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讓很多德國人爲之瘋狂。但也有個地方,他一直沒徹底搞定,一直很不爽。

那個地方就是柏林。《最後一役》給我們舉了個例子。說每當納粹在柏林搞火炬遊行或其它集會的時候,不得不從他們的大本營慕尼黑調來幾千衝鋒隊,補人力,壯聲勢。柏林人還嘲諷,在新聞片裏他們比較好看啊,他們的腳比我們大一些。這是什麼梗呢?我不知道,懂的朋友請指教。書裏還寫到一件事。

1932年那次關鍵的大選,希特勒在柏林的得票率,只有23%,全國最低。可以想見,柏林人有多不待見希特勒;也可以想象,希特勒對柏林人有多惱火。他有意把柏林改名爲“日耳曼尼亞”,既把它打造成世界日耳曼人的共同首都,又羞辱一下柏林人。可以說,儘管牆上到處掛着萬字旗,但在人心上,柏林是德國最不納粹化的城市。爲何會如此?(本圖爲1929年柏林一個展會上的情景)

書中說,就見解而言,柏林人久經世故見多識廣,國內國外的都見過。他們十分刻薄幽默,奉行政治犬儒主義,對元首及其鼓吹的新秩序完全不感興趣。然而,柏林人和希特勒,最後是誰勝了?(本圖爲1933年柏林的快速列車,有子彈頭的雛形了)

柏林人把希特勒當猴子,希特勒則覺得自己纔是耍猴人。最終,柏林被炸成了爛城,希特勒則帶着老婆自殺了。可,細想就知道,很多柏林家庭父子兄弟輪番上陣,死亡者衆,少有完整之家。可以說,他們誰都沒贏。前面說柏林人奉行犬儒,以爲自己能夠做逍遙派。實際上,沒有明確反對希特勒,就是他的同路人。沒有反侵略,就是支持侵略。(本圖爲1931年柏林的動物園 本文照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