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宙浩瀚無邊,無人知道宇宙有多大。人類對宇宙的探索也一直在進行,對於宇宙的認識和了解,我們更多的還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的觀測,天文望遠鏡可以看到數百光年以外的星體和星系,甚至是幾千光年外的星系我們也可以通過天文望遠鏡觀測到。

可是通過天文望遠鏡看到的宇宙天體和星系只能看個模糊,比如我們看到幾百光年的一顆行星,但這顆行星的具體情況我們就不知道了,因此人類想要真正深入地瞭解宇宙,光參考照片是不行的,必然能夠近距離地觀察才行。

太陽系是地球所處的一個小星系,科學家想要探索更遠的距離,首先要走出太陽系才行,因此,上世紀70年,美國航天局發射了當時人類最高的太空科技產品:旅行者一號外太空探測器。它的目標就是飛出太陽系去探索更加廣闊無邊的宇宙,而且旅行者一號還攜帶了一些碰帶,圖像文字等記載人類文明信息的東西,科學家期望旅行者一號走出太陽系後能夠遇到外星文明,從而和外星人接觸上。

現在到了2018年,按旅行者一號的速度,目前已經飛行了將近41年,距離達到了20億公里,根據科學家的計算,它應該早已飛過了冥王星。科學家過去認爲,冥王星應該就是太陽系的邊緣星球,只要飛過了冥王星,也就代表着飛出了太陽系,可是事實真是這樣嗎?

其實在很早以前,就有科學家進出過持續,認爲冥王星有可能不是太陽系的邊緣,如果冥王星是太陽系邊緣的星球,它被摧毀的機率會非常大,不可能還一直保持着完整,所以冥王星絕不是太陽系的邊界,太陽系的邊界應該更遠。

隨着人類科技的不斷髮展,觀測設備也不斷更新,終於,科學家在太陽系邊緣地帶發現了一個神祕的雲團,這個雲團受到太陽輻射很弱,根據觀測,科學家確定,這個雲團纔是太陽系的邊界,而且還發現在雲團內部有着很多的彗星核,而彗星核就是組成彗星的重要部分。

這個雲團距離地球大概一光年,大約是94605億千米,而旅行者一號花了41年才走了20億千米,離真正離開太陽系還差得很遠,按照這種速度,想要走出太陽系,恐怕需要幾千年才行。

旅行者一號恐怕無法完成人類交給的走出太陽系任務了,由此我們也可以看出,人類想要真正探索宇宙,速度纔是決定性因素,沒有速度想要探索宇宙是不可能的。以我們目前的速度,宇宙飛船要飛出太陽系都需要數千年的時間,這還怎麼雲探索太陽系之外的宇宙?

因此,科學家也一直在尋求着速度的突破,最好是飛船的速度可以達到光速,可是光速對於我們來說太遙遠了,現有的物理理論,認爲物體的速度只能無限接近光速,不可能達到或超越光速,因此,人類想要真正讓速度達到光速甚至超越光速,必須要打破現有的物理理論,從新認識一套新的物理理論才行。

光速離我們太遙遠,科學家研究的是亞光速,只要有了亞光速飛行,人類想要飛出太陽系也就容易多了,那個時候人類也可以說真正進入了星際文明,可以自由探索太陽系周圍的宇宙範圍,而要讓速度達到亞光速,就需要更強的能源才行。

這個能源就是科學家一直在尋求突破的可控核聚變技術,目前人類對可控核聚變的技術的研究大概只突破了不到二成,想要完全掌握可控核聚變技術可能還需要很長一段路要走,它是人類未來能源的希望,是人類真正進行星文明的關鍵,相信未來一定可以實現。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