性情,心中有大愛,故深得學生尊崇,世人景仰,無愧教育方家也。

  2012年,上海中華藝術宮

  先生廿七成婚,夫人汪華女士,儀靜體閒,溫婉賢淑,精勤慈儉,佐先生持家盡孝,激勵先生全力向學、心無旁鶩,誠先生之賢內助也。伉儷情深,琴瑟和諧,育子名根,學成美術博士,承先生之衣鉢,從教上海師大,畫界漸露頭角,前景不可限量。

  先生耳順又七,積福爲祖。正當含飴弄孫,樂享天倫,續出佳作,再創高峯,豈料突染沉痾,病魔嬰身。先生泰然處之,依然忘我學術,病榻之上,文稿付梓;咫尺病房,亦是課堂,學生情慟心碎,天使凝噎含悲!

  竟於2018年3月28日辭世,享年六十有九,此誠傳奇之謝幕、學林之痛失也!然先生之遺志,定有後學才彥弘揚繼承,箕裘光大。先生之精神氣節,千古流芳,必將感昭世人積極進取,自強不息!

  嗚呼!先生其萎,德澤永存。仰之彌高,鑽之彌深。山長水遠,日升月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