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帝廖凡、張震、黃覺扎堆,也藏不住《雪暴》的硬傷和爛氣

影帝廖凡、張震、黃覺扎堆,也藏不住《雪暴》的硬傷和爛氣

昨天晚上,連著看了兩部電影,一部是內心非常期待的《雪暴》,一部是在電影院看到海報才想要看一看的《何以為家》。

對前一部的期待有多高,失望就有多大。

這還沒完,看完後一部,對前一部的失望更增加幾分,看看人家的電影,再看看你!。

(原創申明:本文為九娛真經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搬運,會被強制刪稿。歡迎留言轉發,記得多多關注哦~)

沒錯,影帝廖凡、張震、黃覺扎堆,還有實力派劉樺,唯一的女主倪妮演技也是可圈可點的,如此陣容,卻捧出了這麼一部罪案不刺激、愛情白開水、文藝沒水平、劇情無張力的四不像。

失望透頂,浪費了一眾好演員。

不得不說,真是一張好牌打得稀爛,編劇再好,導演的功力不行,果然還是難以捧出好電影,演員再好,處處硬傷沒得發揮,也實在難掩爛氣。

1、架構混亂,節奏拖沓

優秀的罪案電影一定能創造出一種持續緊張的氛圍,無論是《烈日灼心》,還是《暴烈無聲》,除了原劇本故事足夠好,導演的水準最集中的體現,就是架構和節奏。

在架構上,這類好的作品有個共性,就是能讓你從第一眼看進去,就一直在他所營造的架構里——視覺環境、人物深度的挖掘分析,案情的准向思維、故事走向推理……。

比如金像獎大贏家《無雙》——這類電影在節奏上會越來越明快,條理層層清晰遞進,一條線和另一條線平行運轉,必是彼此輔助,互相推進。

看這類電影,觀眾的樂趣就在,眼睛一睜一眨間,都有可能錯過關鍵信息,有可能GET不到導演想要傳遞的線索。

當初看《恐怖直播》跟著驚出身身冷汗,卻一眼都捨不得離開正是如此。

可惜,《雪暴》恰恰相反。

難得開場的搶金庫讓人感受到了一點罪案大片的氣息,

鏡頭一轉,誒,酒館裡兩個男的不知道為什麼,在給一個女的表白,曖昧不清,互相酸醋得不行,

這女的還有點自鳴得意。

這一切換,再回去搶金案現場,媽呀,這神操作,是生怕觀眾太入戲嗎?思緒早就斷了八百公里了。

上個廁所先,內心直想過掉所有感情膩歪的部分。反正對後面的劇情也猜個八九不離十了。

2、人物臉譜,毫無內力

向森林警察致敬,向平日守衛我們幸福生活的衛士們致敬,這絕對是每個觀眾都願意看到和支持的。也同意,不必過於煽情地處理。

但,不過於煽情,不代表人物要各種臉譜標籤化,更不代表角色都這麼白開水般的無力吧。

台詞,沒有讓人動容的記憶點,(說實話,現在發現裡面的台詞一句也沒記住。)都想不起來每個角色說得最印象深刻的一句話是啥了。

表演,怎麼說呢,廖凡依舊神,黃覺也夠狡詐,但是,仍處在他們應有的水平,並沒有覺得這部片子挖掘出更多他們的演技和驚艷來。

張震和倪妮,直接看不下去怎麼回事?之前的演技都哪去了?

當警察的就一直臭著臉,好像是正義使然,又好像是自責導致,又好像哪一種情緒都立不住腳。

女主就更覺得失敗了,這個角色所帶來的各種感情的膩歪和混沌不清,都來得不明不白,如果要表現感情,怎麼就愛了,為什麼就非他不可了,怎麼就死去活來了,白開水一般的台詞,加上發揮不出的演技。

好尬!

從沒覺得這兩位的演技這麼差過。是角色本身立不住?還是對人物沒有血肉的強加貼標?還是真的沒有演出來?

嗯,目測這是值得大家留言探討的問題。

3、劇情為作而作,類型定位不明

實在話,越看越覺得扯!

丟黃金這麼大的事件,一年時間,居然沒有繼續追查到一點線索,還得一年之後,在一個雪暴來臨之前,由兩個警察巡邏發現。

這中間都幹嘛去了?

發現了警察的女朋友,居然會放過,不是應該帶上一起進森林,關鍵時候有個人質啥的保身嗎?

還有那個履帶車,就正好開在那個位置不動了,不能一直開出來,把惡人制服嗎?

無緣無故地停在那個位置,就是為了有兩個大燈,好給兩個男主增加「我大燈下看,雪落下的打架」的氣氛嗎?

完全沒有懸念就更不用說了,每個人下一步會做的事情都是一目了然的。

沒啥反轉,沒啥懸念,豆瓣評分上這好於24%的犯罪片,好於33%的懸疑片,也算「實質名歸」了。

好在,還有76%的犯罪片和67%的懸疑片更值得看。

就這,還沒說定位的問題呢,如果再加上個文藝片,和愛情片,不知道會好於百分之幾?

張震倪妮欲愛還休,欲親還拒的那些戲,不會讓你覺得是在看一部文藝片嗎?不對,愛情片嗎?

也不對!唉。隨便吧,想想這分類都費力。

坦白說,崔斯韋作為編劇,真的出了好多優秀的劇本,看看他的戰績,隨便提一部都是膜拜級。

但是,的確,從《雪暴》總結可見,編而優則導,真不是說說那麼容易。

原本是挺好的劇本,如果能避免硬傷,取其精華,以目前的演員陣容,和具有大片潛質的場景取攝,必定是會呈現出一部完全不一樣的罪案類型片的。

可惜了,我的廖凡君。

可惜了,國產罪案電影。

可惜了,同檔的《何以為家》那麼好,我們的,這麼.....。

(原創申明:本文為九娛真經原創,首發於今日頭條,未經授權禁止任何形式的轉載搬運。12年文娛記者+電台節目主持人的九娛君不盜文,不搬運,歡迎留言轉發,別猶豫了,現在按關注訂閱我吧~)


有名人說過:電影是形式大於內容。我不認同。電影就是用鏡頭的方式講故事,其中形式就是你的表現手法包括背景聲音、鏡頭的轉換等等,內容是指故事本身。電影是形式與內容的結合,沒有誰大於誰,世界上偉大的電影在這兩方面都很出色。

看過《雪暴》再看影評,似乎影評與《雪暴》的關係並不大,評價也有些兩極分化。差評當然毫無理由,說你台詞都是普通話沒有方言,說你雪山場景對氣氛渲染沒有幫助,總之一句話差評。我只想說,不喜歡就算了,雞蛋裡挑骨頭就過分了。我很遺憾影評那麼多,不是挑毛病就是無腦吹,很少人討論過這裡面的故事。

故事(有劇透)

反觀電影《雪暴》,在故事內容上面確實不錯,劫金襲警埋下衝突的種子,情感推動故事情節,在雪暴襲來的前夕,一切因緣際會,所有的矛盾在大雪呼嘯的同時一齊爆發,劇情著實精彩。

有人說這部戲的悍匪智商不在線,警察不聰明,女主拖累,小人物多餘。下面我將按照劇情順序一一反駁並說明這部戲在故事上邏輯嚴謹結構緊湊環環相扣。

劫金與襲警

劫金與襲警構築了這部戲的劇情基石。劫金過程中,廖凡的一舉一動都彰顯了老梟的沉著冷靜,陰險狠毒。顯然這個事件是反派老大一手策劃,從時間的把控到紅旗標記位置等情節的設定,可以看出這個老大非常聰明,之後郭三的話也有印證,身為一個了解地形的本地人,也對這種做法佩服不已。之後三匪徒逃離當中有一個小插曲,就是老三不爭氣偷偷藏了金,被老大呵斥,出了差錯。三人的對話就已經為之後的離心埋下伏筆。

襲警的過程沒有預謀,巧合之中將警匪的智力對抗推向極點。李光潔飾演的韓警官在與陌生人接觸一開始就保持著一名優秀警察的職業習慣,看似東拉西扯的一通寒暄實則是旁敲側擊;敏銳的嗅覺讓他感到事情並非如此簡單,車門上的羽絨讓他懷疑遇到了盜獵者,隨後問及身份證時也只是對盜獵者的懷疑,當他看到包金子的布塊時驚覺這是三個亡命之徒,極短時間內衡量敵我雙方實力懸殊之後做出決策,企圖賣個破綻麻痹匪徒,暗中上膛。然而此時的老大則更加狡黠,佯裝離去,實則躲在車後拔槍。警匪雙方在暴露包金布的時候就註定有一場廝殺,這就是理性人的戰場。何止是智商在線,簡直是聰明絕頂!

這其中只有王警官由於修理收音機的緣由疏忽大意,也難怪其之後久久不能釋懷,無論是餐廳打鬥還是捨命救人都是王警官難以釋懷的鐵證。當然疏忽也與其當時情感波動有關,於是王警官與孫醫生的感情打上了死結。

雪暴前6小時——追兇尋人

因為雪暴要來了,再不抓人就抓不到了。因為王警官進山了,再不見他就見不著了。現實和情感兩個世界的雪暴都要來了。追兇與尋人在現實與情感兩個世界展開了,一切發展都那麼的順理成章。在所有人集會度假村之前,我們在這中間說幾個細節。

細節一:老三身上誤傷兩槍真的是誤傷嗎?

第一槍是誤傷,第二槍顯然不是。老二處處顯示著對老三的不滿,要不是老大的親弟弟估計死了不止一回了。然而他這麼聰明如果是要殺老三也是殺完警察之後再殺老三,這樣不僅可以獨吞黃金,還不會有危險。所以第一槍肯定要打警察,第一槍是誤傷。第二槍也有無奈,打了老三就算是誤傷也不能跟老大很好的解釋了,最好的結果是直接打死,那就補上這一槍,挨了兩槍冰天雪地也活不久。以至於後來見到昏迷的老三,就開始處理傷口,吃肉補充體力,拿槍籌備。

細節二:為什麼老大不直接殺了警察?為什麼老二隱瞞有郭三這個人?

為了金子!老大把弟弟安頓之後,帶著聾子直奔藏金地點,顯然黃金比老二重要。沒有找到黃金而發現老二的GPS有了顯示,就急忙趕過去,我嚴重懷疑此時老大的動機。老大應該是猜測老二挪了金子,去尋找老二。打傷警察之後,老大覺得只有警察或者老二知道金子在哪。老二隻說了警察挪了金子並沒有說還有郭三這個人,所以老大不能殺警察,否則就找不到黃金。老二則是想警察死了之後,只有自己能找到郭三找到金子。

細節三:老二用黃金誘惑郭三,老大用黃金誘惑警察,為什麼都不為所動?

因為這幾個人一個個都智商在線。對方提出的都是不能實現的設想,借刀殺人過河拆橋,天真的人才會上的當,對理性到極點的人根本不起作用。而真正理性的人,都將情感計算在內。老大利用孫醫生的感情去蠱惑王警官,王警官利用三賊的疑心使其分崩離析。

雪暴

當所有的人都在完全理性的判斷之後,不約而同的集會在度假村小房間的時候,窗外的風雪也達到了巔峰。無論是屋內還是屋外,都在進行著一場雪暴,各種矛盾迸發消亡。

警察醫生的情感矛盾在老大的講述中一點一點對抗到極限,警察在感情面前逃避了一年,醫生在選擇面前猶豫了一年,最終因為雪暴到來,警察進山,二人的矛盾冰雪消融。

三賊之間的矛盾也在王警官的挑撥下進行到了極點,伴隨著王警官把床一翻,三賊的矛盾連帶著小人物郭三,在一陣混亂的槍火下煙消雲散。

警匪之間的矛盾最為複雜。癥結在最後老大為什麼沒有一槍打死警察和醫生?很多人說這一點老大智商不在線,反派死於話多和墨跡。那也太小看咱們導演的編劇能力了。老大了結老三看似絕望,其實還是對黃金抱有幻想,如果是真的絕望,老大最後一定是砰砰兩槍終結二人,殺了警察沒有人知道黃金在哪,殺了醫生王警官也不會帶他找黃金,最好的方式是用醫生要挾警察,這一猶豫老大被反殺。其實最後老大可以活著走出去,代價就是一車黃金變成四根,感慨慾望的力量真強大。正如結局所說老二為了四根黃金送命,那老大的猶豫也就合情合理了。

大雪一過,沒人會記得這一切!

這句話一直是老大的口頭禪,然而並不能打動王警官,因為還有一句話叫做:君子慎獨,不欺暗室。

整個故事都在北部的邊陲小鎮進行,當雪暴之後,山區幾乎是社會的盲區,法律的真空地帶,更類似於最原始的大自然--弱肉強食是唯一的法則。這讓我想起了一部外國影片《老無所依》,拿著一個高壓氣瓶就能橫走世界,殺人就像碾死個螞蟻。

可是現實中真的有法外之地嗎?黑暗過後總有光明,雪暴過後總有消融之日,所有的罪惡都會在那時進行審判!

文/湯姆蘇


《雪暴》首先在釜山電影節上入圍主競賽單元,並獲得新浪潮大獎,其實是個不錯的開門紅。

對於本片導演崔斯韋來說,雖是操刀處女作,但以往的經驗和資歷足夠讓他有能力扛起《雪暴》大梁,崔斯韋曾擔任過優秀作品《無人區》、《瘋狂的賽車》的編劇,對於影視行業的敏感度和個人思想有著獨特的觸覺。

所以哪怕這部和《復聯4》「撞期」的電影,在小盤看來,依舊有大爆的可能。

首先,主演卡司有夠龐大。

本片講述在極北小鎮雪原中發生的一系列犯罪故事,實力派演員張震、廖凡、黃覺傾情上陣,通過在惡劣大自然中所闡釋出的自然人性,以雪為契機,展開人性暴露的眾生相。

影帝們飈戲,哪有不爆之理。

光是看廖凡赤身裸體站在雪地中,全身貼滿冰渣活動,哪怕是閉著雙眼,也能感受到他內心的火熱和故事性。

再來是全體主創的敬業,為了講好《雪暴》故事,導演籌備五年,將地點選在了2800米高原,氣溫達到零下28°。

為了營造出窮途末路,了無生機之感,整個拍攝困難重重,不少演員克服極寒天下,將生理機能和演技達到了極限,可謂是流血流淚都不肯浪費每一個拍攝時機。

這樣的卡司陣容和追求完美的劇組,小盤想,是金子總會被發現的,況且這部犯罪題材的地點選在了如此惡劣的環境,將雪和暴惟妙惟肖的契合。

此片不看,更待何時呢?


@倪妮 想看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