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考消息網5月15日報道(文/芮思客) 上週末,緬甸北部武裝衝突再起。

  而這場發生在緬北地區的衝突,也再次殃及中國——

  2名在緬中方人員死亡,3枚火箭彈和部分流彈落入中方境內,300餘名緬方邊民逃往中國境內……

  “中方已向緬甸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我們要求衝突各方立即停火,採取一切措施防止事態進一步擴大,儘快恢復中緬邊境安寧,杜絕破壞中緬邊境地區和平穩定的事件再次發生。”外交部發言人陸慷14日說。

陸慷

  就在緬北再燃戰火之時,緬甸西部若開邦去年發生的那場人道主義危機又引發了“國際爭論”。

  一些國家企圖藉此干預緬甸內政,進一步攪亂緬甸局勢,而中國,也並不意外地成爲它們連帶指責的目標……

  2名中國在緬人員身亡 中方:譴責,痛心,立即停火!

  “當地民兵與武裝組織的衝突始於11日晚,但在12日的戰鬥演化爲戰爭模式。”新華社駐仰光分社首席記者莊北寧這樣告訴小銳。

5月12日,一名民兵在緬甸木姐的一座橋上執勤。(法新社)

  據法新社報道,緬甸國防軍司令部12日發佈通報說,當天凌晨5時許,大約100名武裝人員向位於緬北的撣邦木姐鎮區內多個地點發動武裝襲擊,警方與民兵團予以還擊。襲擊造成1名警察、4名民兵和14名無辜百姓共19人喪生、27人受傷。

  通報稱,武裝人員來自民族地方武裝組織克欽獨立軍和德昂民族解放軍。

  法新社在14日的報道中認爲,這場衝突“是近年來發生在緬甸邊境地區最嚴重的流血事件”,並嚴重阻礙了緬甸的和平進程。

5月12日,在緬甸克欽邦,衝突造成的難民在一座教堂避難。(新華/法新)

  撣邦和克欽邦位於緬甸北部,當地的民族地方武裝組織與政府軍、民兵團以及其他民族地方武裝組織的衝突時有發生,並多次禍及相鄰的中國邊境地區。

  近段時間以來,緬軍與克欽獨立軍之間的矛盾愈發激烈,並最終釀成正面衝突。   

  根據當地警方的信息,衝突中受傷人員目前大都被送往中國醫院。此外,木姐市內一些民衆逃離住所,有些越過國境進入中國境內。

  一名在當地工作的女子12日告訴莊北寧,因住處附近就有戰鬥,沒法再待,她和家人正在收拾東西準備逃到安全的地方去。

  衝突發生後第二天(13日),作爲被禍及的一方,中國駐緬甸大使館發表聲明稱,衝突“導致緬方人員傷亡和邊民逃往中國境內,並有流彈落入中國境內”。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就緬北武裝衝突發表聲明

  “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對此次暴力事件予以譴責,對有關人員無辜傷亡感到痛心。”聲明說。

  聲明還表示,中方已向緬甸有關方面提出嚴正交涉,要求衝突各方保持克制,立即停火,採取切實有效措施,防止事態擴大並進一步造成人員傷亡,儘快恢復中緬邊境地區穩定與安寧,確保兩國邊民生命和財產安全。

  14日,外交部發言人陸慷進一步證實,此次衝突已造成2名中方在緬人員死亡,並有3枚火箭彈和一些流彈落入中方境內。另有300餘名緬甸邊民進入中方境內避戰,中方已經採取了必要的措施,本着人道主義精神對入境人員給予了安置。

  我外交部呼籲和平的話音剛落,美國就在聯合國這樣暗指中國

  “通過對話協商,以全面包容性政策推動和平進程,是緬甸各方應當遵循的原則,也是實現緬甸和解與和平的唯一現實可行途徑。”

  陸慷14日當天在迴應有關緬甸局勢的問題時如是說。

5月14日外交部例行記者會現場

  與此同時,在中緬邊境,包括雲南地方政府和中國駐緬甸大使館在內的中方力量也在一如既往地爲恢復局勢穩定而做着不懈努力。

  然而,正當中國致力於爲緬甸衝突各方“滅火”之際,以美國爲首的一些國家卻企圖利用去年發生在緬甸西部的一場人道主義危機,試圖給本就不甚明朗的緬甸局勢進一步添亂。

  想必大家都還記得那場危機:去年8月25日,緬甸若開邦北部30處警察哨所遭到“若開羅興亞救世軍”襲擊,緬甸政府軍隨即發動大規模反擊,約70萬羅興亞人逃入鄰國孟加拉國避難。

  當時,中國在緬甸和孟加拉之間的斡旋以及外交部長王毅提出的三步解決“羅興亞難民”問題的“中國方案”,都得到了國際社會讚譽。英媒還曾爲此感慨稱,中國不會永遠坐視緬甸局勢動盪。

  但昨天(14日)在聯合國召開的旨在由聯合國代表團通報對去年緬甸若開邦人道主義危機最新考察情況的會議上,這場危機卻又成爲某些國家指責中國的藉口。

5月1日,聯合國安理會代表團準備搭乘直升機從緬甸首都內比都前往實兌。(圖片來源:聯合國官網)

  “美國指責中國庇護緬甸,使其免於遭受聯合國行動。”路透社15日說。

  報道稱,美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黑莉在發言中不點名地批評了中國,認爲中國對英國此前提出的針對緬甸問題起草的安理會聲明進行了大量實質性修改,導致最終通過的只是一份措辭較爲軟弱的聲明。

  “有些成員國出於私利等原因,阻止我們採取行動。”黑莉在發言中說。

  對此,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大使有理有力地表示:“當務之急是推動緬甸和孟加拉國在執行雙邊遣返協議上邁出實質性步伐……爲孟緬雙方通過雙邊渠道解決問題創造良好外部環境,不應使問題持久化、複雜化、擴大化。”

中國常駐聯合國代表馬朝旭大使在安理會訪問孟加拉國和緬甸通報會上發言。

  一邊是中國鼓勵緬孟通過雙邊渠道解決目前的危機,一邊是美英等國不惜“使問題持久化、複雜化、擴大化”,也要試圖介入緬甸內政。

  究竟誰在爲“私利”而行動?答案一目瞭然。

  “與西方相比,中國的積極斡旋和實際援助更具建設性”

  “美國和西方世界企圖干涉緬甸內政,他們是爲了批評而批評。”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南亞東南亞及大洋洲研究所副研究員宋清潤這樣向小銳分析此次美國代表在安理會上對中國的發難。

  值得一提的是,這早已不是美國第一次借題發揮、在緬甸問題上給中國“扣帽子”了。

  2015年初那次緬北局勢動盪之際,美國《紐約時報》就曾兩度發文挑撥中緬關係,指責中國爲緬甸調停所做的努力以及對避難者的救助“遠非像北京自稱的那樣無私”,還指責中國“掠奪緬甸資源”。

  但事實上,中國爲緬甸和平所做的努力,一直被外界關注並認可。

  BBC中文網在2017年5月的一篇報道中就指出,中國在緬北和平進程中扮演了重要角色,正是因爲中國特使的積極斡旋,纔有了後來緬北武裝參加和平會議的舉動。

BBC中文網報道截圖

  對比中國和西方在處理緬甸問題上的不同做法,宋清潤表示:“中方阻止的是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對緬甸內政的干涉行動,採取的則是積極斡旋、提供實際援助等建設性行動。”

  他指出,緬甸當地的衝突很大一部分原因在於各方勢力對有限資源的爭搶,而中國目前幫助當地發展經濟的做法,更在根本層面上對緩和各方矛盾具有積極作用。

  “中國以負責任大國應有的姿態,在提供現實性援助的同時,積極斡旋緬甸和孟加拉國,鼓勵兩國進行合作,並提出中緬經濟走廊等合作項目,幫助當地經濟發展。”宋清潤說。

  此外,中國始終沒有放棄呼籲聯合國和國際社會與緬甸進行建設性對話或接觸,這對當地局勢的改善也具有建設性作用。

2017年5月29日,緬甸第二屆21世紀彬龍會議暨聯邦和平大會閉幕式在內比都舉行。(新華社)

  宋清潤告訴小銳,以美國爲首的西方國家的干預做法,不僅不會緩解緬甸各民族之間的矛盾,反而會使問題更加複雜,進一步加劇當地人道主義危機的惡化。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