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俄——二戰罪行

  蘇俄在二戰中,擴展領土,殘害百姓,犯下滔天罪行。

  一、二戰定性

  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年德國首先發起,侵佔法國,劍指英國,本是列強之間,爭奪殖民地之戰。此前世界規則,由英國制定,靠武力拓展市場,小國成為殖民地,大國劃分租界。從而擴大商業網路,為本國資本增值,拓展市場,形成壟斷。所以,列強間戰爭,不可避免。二戰前期性質,屬於列強之間,瓜分世界的非正義之戰。

  戰爭性質轉變,由美國參與開始。尤其是1941年《大西洋憲章》,改變世界規則,形成三大自由。其一,民族自由,包括尊重國家主權,領土完整;其二,公民自由,包括尊重國民權利,保障人權;其三,交往自由,包括經濟交往,人員交流,信息流通。美國主導的世界規則,矯正英國主導的叢林規則。此後戰爭,是為消滅侵略而戰,是為正義而戰。

  戰爭勝利,由太平洋戰爭,美國消滅日本勢力,尤其是向日本,投下兩顆原子彈,迫使日本投降,從而結束戰爭。

  至於蘇聯戰勝德國,則是被迫而戰。戰前1939年8月25日,它即與德國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如果不是德國攻擊它,它是不會進攻德國的。正是德國對其進攻,目標是消滅它,才使它不得不自衛。因為如果不消滅德國軍隊,則自己領土不保,才使它客觀上起到阻止德國侵略的作用。

  至於出兵東北,對日宣戰,則是撿到大便宜。蘇俄受益之一是,以外蒙古「獨立」為條件。其二是,日本關東軍早已調到菲律賓,參與美國較量,主力已經消耗掉。留在東北的僅僅是少數後勤部隊。所以蘇軍進入東北,如入無人之地,一舉取勝。得到大量戰利品,將日本在東北的工業設施,拆走運往蘇聯,從而發展東部地區。

  並不是蘇俄參戰,改變二戰性質,而是它在戰爭中,犯下累累罪行。

  二、參與發動

  二戰發動者,蘇俄也是其一。正是它與德國瓜分波蘭,才使戰爭開始。戰前它與德國達成蘇德互不侵犯條約,附帶秘密條款則是,瓜分波蘭與波羅的海三國。

  1939年9月1日,德國部隊越過邊界,向波蘭宣戰。9月17日,蘇軍進入波蘭東部邊界,9月27日華沙淪陷。波蘭被瓜分,德國佔領西部,蘇聯得到東部。不到一個月,這個歐洲最大國家之一,就在地圖上完全消失。

  更為殘酷的是,面對德軍與俄軍,波蘭軍隊到底向誰投降?結果還是選擇投降蘇俄,波蘭軍警及官員25萬人成為俘虜。波蘭企圖得到保護,但卻受到更加殘酷的殺戮。不但軍人被殺,更為重要的是,蘇俄為免除此後波蘭再起,將其2萬名將領,全部坑殺在蘇聯西部的卡廷森林,成為卡廷慘案。

  殺害波蘭軍官,由斯大林做出決定,貝利亞簽字,發出命令。當德國人發現卡廷森林,有大量屍骨後,蘇俄反誣是德軍所為。直到蘇聯崩潰後1992年,俄羅斯才將秘密檔案複印件,交給波蘭,才承認卡廷慘案,是蘇俄所為。也是波蘭多災多難,後來波蘭總統等人,赴卡廷森林紀念時,卻機毀人亡。

  三、掠奪領土

  在二戰中,蘇俄以建立「東方戰線」為由,大肆入侵東、北歐諸國。蘇德瓜分波蘭後,蘇聯發表聲明,波蘭國家不復存在,要保護波蘭境內烏克蘭人和白俄羅斯人,遂將波蘭東部併入蘇聯。

  1939年10月至1940年3月,蘇俄侵略芬蘭,取得芬蘭部分領土,獲得漢科半島租借權。

  1939年10月,蘇軍進駐波羅的海三國。1940年6月,蘇聯增派軍隊,並責令三國改組政府,8月,在蘇聯政治和軍事威逼下,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三國政府,宣布改組為蘇維埃共和國,同時加入蘇聯。儘管從表面形式上,波羅的海三國加入蘇聯,「符合法律程序」,實際是蘇聯動用武力吞併之所為。

  1940年6月,蘇聯照會羅馬尼亞政府,以羅馬尼亞統治集團政策,「嚴重威脅蘇聯西南邊界安全」等理由,要求把比薩拉比亞「歸還」蘇聯,將北布科維納「移交」蘇聯。羅馬尼亞政府無奈,只好接受蘇聯要求,這些地區遂被蘇聯侵佔。

  建立「東方戰線」,使蘇聯掠奪領土46萬平方公里,人口2200萬,西部邊界向西推進300——400公里。

  二戰末期,蘇聯出兵東北,對日宣戰條件是,侵佔中國領土,將外蒙古獨立,成為蘇聯保護國。美英未通知中國,1945年2月11日,與蘇簽定《雅爾塔協定》,承認蘇聯要求。

  蘇俄在掠奪中國數百萬平方公里土地之後,又一次對中國進行傷害。

  四、殘殺百姓

  二戰之中,蘇俄大量殘殺百姓,包括本國民眾在內。首先是不允許部隊合理撤退,數百萬將士無謂陣亡。1942年7月28日,斯大林頒布命令:「一步也不準後退」,規定對擅自撤退,擅離職守等行為,採取嚴厲措施,對前線部隊實行火力督戰。在基輔戰役,斯大林拒絕朱可夫和基爾波諾思,提出的戰略性撤退建議,使蘇軍6個集團軍被殲,超過100萬蘇軍陣亡、被俘或失蹤。

  其次是焚燒居民點,大量民眾死亡。1941年11月17日,蘇聯最高統帥部下達,《縱火者訓命》。內務部隊到德國佔領區,穿上德國黨衛隊和德軍服裝,去摧毀和焚燒德佔區居民點,殺死與德軍「通好」的居民,並留下幾個「證人」,以證明德軍因為蘇聯游擊隊襲擊,採用殘暴報復手段,以激起佔領區蘇聯居民反德情緒。與德軍對陣前沿,縱深40——60公里居民點,蘇軍使用火炮和迫擊炮,使用偵察兵、滑雪兵和游擊隊,還有空軍,去摧毀所有居民區。

  其三是虐待德軍戰俘。斯大林格勒德軍戰俘,存活率不足1/10。德第6集團軍司令保盧斯,率領將官23名,校級以下軍官2000名,士兵9萬名,非戰鬥人員4萬名,向蘇軍投降。當即,傷患人員被俄軍屠殺。六個星期之內,9萬俘虜中有四五萬人,在斯大林格勒以南,伏爾加河的貝克托夫卡戰俘營,被活活餓死。二戰結束後,存活德軍戰俘只有不到6000人。

  其四是蘇軍用百姓,「補充」戰俘。匈牙利戰役中,匈牙利居民,有13萬人死於戰火,250萬人死於飢餓,25萬人處決殺害。蘇軍向斯大林開脫自己,對匈牙利久攻不下原因,說守軍有18萬人,所以抓5萬名平民,作為戰俘充數。蘇軍讓匈牙利平民,披上德國軍大衣,成為「德國法西斯戰俘」,其中13000人再也沒有回到自己家園。

  其四是強姦婦女數百萬。蘇軍強姦成風,任意殺戮,公開搶劫。柏林北部泰格爾監獄,蘇軍佔領後,被關押多年蘇軍戰俘釋放,他們壓抑多年生理需求,不再受約束,搶劫和強姦,突然升級。二戰期間,蘇軍強姦德國婦女200萬名。受害人有德國首相科爾夫人,當年只有十二歲,和母親同時被蘇軍強姦。單在柏林,就有13萬婦女遇害,其中1萬人因不堪打擊自殺。

  其五是蘇軍出兵中國東北,姦淫搶掠無惡不作。不僅對戰敗日本人搶掠施暴,還對中國老百姓,經常騷擾。特別是搶東西,強姦婦女,造成東北民群眾恐慌。蘇軍散兵游勇,白天街上亂竄,到處找酒喝,偷倉庫東西,成袋在街上拍賣,晚上喝的醉醺醺,闖街鑽巷找 「瑪達姆」,即花姑娘,嚇得老百姓關門閉戶。俄國人性格中兼有「賊」與「匪」雙種屬性。

  俄國人本來善良,在基輔羅斯時期,他們安分守己。是蒙古人侵入,雜交入野性,才使他們嗜殺成性。俄國領土,原本限於基輔,面積很小。後來不斷擴張,尤其是向東,將中國數百萬平方公里領土,據為己有。後來又將東歐、北歐數國領土兼并,才成為1000多萬平方公里領土的超級大國。

  蘇俄擴張領土,策略是「要地不要人」,以防當地居民背叛。1938年斯大林殺害,西伯利亞華人,多達30萬人。也有對中國東北江東六十四屯,進行大屠殺。殺害烏克蘭居民,則是餓死700萬人,將烏克蘭原住民韃靼人,驅趕到西伯利亞。烏克蘭遷入大量俄羅斯人,以至原韃靼人回來後,再也不佔優勢。並不是說,蘇俄沒有好人,而是說統治者,嗜好侵略擴張,殘殺民眾。

  在二戰之中,從總體看,蘇俄客觀上被迫出力,有些貢獻,但其罪行累累,不容忽視。

  2015-2-23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