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寶是中華民族幾千年積累下來的瑰寶,這些國寶是中國文明的根,任何人都沒有權利去佔爲私有。但是溥儀卻是一個例外,在他的手裏,有爲數不少的國寶毀掉了。

故事還要從溥儀的留洋夢說起。溥儀有一個老師,名字叫作莊士敦,1919年3月4日,十四歲的溥儀向他行了拜師禮。從這以後,溥儀接觸了很多他以前聞所未聞的新奇事情。

在莊士敦這裏,溥儀感受到了尊重,而莊士敦理解溥儀,並且建議他到國外去留學。對於莊士敦的建議,溥儀是非常感興趣的。

願望雖然美好,但是這些都需要錢啊。於是他想出了一個方法,那就是聯合弟弟溥傑,從皇宮之中把一些古董弄出來。

溥儀的行動相當的周密,第一步他以賞賜的名義,將宮裏最值錢的字畫和古籍運出宮,儲藏在天津英租界的房子裏。

從這以後,溥傑的書包裏都會裝一個古董,就這樣,溥儀的計劃持續了半年之久。

在此期間,他們一共從宮裏偷走一千多件手卷字畫,二百多種掛軸和冊頁、二百多種宋版書。

雖然溥儀的計劃很周密,但是還是走露了風聲,最終留洋計劃破滅,但是這一千多件國寶卻真正的成爲了溥儀的私人財產。

關於這批國寶的價值,只能用無價之寶來形容,比如王羲之的《曹娥碑》、司馬光《資治通鑑》的原稿,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

這些無價之寶後來被溥儀輾轉帶到了僞滿洲國,1945年日本戰敗之時,忙於奔命的溥儀根本就顧不上這些國寶,匆匆帶走一百多件字畫,而剩下的那一千多件國寶全部遭到了厄運。

一直到今天,還有大批國寶流落在外。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