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常聽到有些父母抱怨:

“我家孩子做作業要大人守着,不然,別指望他自己完成。”

“孩子每次看電視都忘記時間,每次都三催四請纔去寫作業。”

“你只要不管他,他能守着電腦玩一整天,睡覺、吃飯、上學,總之大事小事都要家長盯着。”

……

這些都是孩子缺乏自律的體現。那麼,如何培養孩子成爲一個自律的人呢?

制定規矩,並執行

制定規矩是孩子培養自律能力的基石。

對年幼的孩子來說,控制不住自己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了。比如看電視、吃糖果……通常情況下,孩子是不會有“我只能看一會電視”或“糖果我只能吃一顆”這種想法的,這個時候,就需要父母幫助制定規矩了

規矩既然制定了,就要嚴格執行,父母不能因爲孩子的耍賴或是哭鬧妥協。讓孩子知道,有了規則就要執行,慢慢的培養孩子的規則意識

讓孩子自己做自己的主人

孩子能做的事,鼓勵孩子去做,千萬不要去代替。不要打破孩子的自我管理

現在很多的孩子成長在家庭的溺愛裏,根本就沒有機會自我管理。什麼都被安排好,孩子只需要機械的完成就行了。

凡事都不需要自己思考以及自己如何做選擇,這樣的孩子缺乏獨立自主的能力,也很難自律

父母是最好的榜樣

我們可以發現,凡是自律的小孩,背後肯定站着自律的父母。

在年幼的孩子心中,父母就是他們觀察和模仿的對象,父母懂得自律、自制和自尊,生活也保持井然有序,孩子就會心領神會,最終通過模仿和學習,成爲和父母一樣的人。

家長永遠是孩子學習的一面鏡子,父母缺少自律,就不可能讓孩子懂得什麼是自我完善

作爲父母,我們只有以身作則,才能引導孩子長出自律的翅膀。畢竟,再好的教育理念都抵不過“身教”這兩個字

蘋果創始人史蒂夫·喬布斯說過:“自由從何而來?從自信來,而自信則是從自律來。”

自律是一種不可或缺的人格力量,是一個人獲得更高成就必須具備的重要品質,決定着孩子日後的學業乃至一生能否成功與幸福,對孩子的性格品質有着很重要的關係

自律是孩子迎接開掛人生的最佳姿勢。

所以,爲了孩子的未來,我們必須培養孩子成爲一個自律的人。雖然這個過程是痛苦的,但是也正因爲這樣,自律的孩子纔會擁有更多的可能性、纔會擁有更多的機會、纔會獲得更多的成功……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