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兩個小時前,六小齡童在微頭條上對於「吳承恩故居掛滿六小齡童畫像」一事進行了闢謠↓

這份聲明一共強調了以下三點:

第一,六小齡童的畫像主要陳列於「猴王世家藝術館」中,而猴王世家藝術館是吳承恩故居建築的一部分,因此被網友誤解為「六小齡童畫像掛滿吳承恩故居」。

第二,六小齡童及其家族在推廣西遊文化的過程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吳承恩故居所在的淮安市政府及人民為了表示對六小齡童的感謝,特別聘任六小齡童作為吳承恩故居紀念館的名譽館長。紀念館門口放置一張名譽館長的畫像,並註明「祝您旅行愉快」,無可厚非。

第三,吳承恩故居不僅是一處展示吳承恩生平的紀念館,還是一處推廣《西遊記》文化的綜合性文化場館,所以,自然會出現大量《西遊記》核心人物「孫悟空」的劇照與畫像。

這則聲明大體解答了網友的疑問,估計這件事也會慢慢平息,但是,理Sir從這件事中卻看到了名人故居在商業開發中的尷尬和六小齡童近些年的尷尬。

名人故居商業化是一個趨勢,成都的杜甫草堂,紹興的魯迅故居,韶山的毛澤東故居,都成為當地著名的旅遊景點和傳統文化教育基地。但是,商業開發也要注意適度和適當,「姿勢」不佳,難免引來非議。

雖說吳承恩的代表作是《西遊記》,但是兩者不能劃等號,就像美猴王孫悟空是《西遊記》的核心人物,兩者不能劃等號一樣。所以吳承恩故居開發當然要以吳承恩本人為主,「喧賓奪主」還是不合適的吧。

另外,這些年來,各種各樣的「孫悟空」越來越多,六小齡童又多次反對對《西遊記》和「孫悟空」的過度解構和娛樂化,引起許多網友的反感,認為六小齡童老師入戲太深。

周星馳、張衛健、郭富城等都先後扮演過孫悟空↓

其實不管是孫悟空這個虛構的人物,還是《西遊記》這部巨著,甚至背後承載著的傳統文化,「多樣化」、「多角度」的解讀都是不可避免的,而正是這樣的「多」才為孫悟空、《西遊記》和傳統文化注入了新鮮的血液和活力。

所以還希望六小齡童老師放寬心,相信年輕一代的創造能力,「孫悟空」是虛構出來的一個人物,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孫悟空。同時也希望網友們嘴下留情,六小齡童對孫悟空形象維護的背後,是他對傳統文化的愛護和家族榮譽的重視,完全可以理解。

你對這次風波怎麼看?留下評論一起聊聊!

【娛樂有理性,八卦有道理。我是八卦有理,如果你喜歡我的答案,贊一個、粉一個再走咯】


我說說我的看法: 一個人如果一生塑造了一個經典的形象,而這個形象家喻戶曉。他就難以分清現實與虛幻。 合格的影帝在塑造一個人物形象時,他需要達到什麼境界呢?

入戲!而無法自拔!他會認為自己就是這個歷史人物,他不是在飾演,而是在演繹自己前世的點點滴滴,自己便是此人的轉世投胎 。而在看別人去飾演此角色時,他便會看的是那麼的不順眼。

我覺得,這按我的理解應該叫做「角色扮演入戲綜合症」吧,它需要調節,需要壓力釋放,需要精神緩和,如果長期無法自拔出來,它會造成精神與肉體上的嚴重損傷。

六小齡童老師在先後飾演了西遊記中孫悟空這個角色以及後來西遊記與吳承恩中吳承恩角色之後,他就陷進去無法自拔了。所以之後任何人所飾演孫悟空,他都會嚴加批評,似有毀掉自我形象的嫌疑。

吳承恩故居掛滿了六小齡童的畫像,這已充分表明了這個觀點:吳承恩就是六小齡童 ,六小齡童就是吳承恩。我覺得這是一種「病態」。可能我的話不招人待見,但必須呼籲廣大媒體,不能在如此「助長」此綜合症。

是,表面上看會傷害六小齡童老師的利益,也似乎像是否定他塑造的經典孫悟空形象。但是,從精神身體狀況的角度來看,則希望他儘快走出來,名利與金錢固然重要,但身體上的健康的才是第一。 我說這話也許會得罪不少人,但時間可證明一切,自古忠言是逆耳的。


合不合理是兩說。從宣傳方面來講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從文化內涵來講就有點太狹隘!頭條文章《吳承恩故居住上了美猴王,你怎麼看?》中也是講過這個問題,以下是摘錄,鏈接也附上:https://www.toutiao.com/i6631044932045898254/

在宣傳方面上,《西遊記》的故事廣為人知,許多人也都是通過六老師扮演的美猴王認識《西遊記》和作者吳承恩的,但吳承恩的資料極少,除了《西遊記》之外再無其他內容,況且吳承恩作為《西遊記》的作者也是到了近代五四運動時,魯迅先生和其他人一起考證研究,推翻原來的作者丘處機,把吳承恩確定為作者的,所以有關吳承恩的資料留下來的也很少,這就造成吳承恩故居在提高文化內涵和宣傳方面的困難。而通過深入人心的美猴王扮演者六老師作為載體,自然能夠更好宣傳《西遊記》,讓大家更加了解其中文化內涵。對於吳承恩故居這樣歷史資料匱乏的文化產品,深度挖掘作者和作品文化歷史內涵固然是宣傳的基礎,而對於有利於文化傳承的宣傳方式上,我們應當給予更多的包容。

要說不合理的話,《西遊記》的內涵和作者吳承恩的歷史文化價值不應只是由一個美猴王扮演者來承擔宣傳,應該從多個方面來挖掘,畢竟《西遊記》是一部文化瑰寶,不是屬於個人,而且《西遊記》的宣傳也不僅僅是美猴王一人之力,像當年轟動全球的《大鬧天宮》動畫片還有後來製作的《西遊記》動畫片一樣深入人心。


第一:六小齡童在他心裡只有自己的孫悟空才是最合適最完美的孫悟空

第二:貌似其它任何版本的孫悟空都是在批評,如周星馳,張衛健等,不合適。

第三:不過事有兩面性,吳承恩是明朝人,至於六小齡童的孫悟空符不符合他心裡的,不好說,不過不太符合原著。。。

第四:六小齡童的的孫悟空承包了太多人的童年了,也確實是經典 不過你的孫悟空你眼了覺著行,這沒錯。別人演了孫悟空別人喜歡也沒錯,但是你要是覺著你演的才是對的,別的都是錯的,而且比別人高雅,錯了。。。

貌似是老郭的話。。。


六怎麼炒作都不反對,畢竟是演出了孫悟空的精髓,但請不要到處訪談時,不要每次把周星馳在大話西遊上背夾金箍棒的姿勢黑一遍,非要分彼此的話,西遊記是我兒時的回憶,而周星馳是我成人後一路相伴的快樂。


首先,我對吳承恩不熟悉也不了解。但是對於故居掛六小齡童畫像一事,本人感覺不合理,因為吳承恩的一生有很多事情,西遊記只是他的一部分,或許可以說是成功的一部分,但是也沒有必要去這樣大肆宣傳,並且只是宣傳六小齡童。所欲感覺不合理,有沒有其他方面的問題呢?炒作?


這是跨越百年時空的相遇,六小齡童演活了孫大聖,後人需要把自己心中的孫大聖形象告訴吳承恩,這是對六小齡童最大的褒獎。


謝謝誠邀

六小齡童演活了孫悟空,對我們這些平民百姓讀者真實詮釋了孫悟空的一言一行。但是吳承恩故居擺放六小齡童掛像及猴家書籍有點不合適了。畢竟西遊記是師徒四人歷經81道難關取得真經的故事,只掛一人有點不合適,應該四師徒掛像才對。


這個問題問當地文化部門,他們會告訴你合理是什麼,就是名聲名氣和遊客,只要能帶來名氣和遊客,當然現在六小齡童成招黑體質了,所以就會不合理了,但先前肯定合理,這就是人情冷暖,你好時需要你的照片或者啥,你名氣壞了降了,就有一大票人跳出來說憑啥放你的照片


不合適!章金萊心理膨脹得都忘乎所以了,他飾演的悟空深入人心不假,但歸根結底章金萊只是《西遊記》漫漫長河裡一個角而已,如此炒作跟沽名釣譽有什麼區別!所以我覺得最符合章金萊本質的角色不是悟空,而是《連城訣》里的花鐵干。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