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邦4月11日訊,雲集(YJ.O)10日更新招股書。

資料顯示,成立於2015年的雲集定義自己爲一家由社交驅動的精品會員電商,爲會員提供美妝個護、手機數碼、母嬰玩具、水果生鮮等全品類精選商店。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雲集GMV(成交總額)分別爲18億元、96億元和227億元,其中2018年GMV同比增速高達136.5%。

資料顯示,美容及個人護理產品在報告期內佔雲集GMV的10%以上。

就各個年度GMV10%以上的產品情況而言,分別有:2016年美容及個人護理,食品及新鮮農產品;2017年美容及個人護理,食品及新鮮農產品,電腦及電子產品及家居用品;2018年的美容和個人護理,電腦和電子產品,食品和新鮮農產品以及服裝,箱包和箱子。

雲集2018年營收130.15億元,接近拼多多同期的131.20億元。同爲社交電商的有贊2018年營收6.85億港元(約合5.85億人民幣),同時期微盟營收8.65億元。

參與雲集2018年4月完成的B輪融資1.2億美元的華興資本執行董事牛曉毅曾表示,他看好雲集這個項目的原因有三點:其一,雲集是一種利用碎片化流量的電商,依靠社交關係,比如朋友、同學、鄰居之間的推薦;其二,雲集還是一種發現式電商,會員和消費者可在日常社交信息中發現商品,挖掘併產生新的增量消費需求;其三,雲集極致精選SKU、縮短供應鏈,有機會讓工廠直接面對消費者,再反向實現產品優化。

據云集招股書披露,2016~2018年,雲集用戶數從250萬暴增至2320萬,付費會員數則從2016年的90萬,成長爲2018年的超過740萬,這意味着每個付費會員通過社交分享,平均能爲平臺多轉化兩個消費者。

雲集表示,平臺實行會員制,會員消費行爲也只有自購和推薦他人購買,但在會員用戶羣體中,店主到銷售經理再到服務經理的默認晉升規則依舊盛行。

這樣的用戶裂變方式,曾被認爲是“傳銷”。

另外,對於物流板塊的佈局,截至2018年12月31日,雲集配送網絡中的倉庫設施包括17箇中央倉庫,17個區域倉庫,5個前配送中心和2個超市倉庫。

23個城市的總建築面積約爲32.35萬平方米。公司計劃在中國的其他地方增加新的倉庫設施,包括建立更多的前配送中心,以提高履行中國各地快速增長訂單的效率。

財務數據方面,雲集2016年至2018年營收分別爲12.84億元(人民幣,下同)、64.44億元及130.15億元;淨虧損分別爲2466.8萬元、1.06億元及5632.6萬元,經營活動所產生的現金流量淨額分別約爲1.19億元,6.99億元及8.83億元。

(注:本文爲資本邦原創稿件,轉載需註明出處和作者,否則視爲侵權。)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