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宰了一頭羊,給了我一盤用羊脂配以洋蔥炒的羊肝。那個羊肝如此的美味,簡直讓人無法相信!」這是摘自《雪中的軍士(Il sergente nella neve)》(馬里奧·里戈尼·斯特恩<Mario

Rigoni Stern>著)一書中的一節。1943年1月,德軍在斯大林格勒一役中吃了大敗仗,與德軍共同參戰的義大利軍也潰不成軍。當時,第2特里登提納山地師第6團韋斯托內營(Vestone battalion)第55連的馬里奧·里戈尼·斯特恩軍士以自己的親身經歷為基礎,再加上他的妙筆生花成就了這本出色的記錄文學。

一盤讓人垂涎欲滴的洋蔥炒羊肝,正是這樣一盤炒羊肝,讓斯特恩軍士終身難忘。

馬里奧所在的部隊沿頓河河岸展開與蘇軍對峙,戰敗後,他們徒步穿行寒冬期的草原向尼古拉耶夫撤退。他們隨身所帶的糧食很快就吃完了,所幸在撤退的路上隨時能從途中的村莊獲得雞、豬、綿羊、山羊一類的畜肉食物。書中寫道:「在不同的日子裡也能吃到羊肉。」每到吃羊肉的時候,通常的做法就是干烤羊腿、羊心、羊肝、羊腎,據書里描寫,在身體快要凍僵、力氣即將耗盡的時候,還滲著血的羊肉塊別提有多好吃了(儘管什麼佐料也沒有)。

從沿頓河河岸的戰線穿越雪原向頓涅茨河方向撤退的第2特里登提納山地師的將士。攝於1943年1月。

斯特恩軍士以親身經歷為基礎所寫的《雪中的軍士》一書的封面。

有記錄稱,早在公元前8000年的西南亞已將羊作為牲畜圈養,這比飼養牛和豬的記錄都早。之後,圈養羊的做法經由希臘、古羅馬傳到歐洲各地,每到復活節,人們宰殺羔羊端上餐桌,這一習慣流傳至今。因此,提到羊肉就容易讓人聯想到節日餐桌上的主食。

在義大利,以羅馬為中心的拉齊奧大區周邊全是牧羊區,烤羔羊、煎燜羔羊等是當地有名的傳統料理。在撒丁大區,這裡也是一片廣泛飼養綿羊和山羊的區域,有不少以羊製作的本土名料理,如煮羔羊肉、番茄醬煮羔羊腸、羊奶芝士以及羊肉丸等。

關於羊肝的料理,有些做法非常複雜,如香草煎羊肝、羊肝餡餅、奶油番茄煮羊肝等。不過話說回來,在嚴寒中撤退的馬里奧軍士及其他義大利士兵所嘗到羊肝,雖然做法簡單粗暴,甚至稱不上料理,但於他們來說卻是無可替代的美味。

羊肝餡餅。

TIP:羊奶芝士:以羊奶為材料製作的羊奶芝士從公元前1世紀的羅馬時代就已有記錄,是最古老的芝士中的一種。因其味道獨特鹽味重,常常弄碎烹調義大利面或用於製作醬料的材料。現在只有拉齊奧大區和撒丁大區生產的羊奶芝士獲得政府認證。

義大利僅有兩個大區獲得政府生產認證的羊奶芝士,其用在多種義大利料理或醬料材料。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