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錢晨與羅永浩在一起

▲錢晨與羅永浩在一起

歡迎關注“創事記”的微信訂閱號:sinachuangshiji

文/新浪科技 苗鍾毓

錘子515發佈會現場的觀衆們褲子溼了,不是因爲激動,而是被鳥巢的冷雨澆透。

一位購買了門票的媒體朋友,在發佈會尚未結束之際就憤而退場。手中的門票被揉成一團,撕成兩半,丟在了鳥巢尚未乾透的地面上。

TNT工作站確實像一顆“炸彈”,震撼了幾乎所有關注錘子的人的心。對於這款發佈會前號稱要“讓蘋果三件套變成歷史”的產品,發佈會後,我看到的最爲寬容的媒體評價是“要包容創新”——這不過是“註定失敗產品”的委婉表述罷了。

▲TNT工作站宣傳海報

▲TNT工作站宣傳海報

坦白來說,TNT工作站並非沒有創新——語音配合手勢操作的想法很有趣,如果用在平板電腦或有屏智能音箱上也許會是一個亮點,但用在一個售價近萬元、號稱可以提升300%生產力的一體機上,則完完全全是一個“路線錯誤”了。

我不準備浪費時間批判這款“荒謬”的產品,目前看來,它唯一能夠“顛覆”的或許只有錘子自己。

事實上,看完整場發佈會,我的心中只有一個疑問:

“爲什麼沒人攔着羅永浩?”

這也許是因爲,那個可能是唯一能攔住羅永浩的人,已經在兩年前離開了這家公司。

 羅永浩的“反對者”

羅永浩的“反對者”。

在錘子創立的很長一段時間裏,錢晨都被外界賦予了這樣一個角色。他是那個把羅永浩不切實際的狂想拉回地面,變成現實的人。

▲錘子科技前CTO 錢晨

▲錘子科技前CTO 錢晨

錢晨出身優渥,曾在摩托羅拉工作13年,主持過多款手機產品的硬件研發工作。雷軍創辦小米的時候也曾邀請過錢晨,“前前後後談了3個月,一共談了十七八次”,但在最後關頭沒有談攏。羅永浩比雷軍更加執着,他花了六個月邀請錢晨,並最終說服了他。

羅永浩曾經這樣告訴媒體,在錢晨加入錘子以前,外界幾乎都認爲錘子是做“貼牌機”的。而在錢晨加入之後,外界的質疑才逐漸平息,錘子手機的研發也開始走上正軌。

錢晨在錘子的職位是CTO,但很多時候,他扮演的角色又遠遠不止於一個CTO。

《GQ》曾經這樣評價羅永浩:

他具備精力充沛的獨裁者氣質,但並不自命不凡;他以出色的演講能力和煽動能力著稱,鮮爲人知的是他的社交恐懼症;工作時他的暴烈脾氣總是毫無預警地爆發,又毫無緣由地結束,但下屬們也會談論起他骨子裏的柔軟;他有特別成人的部分,善於把握別人的情緒,可也有員工感嘆,44歲的羅永浩更像14歲的少年。

羅永浩擁有領導者的氣質,但卻並非是一個理想的管理者。他跳脫的思維與劇烈變化的情緒常常讓員工無所是從。

錢晨比羅永浩年長十歲,相比於羅永浩的“直”,他認爲自己更多一些體制內出身的“圓滑”。錢晨覺得羅永浩像一隻刺蝟,既有尖銳的一面,也有柔軟的一面。而他的責任就是把這隻大刺蝟放回籠子裏。錢晨甚至在私人生活上關心羅永浩,他曾經試圖通過羅永浩的妻子督促他按時上牀睡覺。

錢晨與羅永浩最大、也最爲知名的一次分歧發生在2014年8月,羅永浩要和Zealer創始人王自如上視頻網站優酷辯論之前,羅永浩召集公司的中高層開會討論這件事。錢晨堅決反對,他認爲應該冷處理,因爲口頭辯論遠不如產品本身有說服力。但最終,羅永浩堅持參加了辯論。

▲羅永浩“約架”王自如

▲羅永浩“約架”王自如

即便事件過去了很長一段時間,錢晨依然不願意原諒羅永浩,他認爲羅永浩不過是在“逞口舌之快”。

事實也證明,羅永浩和王自如的辯論儘管在傳播上造成了一次轟動,但長期來看,卻是一個雙輸的結局。 

“尿褲子”是假,有分歧是真

相比於“上視頻網站”這樣顯性的分歧,更多的矛盾隱藏在日常工作中。

面對媒體的採訪,羅永浩並不掩飾自己與錢晨在工作上的矛盾:

羅永浩幾乎是立即想起了一次“低質量”的爭吵。在產能出現問題時,兩個人都充滿焦慮,經常互相傾訴,也互相爭執。羅永浩提出一個又一個突然產生的想法,錢晨則會從技術上一個個否定。“大概就是我說要怎麼樣,他說不能怎麼樣,我就說必須怎麼樣。”有一次羅永浩記得自己脾氣發作了,吼了幾句。

這些矛盾日積月累,不斷擴大,最終被演繹成了“尿褲子”事件——網傳,錢晨離職的原因是羅永浩把擰開的礦泉水瓶砸到他身上,打溼了他的褲襠。這讓錢晨感到非常尷尬,當天晚上離開公司後,就再也沒有回來。

“尿褲子”事件遭到了當事雙方的否認,但不可否認的是,羅永浩急躁的性格無疑是兩人合作破裂的重要原因之一。

如果錢晨還在,TNT或許不會誕生……

很多錘粉認爲,吳德周是一個比錢晨更稱職的CTO,他主導的堅果Pro系列拯救了處於破產邊緣的錘子。

▲錘子科技現任CTO 吳德周

▲錘子科技現任CTO 吳德周

這未免不夠公允。

錢晨陪伴羅永浩度過了創業初期的艱難時光,T1、T2更是錘子在工業設計上的代表作。甚至堅果這一品牌也是錢晨堅持的結果——堅果剛剛推出的時候,市場反應一般,錘粉們普遍認爲,這樣一款低端機型實在不夠“羅永浩”,而把怨氣撒到主導堅果項目的錢晨身上。

錢晨並非沒有夢想,他只是更加務實。從錘子離職一年後,錢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自己和羅永浩的分歧,“不在於夢想的差異,而是在於方法的差異”。

▲錢晨

▲錢晨

錢晨坦言,自己並不喜歡販賣情懷的營銷方式,他認爲,企業不應該跟客戶講情懷,“只要你認真做東西,得到了業界專業的讚賞,就自然的會得到客戶的讚賞”。

相比羅永浩,錢晨更敬畏商業的規律。錢晨曾經這樣談起自己的創業心得:

“比如說他要去做汽車,不管你做傳統動力也好,還是新能源也好,你都離不開一些汽車最基本的東西如空氣動力學等等。你只要離開這些基本東西,你就亂套了,也肯定做不出來一個好的汽車產品。”

如果錢晨還在的話,我們或許就不會看到TNT工作站的發佈,羅永浩也不必經歷發佈會上因頻繁失誤而焦急流汗的灰暗時刻。

錢晨式的實用主義對於錘子而言是必要的,他與羅永浩之間的拉扯本應成爲保持錘子平穩運行兩股合力。而現在,“情懷”與“技術”之間的平衡已經斷裂,控制錘子前進方向的繩索完全握在了羅永浩的手上。

這實在是一件可怕的事情。蒙上眼睛的理想主義快馬或許可以跑得飛快,但一遇到障礙與陷阱就會摔得人仰馬翻。

而羅永浩的處境可能更加尷尬,他爬起來拍了拍身上的塵土,或許會發現,那還是他自己挖的坑。

參考文章:

1、《文藝青年羅永浩與工程師錢晨》,《GQ》雜誌。

2、《羅永浩:既然必須穿越地獄,那就走下去吧》,《GQ》雜誌。

3、《錘子前CTO錢晨:我沒有退休,只是跟老羅有些“剪不斷理還亂”》,鎂客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