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婚姻不幸,多是因爲他們把婚姻當做戀愛來玩。

這個案例中的主人公是我們服務老師最近一直在提及的姑娘,爲她的遭遇感到嘆息,也爲她的改變感到驚喜。

爲閱讀方便,採訪內容全部改爲第一人稱口述。

我來自於一個沿海大城市的事業單位,26歲結婚,在領結婚證的那一刻,我以爲,人生開始有了驚喜。

從小,我覺得我像一隻醜小鴨,這倒不是我長得有缺陷或者是什麼原因,是因爲父母對我的要求很高,採取的也是打壓式的教育,這樣的方式最直接的後果就是,雖然我從小學習成績很好,但是一到了考試就很難發揮出自己的真實水平。所以,大學畢業,我就直接離開了家鄉,到了沿海城市,那時的我,想的唯一一件事就是,離開我熟悉的並且厭惡的一切,重新開始,找到那個新的我。

後來,我憑藉自己的能力考進了一家事業單位,又在單位裏認識了我現在的老公,我們倆都是外地人,他性格開朗,爲人主動,這讓有些自卑的我找到了一絲光亮,他對我的好,我都記在了心裏,那時,真是認準了他。

就這樣,在交往了半年之後,我主動地跟他說,我們結婚吧。我們當時沒有車沒有房,可是我不在乎,我覺得,有了值得一輩子的人,那些身外之物,都可以靠着兩個人的努力爭取。

驚變:只是,命運有些不按牌理出牌。

領了證之後兩個月,我被查出了乳腺癌。那一刻,天昏地暗。本來我們倆去體檢,是爲了檢查一下身體狀況,以便之後備孕,我們倆都是家裏的獨生子女,在沿海地區,生孩子是一定要完成的任務。

醫生的建議很明確,汝(ru)房全切,在做一年的放化療之後,還要有五年的觀察期。而對我和我的新家來說,能否再有孩子,這變成了一個未知數。危機從此在我們的婚姻中暗流涌動。

確診的時間是我們領證之後一個月的時候,當時,我們還在籌備着婚紗照,雙方的喜宴,如果有可能,兩家人還想湊錢在當地買個房子。而從確診起,我們的一切計劃全部暫停,生活中只剩下一項計劃,好好治病。

滑入谷底:我覺得,他在我患病的那一刻起就變了。

脆弱的我,那時想要他更多的關注和愛,但是他卻一再地退縮了。在我做完手術的第二天晚上,他就提出要回家休息,我躺在牀上,默默地傷心:在我疼痛難忍的時候,這個男人,卻在這個時候還要回家,不知道陪陪我。

出院之後,我們的關係並沒有得到緩解。我們開始了無休止的爭吵,我從開始的時候摔杯子,到離家出走,找他們部門的領導去鬧,而他也從一週回一次父母家,發展到一週回四次父母家,最後,他乾脆搬回了父母家。而我,則發現他在公司羣裏,就公然和一個女同事曖昧,於是,我發微信和他吵,吵了幾次之後,他跟我說,離婚吧。

這個姑娘的遭遇其實算是個例,和她在接觸的過程中,我很心疼她,因爲在兩個人都是26歲的年紀,就遇到了關乎生命的重大坎坷,對於兩個人的挑戰可以用無法承受來形容。

但是,正如那句話,戀愛是所有人的遊戲,但是婚姻則是成熟的人才能玩的遊戲,在我看來,兩個還是大孩子的人無法用成熟的態度去面對婚姻或者人生的重大危機,也算在情理之中。

1、幸福並不是電視劇裏的樣子

這個姑娘在步入婚姻的時候才26歲,她對於婚姻和丈夫的期待,全部來源於我們的電視劇或者那種幸福的韓劇,覺得丈夫就應該無微不至地照顧她,包容她,安慰她。

但是,實際上,他們的感情基礎並不牢靠,沒有經歷過一點風雨的感情無法去驗證它的深度。所以,當重大的變故來臨時,兩個人都無法做到對方期待的樣子。

2、陷入自己的情緒中,就無法真正去面對問題

在我和這個姑娘接觸的第一週裏,這個姑娘的情緒一直處於高度焦慮和抑鬱的狀態中,她不斷去質疑自己當初的選擇是否正確,甚至還要求停止治療,想用假孕去挽留丈夫。

而我在第一週,所做的事,就是讓她的情緒恢復到一個平穩的狀態,以理性的思維去重新看待問題。一週之後,她才從丈夫“對不起”她的情緒中走了出來,重新看待她患病兩年多以來丈夫所對她做的事:

1.照顧、安撫她的情緒和健康。

2.安撫自己父母的情緒(公婆一直到兩年之後才知道她手術的事,因爲公婆一直想抱孫子)。

3.公司的業績壓力也讓丈夫焦頭爛額。

當她站在丈夫的角度去看問題時,甚至釋懷了之前不能釋懷的事:丈夫不想一直在夜間陪牀,其實是因爲婦科裏,男人在裏面實在是不方便,而連軸轉了48個小時,他也需要休息。沒有了那麼多激烈的情緒,她才能察覺自己所面對的現實到底是什麼樣子的。

3、好好說話,找到核心需求

找到核心需求,其實是很多用戶都不太能理解的事。到底什麼是核心需求,其實就是你最想讓對方爲你做的事。

在這個案例裏,這個姑娘用一種激烈的方式去表達自己“想要被愛”的核心需求——吵架,老公加班,她問老公是不是不在乎她了;老公回家看父母,她質問老公爲什麼不回來陪她;老公在家不愛說話,她繼續和老公吵,想要老公的關注。

結果,她的願望事與願違,老公開始躲着她,最後搬回了父母家,而她,也面臨着被離婚的問題。

4、你的自信,從來不在他人的眼睛裏

來找到我的時候,這個姑娘跟我說,老師,我的人生沒救了,可能不能生孩子,這麼大的年紀,還要離婚,也沒什麼朋友,因爲沒人喜歡我,我也什麼都不會做。我覺得我的人生完蛋了。我沒有給她什麼建議,而是鼓勵她按照網上的參考給自己做了一杯雙皮奶。

正是這杯雙皮奶,讓她覺得,原來,她還可以做一些新的嘗試,也正是這個開始,她慢慢地參加一些同事的聚餐,體驗一下自己看電影、吃火鍋的感覺,每次她做完,都會跟我說,老師,其實感覺還不錯,也沒有那麼可怕,相反,一個人,還挺自在的。

最後,其實我仍然無法確定,一個對於孩子問題特別重視的丈夫能否接受她可能不孕的事實,但是作爲一個諮詢師,我所能做的,就是幫助那些想要自救的人,找回內心那個最堅強最溫暖的自己。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