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知論與不可知論

一、可知論——凡是認為思維與存在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就是可知論。不可知論——凡是認為思維與存在沒有同一性,即認為人的意識不能或不能徹底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哲學學說,叫不可知論。二、不可知論的幾個典型代表人物簡介在哲學史上,不可知論者是很多的,如古希臘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里特、古希臘懷疑論者皮浪,17世紀英國唯物主義哲學家洛克、霍布斯,18世紀法國唯物主義哲學家霍爾巴赫,19世紀德國古典哲學家康德,英國近代唯心主義哲學家休謨,中國古代思想家莊子等。下面著重介紹四位不可知論者:皮浪、莊子、康德、休謨。(1)皮浪(前365——前275)皮浪是古希臘懷疑論者,他是從懷疑論陷入不可知論的。皮浪的主要觀點如下:1、感覺因人而異。即不同人對同樣的外在事物的視覺、聽覺、觸覺、嗅覺、味覺的反映結果是不同的。2、所以,感覺是不可靠的。我們要問,什麼叫感覺的可靠?我們通過感覺來認識外界事物,雖然不同的人對同樣的外界事物的感性認識不同,但是只要習慣了,每個人的生活就都會很正常,所以人對外界的反映結果雖然不相同,然而卻是相對有效的。這是由於外界事物的「客觀」信息與人對這些信息主觀反映的結果之間是有差距的,二者之間存在著一種信息變換程式。不同人的感官與外界事物之間存在著不同的信息變換程式,這種信息變換程式是通過長期實踐形成的,而且是穩定的,所以才會形成不同人對同樣的外界事物的反映結果雖然不同,但是卻在實踐中相對有效。3、人是通過感覺認識世界的,因此人不可能得到客觀對象的真實狀況,甚至不能肯定事物是否存在。這裡存在著一種深奧的哲學問題,即:a,什麼是客觀對象的真實狀況?客觀對象有沒有真實狀況?b,什麼叫人認識了客觀對象?如果人通過實踐,得到了客觀對象的某種認識,並且按照認識的結果改造了對象,並且達到了預期的目的,那叫不叫認識了對象?我們認為,客觀存在是物質的,我們的認識是主觀的和精神的,二者永遠不可能等同。如果只有人的認識與客觀對象完全等同,才叫認識了對象的話,那我們說,人類不可能徹底認識客觀事物。如果我們把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指導我們的實踐,在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達到了預期的目的,我們就應當承認我們對客觀對象的認識是正確的。4、他認為,「最高的善是不做判斷。」他要求人們要「放棄知識,放棄判斷。」他要求人們「對現實漠不關心,以求得心理上的安靜。」皮浪的兩個故事:第一個故事:古希臘臨近地中海,當時的航海業和商業比較其他國家和地區發達。有一次,皮浪與商人一起乘船出海,船行駛在地中海上突然遇到風暴。天昏地暗,風雨飄搖,船真的要傾覆了。船上所有人都哭了,以為死神很快就會降臨了,哭聲震天。唯有皮浪鎮定自若,他用手指著一口正在吃食物的豬對大家說:大家不要哭了,要鎮定,「聰明的人應當向豬學習,對現實漠不關心!」過了一段時間,風暴停止了,風平浪靜,一切恢復正常。船上的所有人都懷著尊敬的心情看著皮浪,心裡說,還是皮浪具有遠見!第二個故事:古希臘的富貴人外出時都是喜歡乘坐馬車。有一次皮浪和幾個朋友一起在大街上散步,朋友知道他是不可知論者,於是故意出題目刁難他。朋友說:「皮浪!前面跑過來來一輛馬車,你說說看,到底客觀上有沒有馬車,人能否正確認識馬車的存在?」皮浪立即回答:「這個問題是不能回答的,因為我們人不可能正確認識外界事物,甚至不能說事物是否真的存在。」朋友馬上反駁道:「既然你不承認馬車的存在,你敢不敢躺在馬車底下,讓它從你身上軋過?」皮浪說:「敢!」說完,皮浪一個箭步衝到馬車前,躺在地上。車夫見此情景立即拉住車閘,馬車停了下來,皮浪安全無恙。但是,像這樣的玩笑不能總開。在皮浪90歲的時候,有人又對皮浪開了這樣的玩笑,結果皮浪死於馬車的車輪之下。(2)莊子(前360——前286)莊子是中國戰國時期的哲學家、思想家、氣功家,道家稱其為南華真人。姓庄名周,宋國人。他是相對主義滑到不可知論的。他認為,「吾生也有涯,而知也無涯,以有涯隨無涯,殆矣。」(《莊子?養生主》)意思是,我的生命是有限的,知識是無限的,以我的有限的生命去追求無限的知識,那是辦不到的。他還說:「自我觀之,仁義之端,是非之塗,樊然淆亂。吾惡能知其辯。」(《莊子?齊物論》)意思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絕對的標準,此一是非,彼一是非,我怎麼能夠辨別得清楚呢?莊子看到了一切事物都在運動和變化著,但他忽視事物的相對穩定性。他認識到,人對外在事物性質的認識具有主觀性,與參照系有關,但是他誇大了認識的主觀性,錯誤地認為,一切事物沒有善惡之分、是非之別,沒有大小屬性的差別。他認為人不能認識事物的本來面目。結果滑到了不可知論的泥淖。莊子提倡無欲、無為、無知,他要求人們以養生長壽為人生的第一要義。莊子有許多可笑的故事。故事一:蝴蝶夢。有一天莊子做夢,夢見自己變化成為一個蝴蝶,蝴蝶在百花叢中飛舞。當他夢醒時,無法判斷自己到底是在做夢還是已經醒了。他說,如果自己已經醒著,那麼自己就是莊子。如果自己還在做夢,那麼自己就是蝴蝶。總之,不知道自己到底是在做夢,還是醒著?自己是蝴蝶還是莊子?是莊子做了個蝴蝶夢呢還是蝴蝶做了個莊子夢。故事二:莊子扇墳。有一天,莊子遊山玩水來到一個風景十分優美的地方。見到一個美麗的少婦蹲在一個墳頭前哭泣,這個少婦一邊哭泣,一邊用扇子煽墳頭。莊子感到很奇怪。走上前問這位少婦:請問您為什麼一邊哭泣,一邊用扇子煽墳頭。這位少婦對莊子說:「先生您有所不知,我丈夫剛剛去世,我正在給丈夫上墳。」「我丈夫在臨死之前對我說,要等到墳頭上的土干松之後才允許我改嫁。我如今著急改嫁,所以用扇子扇墳頭。」莊子運用法術,颳起大風,一會的工夫墳頭上的土就變得干鬆了。少婦對莊子千恩萬謝之後走了。回到家裡,莊子越想越生氣。於是在屋子裡來回踱步,而且一邊踱步,一邊咳聲嘆氣,於是吟詩一首。「不是冤家不聚頭,冤家相聚幾時休,早知死後無情意,索把生前恩愛勾。」莊子的妻子田氏奇怪地問莊子:「夫君呀,你今天為什麼回到家中不高興?」莊子就把所見所聞的那個少婦煽墳的事情告訴了妻子。妻子田氏聽後,大罵那位剛剛死去丈夫的年輕婦女:「薄情之人世上少有。」莊子半開玩笑地對妻子說:「娘子不必誇口,倘若一日我不幸去世,你說不定馬上就會改嫁呢!」妻子田氏立即賭咒發誓:「倘若你真的去世,我一輩子不嫁!」過了一段時間,莊子真的患了重病,眼看就要死了,在彌留之際對妻子囑咐道:「人生如夢,生死朝夕事,吾死之後你不必傷心。如果你能夠念及夫妻情誼的話,希望在我死後,不要把我埋葬,要將遺體停放在棺材裡,棺材蓋也不要用釘子釘死,遺體放到後院的房間中供親友祭奠。」不幾天莊子去世了。田氏按照莊子生前的囑咐,將遺體放在棺材中,沒有將棺材蓋用釘子釘死。在後院設立靈棚,擺上香案,供親友祭祀。舊社會,人死後要停靈7天到49天。第7日那天,來了一位少年秀士,自稱是莊子的學生前來弔唁老師。田氏一看這少年秀士,立即春意大發。與這少年秀士眉來眼去,很快就勾搭上了。雙方很快達成協議,男方入贅到田氏家中,而且立即舉行結婚典禮。這一對男女剛剛進入洞房,少年秀士立即喊胸口疼痛,倒在地上不醒人事。田氏千呼萬喊才把少年秀士叫醒。問他這是患的什麼病?怎樣才能醫治?少年秀士回答:「我患的是心痛病,少年時患的病,只有吃活人的腦漿才能活命。」田氏想了想,莊子不是剛剛死去嗎?他的腦漿不是正適合嗎?於是提著一把斧頭來到莊子的靈前,把棺材蓋一斧頭劈開。只見棺材中的莊子自己坐了起來,指著田氏大罵:「夫妻百年有何恩,見了新人忘舊人,甫得蓋棺遭斧劈,如何等待扇干墳?」田氏萬分羞愧,無地自容,當即在房間里上吊自盡。此時莊子心灰意冷,在牆上留下一首詩:「生前人人說恩深,死後個個欲扇墳。畫龍畫虎難畫骨,知人知面不知心。」寫罷,離家出走,不知去向。(3)休謨(1711——1776)英國近代唯心主義哲學家,西歐近代不可知論的鼻祖。他是從極端經驗論滑向了不可知論。休謨認為,人的知識來自感覺、經驗,感覺是主觀的。什麼東西引起人的感覺呢?這是一個不可知的問題。因為,人只能知道自己的感覺,感覺之外是什麼?人是不可能知道的。休謨經常處於苦惱之中,他感覺到自己的理論與現實生活相矛盾。一方面在現實生活中,唯物主義有實際的力量,唯物主義信仰在人們的心目中是根深蒂固的。他承認他的不可知論理論,把他密封在唯我論的狹窄的天地里,使他處於一種絕望的孤獨的境地,因而使他「感到驚恐和惶惑」,覺得自己是一個不能融合於社會的希奇古怪的怪物,斷絕了一切人世的交往,被完全遺棄,鬱鬱寡歡。另一方面,在理論上,他認為他的理論是正確的,合乎邏輯的。休謨就是在這樣矛盾心情中度過自己一生的。(4)康德(1724——1804)康德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德國古典哲學家第一個代表人物。他割裂了本體與現象的聯繫,丟掉了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辯證法,不懂得實踐在認識過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因而陷入了不可知論。康德的認識論結構如下:1、他承認在人之外有一個客觀的物自體;2、在人的認識結構中,可以劃分為感官和先驗自我(意識);3、人的感官與客觀的物自體相互作用在人的感官中形成「感性雜多」,即各種簡單的視覺、嗅覺、味覺、聽覺、觸覺等的要素。4、人的先驗自我意識可分為三部分:先驗感性、先驗知性和先驗理性。人的先驗感性具有時間和空間綜合能力,它們可以將各種各樣的感性雜多組合成有時間和空間特性的現象或表象。現象和表象也就是我們習慣上說的——某物或物的存在過程。5、人的先驗知性先天就具有形成概念、進行判斷和推理能力。在先驗知性的作用下,人就可以把大量的沒有聯繫的現象條理化,找出其中的共同本質和規律,於是在人的大腦中就產生了所謂的科學知識。6、人還有先驗的理性。所謂先驗理性是人的一種對科學知識進行反思的能力。人對已經獲得的知識進行更加深入地思考,刨根問底,尋找那形而上的答案,比如,被人感知的物自體的本來面目是怎麼樣的?物自體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時間和空間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宇宙在時間上有沒有開端?這開端是怎樣的?開端之前又是怎樣的?宇宙在時間上有沒有終結?終結的狀態是怎樣的?終結後又是怎樣的?宇宙在空間上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如果是有限的,那麼在宇宙之外是怎樣的?如果是無限的,那麼我們現在處於宇宙的什麼位置?7、康德最後說:人只能認識感官感知到的現象,而不能認識現象背後的本質,更不能認識物自體。人只能主觀地設想物自體是什麼樣的,但是立即會陷入二律背反,即得出兩個完全相反的結論,這兩個相反的結論都有一定的道理又都不全面。比如,在回答宇宙的本原是物質的還是精神的時候,不可能得出一定是物質的或一定是精神的結論。所以,康德陷入不可知論。他指出,人不能認識世界的本來面目;科學只與現象打交道,只有信仰才與物自體打交道。他說:「我必須貶低知識,以便給信仰留出地盤。」三、可知論的幾個典型學說在馬克思主義產生之前,由於自然科學發展得不夠充分,由於人們的抽象思維缺乏辯證法,由於沒有找到溝通主體與客體、主觀與客觀的橋樑。因此,不可能真正解決世界的可知性問題。下面,介紹幾種可知論的理論,大家細細品味,看其中是否有說服力。(1)素樸實在論從古至今,一般人包括沒有真正學懂哲學的哲學工作者,幾乎都是素樸實在論者。他們把看到的事物景象,如藍天白雲,高樓市場,車水馬龍的街道,琳琅滿目的商品等都視為客觀的真實的事物本身。他們認為,他們看到的就是不依人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的物質實體。他們認為,我感知事物是什麼樣的,事物本身就是什麼樣的。比如,我看到了一個紅色的蘋果。通過我的眼睛、耳朵、鼻子、舌頭、身體等感官,我發現,蘋果是紅色的、甜的、香的、圓的,於是我就說,這個蘋果本身就是紅色的,甜的,香的和圓的。其實素樸實在論者的觀點是錯誤的,因為,他把客觀對象的性質與我們對對象的感覺等同了。客觀對象是紅色的,甜的,香的,圓的,我對它們的主觀感覺也是紅色的,甜的,香的和圓的。紅色,甜,香,圓等等既是客觀的,又是主觀的。既是物質的,又是精神的。這樣一來,主觀等於客觀,精神等於物質,滑到唯心主義那裡去了。這與貝克萊的主觀唯心主義觀點有什麼區別?我們說,素樸實在論是素樸的唯物主義,是可知論,但卻十分地庸俗。列寧說的好:「在人面前是自然現象之網,本能的人,即野蠻人沒有把自己同自然界區別開來。」(《哲學筆記》第90頁)前蘇聯哲學家德波林(1881——1963)說:「對於最初的原始認識說來,感覺是和感覺的對象同一的,現象是和存在、自在之物同一的。」(《哲學筆記》第537頁)(2)鏡象反映論近代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在認識論上可以劃分為兩派,其一是不可知論者,其二是鏡象反映論者。鏡象反映論者的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國的培根、法國的拉美特利和愛爾維修、德國的費爾巴哈。他們從反映論出發,認為人的認識是對客觀世界的反映,這種反映好比照鏡子,鏡子外面的實物與鏡子裡面的像十分相似。比如培根說:「存在的真實與知覺的真實是同一的。它們的差別,沒有比直接的光線和反射的光線來得更大。」下面,我們對鏡象反映論進行批判:鏡象反映論堅持了唯物論和反映論原則,這一點是正確的。但是他們對反映的理解是庸俗的和簡單的,是不科學的。這種認識論忽視了人在認識過程中的主體性和主觀性。人的感官和大腦對客觀事物的反映,不是照鏡子,而是在實踐中主體對客體的信息的接受、選擇、變換和反饋的過程。比如放電影。它的原理是燈光通過一張張有圖象的膠片,再通過一個放大鏡,把圖象投影到前面的銀幕上。每張膠片上的圖象在銀幕上只停留0?04秒,前後兩張圖象的交換時間是0?01秒,在前後圖象交換時,銀幕是無光的。人的視覺暫留時間是0?1——1秒。就是說,前一張圖象雖然已經過去了,但是它在人的眼睛裡面的印象會停留0?1秒以上。這樣前後兩張圖象就連接起來了,在人的眼睛看來,圖象是運動的,活動的。其實,每一張圖象在銀幕上都是靜止的和間斷的。這告訴我們,反映結果與被反映物之間是有原則區別的,二者並不相同。比如,銀河系。它的直徑是10萬光年,即光線要走十萬年的時間。假設我們在地球上觀測銀河系。銀河系直徑上的兩點A和B 的長度是十萬光年,我們眼睛C與A的距離是15萬光年,C與B的距離為7萬光年。A、B、C三點形成一個三角形。請問,我們看到的銀河系是什麼?我們看到的A點是15萬年前曾經存在的星的光線在我們眼睛裡面的投影、反映。我們看到的B點是7萬年前曾經存在的星的投影和反映。我們今天晚上觀察到的銀河系情景是7萬到15萬年的歷史時間內,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的星的信息在現在的同一時刻在我們感官上的投影!是一個歷史的大雜燴!(3)黑格爾的可知論黑格爾認為,人認識世界是宇宙精神自己認識自己,當然可以認識清楚。(4)馬克思主義的可知論馬克思主義認識論是能動的、革命的反映論。它認為,人的意識通過實踐能夠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及其規律的。人們認識客觀世界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通過實踐——認識——實踐的無限運動過程來實現,即通過從感性認識到理性認識,從謬誤到真理,從相對真理到絕對真理的無限過程來實現。認識的實質是客體的信息通過改造世界的實踐活動,在主體感官中被接受、變換、反饋的無限過程,認識正確與否的標準只能是無限發展著的人類社會實踐。

很多朋友在做到關於這兩個概念的題時候,會有所困惑,希望在我的詳盡解釋後,會對大家的理解有所幫助。

可知論是主張世界可以被認識的哲學學說,承認思維和存在具有同一性。可知論既有唯物主義可知論,也有唯心主義可知論。唯物主義認識論是可知論,與不可知論有著根本的區別。

不可知論 與「可知論」相對。一種認為世界是不可認識的,或者至少是不可以徹底認識的哲學學說。不可知論懷疑、限制或者完全否認人對客觀世界的認識能力。最初由英國生物學家T.H.赫胥黎於1869年提出。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認識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發展規律。在現代西方哲學中,許多流派從不可知論出發來否定科學真理的客觀性。否認認識世界的可能性或者否認徹底認識世界的可能性的哲學理論。不可知論斷言人的認識能力不能超出感覺經驗或現象的範圍、不能認識事物的本質及其規律。

不可知論思想因素早在古代懷疑論者那裡就已經有了,但作為一種系統的哲學理論則出現於18世紀的歐洲。歐洲哲學史上從古以來就存在的實體與偶性、本質與現象、必然與偶然等對立關係的探討和研究,但在形而上學範圍內長期得不到解決。18世紀,自然科學還不夠發達,關於自然事物的知識比較零碎,對許多事物和現象的本質和原因還不能作出科學的回答,從而促使一些哲學家提出猜想,認為在事物的背後存在一個不可認識的物自體。D.休謨是近代歐洲不可知論的主要代表之一。他把認識完全局限在經驗的範圍內,認為人不僅不能感知和證明物質實體的存在,也不能感知和證明精神實體(包括上帝)的存在。近代歐洲不可知論的另一重要代表是I.康德。他承認物自體的存在,但是又認為刺激人們的感官而引起感覺的物自體的本來面貌是不可認識的;作為一切精神現象最完整的統一體的靈魂、作為一切物理現象最完整的統一體的世界和作為最高統一體的上帝,都不是認識的對象,而屬於信仰的領域。

在哲學上信奉休謨和康德不可知論的一些自然科學家,如赫胥黎和H.L.F.von赫爾姆霍茨等,在自然觀方面承認自然界受客觀規律支配,不承認任何外來干涉。因此,恩格斯稱他們的不可知論是「羞羞答答的」唯物主義。在現代西方哲學中,許多流派否定科學真理的客觀意義,鼓吹不可知論。實證主義者H.斯賓塞和A.孔德等都是休謨主義者。新康德主義則極力宣揚康德的不可知論。馬赫主義、實用主義、新實證主義、存在主義等流派都宣揚不可知論,藉以反對唯物主義。不可知論認為人類不能把握到感覺以外的東西,以此批判理性神學,曾在無神論史上起過積極的作用。它還批判過機械論和獨斷論,揭露了認識過程中存在的本質和現象、有限與無限等矛盾,對認識論的發展也起過一定的作用。但不可知論把感覺看作意識和外部世界隔絕的屏障,用人類認識界限的相對性論證人類認識能力的絕對界限,因而在根本上是錯誤的。辯證唯物主義、自然科學和社會實踐的發展不斷地證明人的認識能力是無限的,人的認識是可以與客觀實際相符的,世界上只有尚未被認識的事物,而不存在不可認識的領域,從而徹底駁斥了不可知論。其典型代表人物是十八世紀英國哲學家休謨和德國哲學家康德。休謨斷言人所知道的只是自己的感覺,至於在感覺之外是否還有客觀事物存在,這是不可知的。康德雖然承認外部世界的存在,承認人的感覺是外部世界引起的,但是他把客觀世界看作不可捉摸的「自在之物」,認為人們只能認識事物的現象,而不能認識「自在之物」的本質。

不可知論的錯誤在於它把感覺看成是隔絕人的主觀意識與客觀世界的屏障。至今不可知論學說在現代西方哲學中還有很大影響。儘管不可知論一般都迴避思維和存在何者為第一性這個哲學基本問題,企圖調和唯物主義與唯心主義的對立,凌駕於兩大派別之上。但是,不可知論把感覺看作唯一的東西,不僅懷疑人的認識的正確性,而且懷疑事物本身的存在。這實質上是以特殊的方式唯心地回答了世界的本原問題。恩格斯指出,對不可知論及其他哲學怪論的最有力的駁斥是實踐。人類實踐的成功,充分證明人有能力認識客觀世界,隨著人類實踐的發展,尚未認識之物將不斷轉化為已被認識之物。

在做題時,牢記一點即可:一切的唯物主義者和一部分徹底的唯心主義者都是可知論者。那麼遇到此類題目就可以解決了。

本專題參考文獻:  《馬克思恩格斯全集》注釋選編(上) 《論恩格斯的著作「自然辯證法」 》 作者:(蘇)凱德洛夫 舒裕寧譯 《馬克思主義百科辭典》 上卷 作者: 謬蓋隆等主編 出版日期:1993《社會批判的理論與方法:馬克思若干重要理論研究 》 作者: 榮劍著 出版日期: 1998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