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中國的大學排名已經出來了,雖然不能說這個排名就是每個學校的實力,但是這裡面肯定能夠體現出一定的學校水平、影響力!

但是說的直接一點,這些其實對於普通人並沒有什麼關係,甚至對於大部分的學生都沒有很大的影響!為什麼會這麼說呢?

一、就業

對普通學生影響較大的主要還是畢業以後找工作的問題,這也是大部分人甚至可以說是所有人上大學的終極目標,沒有好的工作,就算讀的清華、北大又有什麼關係。雖然排名能夠體現一個學校的影響力,也會對用人單位有一定的影響,但是並不會導致考生找工作的變動。

二、專業

每個學校都有代表專業,肯定也有一些普通專業,這難道就是一個排名能夠代表的嗎?排名靠前學校的普通專業全部都能比排名稍差的學校的主打專業強?這個肯定不見得,另外每年的就業形勢都會變化,如果在高考的時候這個是很火熱的專業,等到畢業後卻熱度降低,用人需求減少,那麼學校排名靠前也只是能夠有更大的選擇餘地罷了。

所以我認為大家在報考院校的時候可以參考學校排名,但同時也要考慮其是否是這個學校的專業在行業的實力。


2018年中國大學排名有好多種。比如。工程院院土數量排名,招生人數排名,研究生比例排名。但是對2018年最有用的排名還是招生質量排名,比如有的人把武漢大學排外復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同濟大學,中國科技大學前面,但是這幾個學校錄取分數線要比武漢大學多十幾分幾十分。還有的人把吉林大學排第八第十,但是他的生源質量排名夜就在40--50左右。

理工科大學生源質量排名如下…

1。清華大學

2。北京大學

3。復旦大學

4。上海交通大學

5。中國人民大學

6。浙江大學

7。中國科技大學

8。南京大學

9。中央財經大學

10。上海財經大學

11。北京航空航天大學

12。同濟大學

13。對外經貿大學

14。南開大學

15。外交學院

16。西安交通大學

17。北京師範大學

18。廈門大學

19。天津大學

20。北京郵電大學

21。北京外國語大學

22。北京理工大學

23。哈爾濱工業大學

24。中國人民大學蘇州

25。中國政法大學

26。上海外國語大學

27。華中科技大學

28。東南大學

29。武漢大學

30。西南財經大學

31。大連理工大學

32。東北財經大學

33。華東師範大學

34。北京交通大學

35。華北電力大學

36。國防科技大學

37。首都醫科大學

38。吉林大學

39。中南財經政法大學

40。中國傳媒大學

41。西北工業大學

42。華南理工大學

43。電子科技大學

44。北京科技大學

45。北京第二外國語學院

46。南京航空航天大學

47。中國社會科學院大學

48。山東大學

49。華東理工大學

50。中國農業大學。


最新出爐的是民間組織「上海交大排名」(取了個洋名,簡稱ARWU)。再看一下另一民間組織校友會2018最好大學排名,與被人吐槽為工科排名的上交大排名相比較,校友會最好大學排名中清華沒有誇張地比北大高出近20分,文科領域僅次於北大的人大位居正常位置,沒被離譜地排為30名(2017年的上交大最好大學排名中人大排名之低就曾引起嘩然驚動過高層),復旦如絕大多數人所願位列交大、浙大之上,同濟實力不在10左右,上大和鄭大都正常歸位,……如此種種不勝枚舉。比較下來校友會排名並沒有過多偏離大眾的認知。另外,市面上各類大學排名層出不窮,國內國外,眼花繚亂,對於各種大學排名,感興趣的朋友可以將各類排名綜合起來分析才可能有客觀認識。


2018中國最好大學排行在校友捐贈,科研成果和論文方面占的權重比例有點大,直接影響了人們對這個排行榜的認可度。其實對廣大人民來說,判斷一所大學好壞的尺度主要是:一,全國高考錄取平均成績;二,畢業生就業質量(包括畢業生薪酬,深造率,就業率)等,其他指標對高校的影響力不是很大。


凡是爭排名的高校都不是好鳥!凡是默默無聞不爭名奪利的未必就不是好學校!浙吹排名雖靠前但百姓心中的口碑卻極差,即便排名第一第二又當如何呢?好高校根本無需自我吹噓,百姓心中的口碑屹立不倒。


這個就是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沒有直觀客觀的標準,但是從高考分數來看還是有一定的說服力的,畢竟市場決定價格。

再其次教育是百年樹人的行業,如何斷定大學的好與不好?如果僅僅是看學生將來對社會產生的財富價值,或是對社會的貢獻度,那麼就可以有據可考。

最後,中國大學出名的就還是那幾所,無非是今天你第一明天我第二,好與不好與你我無關,即使是世界第一,你我如果沒有努力,也僅僅只能在頭條評論誰好誰壞,真正的大牛會在乎當初畢業於那個學校么?

如果非要爭一高低,還是那句話,市場決定價格。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