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走西北三省

除了西藏,對西北的地界兒很陌生,說起甘肅、寧夏,想到的就是遙遠與貧瘠。插隊時,常武青年點有一個大學生,是混在中學生隊伍里躲到農村的北京「三司」副司令,當聽說要隨父母調到甘肅時,脫口而出:甘肅,那是古時候發配犯人的地方。這句話我印象極深。

但甘肅的敦煌莫高窟是我心儀已久的聖地,加上人們口口相傳,極為稱頌的青海湖和大名鼎鼎的塔爾寺,甘肅和青海是必須走一趟的,一同插隊的同學也都有此願。來到旅行社一打聽,6月底已是旅遊旺季,想拿到從西寧返回北京的機票或者火車票都很困難。咋整?旅行社給了一個產品:環遊青甘寧,一共9天。團費4380元,散客拼團,要在火車上睡四夜,最後從銀川返京,OK。比起我們的預想差了一些,但畢竟最想看到都有了,就這樣吧。

2015年6月29日中午,憋了好幾天的雨終於開閘了,衝到西客站的進站口前時,都多少沐浴了京城夏雨。旅行社送來了火車票,每人四張,張張都是下鋪,讓我們這些花甲遊客,頓時心裡都熨帖了許多。

蘭州

第一站蘭州,導遊是個小姑娘(簡稱:蘭導),早上7點半接上我們後,就說在這裡的三個景點只需要兩個半小時就游完了,去敦煌的火車要晚上6點半才開。我提出下午想去西關清真大寺和甘肅省博物館看看,蘭導說清真寺就在市中心,但女人不能進去,沒關係的,外觀也行,反正閑著也是閑著。蘭導同意送我們過去。

蘭導是這樣描述蘭州的:到了蘭州就是吃拉麵,看黃河。黃河流經九個省,唯獨是從蘭州穿城而過的。蘭州是兩山夾一河,有三寶:吉祥葫蘆牛肉麵,羊皮筏子賽軍艦。賽什麼?我沒聽懂。「賽軍艦」。蘭導又重複了一遍,大家都笑了。

第一個景點是水車園,就在黃河邊上,立著一架巨大的雙輪水車,在河水流動的推動下浸入水中的斜斗便舀滿河水,等轉入頂空後倒入木槽,源源不斷,流入田園灌溉黃河岸邊的麥田。在明代以前,蘭州人不懂得利用黃河水灌溉田地。明嘉靖年有個蘭州人段續考中進士後,曾宦遊南方數省,看到湖廣地區木製的筒車,覺得不錯,繪成圖樣,帶在身邊。晚年回到蘭州後便仿造水車,經過反覆多次試驗,終於成了。架設起的三輪水車,灌溉了附近六百畝菜畦果園。看到這麼好使的水車,黃河兩岸的農民都頓開茅塞,爭相仿製。到了清末,一百多部蘭州水車林立黃河沿岸。到解放前後,上至青海貴德,下至寧夏中衛的黃河岸邊共有水車350多輪。蘭州的水車多達252輪,總提灌面積達10萬畝。是當時號稱「水車之城」的敘利亞哈馬市水車的8倍,成了當時世界上真正的「水車之都」。

這古代黃河沿岸最古老的提灌工具是黃河流域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蘭州社會的發展和蘭州及下遊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貢獻,段續對於蘭州可以等同於李冰父子對於成都平原吧?不知道在蘭州也沒有水車之父段續的塑像?

當看到水車園裡用一個個圓鼓鼓的整張羊皮紮成的羊皮筏子時,我就覺得是一隻只肥豬綁成的,也不想想,那幾個頭戴小白帽的一個勁兒鼓動我們乘坐筏子的穆斯林怎麼可能是用豬皮做筏子?蘭導說:羊皮筏子分大小兩種,大的最遠可以漂到內蒙古的包頭,可以裝貨20噸。小的可裝2噸的貨,載人五六個。就像蘭州水車,羊皮筏子的製作工藝也面臨失傳。羊皮筏子用的羊皮或者牛皮是從牛羊的脖子上割開,完整剝下來後放在胡麻油里浸泡,使皮子毛孔變小,皮板細膩。然後放進鹽水裡脫毛,最經典的是必須是用人嘴把羊皮吹鼓,只需36秒就OK(靠,得多大肺活量呀!)。嘴吹進去的氣有水氣,保濕,羊皮才不會幹裂。現在劃羊皮筏子的都是穆斯林,穆斯林善於經商還能吃苦。

水車園的羊皮筏子是由12隻吹得鼓鼓的羊皮紮成的,很輕巧。經不住「小白帽」再三攛掇,說筏子如何如何平穩,在上面搓麻都行。老李率先表示想試試,於是與老劉,老薛一同坐到筏子上,由一位「船夫」 操一隻單槳划進黃河裡。大家揮手作別,筏子越來越小,漸漸地看不清了。大約二十幾分鐘後,快艇連羊皮筏子帶人都馱回碼頭了,算是古代加現代都試了一把。

離水車園不遠就是「黃河母親雕像」,雕像是一位女人身上趴著個胖乎乎的小男孩,據說象徵了哺育中華民族生生不息、不屈不撓的黃河母親,和快樂幸福、茁壯成長的華夏子孫。蘭導說這是最美的黃河母親雕像,大約黃河沿岸還有別的雕像。中國現代街頭的雕塑都是這類風格簡約粗獷型的,或者一目了然,或者一頭霧水。

從水車園就遠遠地看到號稱黃河第一橋的「中山鐵橋」,蘭導說鐵橋是德國人造的,非常結實,有百多年歷史了。心裡有些納悶:蘭州不是膠州灣,不是德國人的租界,德國人平白在這兒造橋?回來上網一查,原來這座大鐵橋是1906年,清政府以16.5萬兩白銀包工包料的總價承包給德國泰來洋行來造橋,合同規定,鐵橋自完工之日起保固八十年。那德國人把修建鐵橋所用的鋼材、水泥等材料都是從德國購置,海運到天津,由京奉鐵路運到北京丰台火車站,再由京漢鐵路運到河南新鄉。從新鄉取道西安,分36批,用馬車運到蘭州,費了大勁兒了。黃河鐵橋竣工之後,造價高達白銀30.66萬兩,敢情德國人也不全按合同辦事。橋建成後,兩邊建了兩座分別刻有「三邊利濟」和「九曲安瀾」的大石坊,三邊利濟是說修建了黃河鐵橋,對甘肅、青海、寧夏都是十分有利。九曲安瀾大概的意思是黃河有九曲,經常發大水,希望河水平穩,百姓安詳。

1942年,為紀念孫中山先生而改名為「中山橋」。

白花花的銀子流出去了,德國人的手藝也不含糊,中山鐵橋經受了三次黃河特大流量的考驗。在1949年8月解放蘭州戰役中,共軍炮彈擊中了過橋的兩輛國軍軍車,車上彈藥爆炸,大火燒毀了橋南端18節木橋面和部分縱梁。共軍組織300多人星夜搶修。

1954年,蘭州市人民政府對鐵橋進行了整修,將原有的梯形拱架換成了五座弧形鋼架拱梁,將原來的木板橋面全部換成現在的鐵板橋面。後來還把橋墩加高了。過了108年,鐵橋巍然屹立。

古時候黃河南北兩岸的人要過河,夏秋憑小船和羊皮筏子橫渡,冬天河面結冰,只能在冰上行走,到解凍的時候就有不少人「失足」掉河裡了。遇大軍過河就只能搭建浮橋,在開春以後用幾十隻大船在河面上,一字排開,用大木連接起來,再鋪上木板,圍上圍欄,兩岸各立2根將軍柱(大鐵柱)、6根大木柱,又用兩條各長120丈的鐵索將船固定在河面上。費這麼大勁兒搭起來的浮橋到了每年十一月份黃河結冰前必須拆除,因為黃河凌汛一來,啥浮橋都不好使了。在黃河母親雕像附近看到一根銹跡斑斑的大鐵柱,旁邊的石碑上刻著:鎮遠橋鐵柱。 中山鐵橋是九曲黃河上最早的一座真正意義上的橋樑,它的位置原先就是一座黃河浮橋。

在橋上走了個來回,看橋下一江黃水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奔向東方。俯在橋欄上體會「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的意境。北岸依山建起亭台樓閣,最高處有座黃色的高塔,蘭導說那是一元代白塔,白塔原為紀念去蒙古謁見成吉思汗而在蘭州病故的一西藏喇嘛而建,到了明朝和清朝都進行了修復擴建。現在看到的氣勢宏大,莊重典雅的仿古建築群都是解放後蘭州人陸續建起來的,成為蘭州八景之一的「白塔層戀」。平心而論,這些綠琉璃瓦鋪頂,雕樑畫棟、飛檐斗拱的建築群也是下了功夫的。

蘭導剛剛過九點就問我們要不要去吃蘭州拉麵,旅行社就管這頓中飯,吃完她的任務就完成了。大巴已經沒有了,據說去機場接客人,散客就是這待遇,好在已經離市中心不遠,腿兒著走吧。蘭州的道路本來就不寬,加上正在修地鐵,有些亂糟糟的。但我遠遠地看到兩個高高的乳白色的宣禮塔時,加快了腳步。

穿過紛雜的人群,來到西關清真大寺前。大寺的風格是現代的,通體乳白色,大門的裝飾很伊斯蘭,洋蔥頭型的拱頂與宣禮塔組成清真大寺的伊斯蘭風格。但這座清真寺是建於明代,這風格不搭呀?蘭導說原來是中國宮殿式建築,都是飛檐翹角,宏偉莊重,造型奇巧,有可容千人禮拜的大殿,是蘭州市清真寺中的佼佼者,曾為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可是,在「文革」中全部拆毀了。1980年代在穆斯林群眾迫切要求下,採取國家撥款,信教群眾自願捐款的辦法,在原址重建西關清真大寺。

走進大門,院落正中一棵古樹遮天蔽日,一派靜謐幽深的氛圍。再往前是坐落在高台階上的禮拜大殿,由一圈高大的圓拱門環繞,中間是更高大的穹頂,門楣上裝飾了藍綠色襯底上綴金色阿拉伯文字。正面三座台階向下扇面打開,大寺神聖莊嚴居高臨下,俯視著前來參拜的穆斯林。

雖然知道不能進到大殿里,還是一步步登上台階,透過玻璃門向里窺視。圓形大殿里高懸巨大水晶吊燈,地上鋪著一條條漂亮的藍色織花地毯,「米哈拉布」——指向麥加方向的壁龕正對著大門,一個留著大鬍子的老漢拖著吸塵器在地板上遊走,發現我貼著玻璃門往裡看,打著手勢讓我走開,我把相機貼在玻璃上咔嚓了一張,那老漢憤怒地要走過來,趕緊轉身下了台階。在院子里有一塊展示板上面貼著穆斯林教徒為清真寺捐款的數目,發現還有捐涼麵、蜜棗、西瓜和酸奶的,顯然是平民教徒在盡一點綿薄之力。


推薦閱讀:

查看原文 >>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