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立一個獎項,吸引有才華的設計師參與比賽,進而挖掘有潛質的新人,這是時尚圈找尋和培養新興設計人才的通常途徑。

時尚圈有幾個非常有名的大獎賽,比如設立於1953年因選拔出Karl Lagerfeld和 Yves Saint Laurent兩位20世紀後半葉最偉大時裝設計大師的國際羊毛標誌大獎(International Woolmark Prize),至今依然是時裝行業最重要的獎項之一。

還有LVMH集團在2014年開設的LVMH Prize,憑藉高額獎金和“全明星”評審團迅速成爲全球時尚設計界最熱門的大賽之一,優勝者不僅可以獲得30萬歐元獎金,還能在未來一年內得到 LVMH 集團內部時尚專家的悉心指導。

在中國設計師如雨後春筍般不斷涌現的今天,有沒有專門爲中國設計師設立的大獎?BoF時裝商業評論與投資公司Yu Holding在上個月末2019秋冬上海時裝週期間交出了答卷。

3月29日, BoF時裝商業評論與投資公司Yu Holding(由中國投資人餘晚晚女士於2018年創立)共同創設的首屆BoF China Prize大獎揭開首屆獲獎名單,這個獎項以將富有才華及抱負的中國設計新秀介紹給國際時尚產業爲目標,試圖爲中國時裝領域的創意先鋒們打造了走向國際的跳板。

(首屆BoF China Prize評委會合影)

首屆BoF China Prize大獎評委會包括:Victoria Beckham、Imran Amed、 餘晚晚(Wendy Yu)、陳冠希(Edison Chen)和 Susie Lau、Julie Gilhart、Andrew Keith以及Renzo Rosso等。

共有6組設計師入圍2019 BoF China Prize,他們是胡穎琪 (品牌:Caroline Hu),Lin Wei與Zhang Mijia(品牌:PH5),李雨山與周俊(品牌: PRONOUNCE) ,裘淑婷(品牌:SHUTING QIU),周師墨與溫雅(品牌:STAFF ONLY),陳序之(品牌:XU ZHI)

每組設計師甄選了往季的五個時裝設計作品,先由評委會逐一審覈後,並在3月29日當晚雲集着衆多資深時裝媒體、造型師以及各界行業領袖的大賽現場公開展示作品示。

最終,來自深圳現居紐約的設計師胡穎琪Caroline Hu榮獲了本屆大獎,她將獲得10 萬美元的獎金,並在2019年9月倫敦時裝週發佈全新一季的成衣設計。

(BoF創始人、首席執行官兼主編Imran Amed及投資公司Yu Holdings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餘晚晚Wendy Yu爲胡穎琪頒獎)

Caroline Hu 2019秋冬系列是胡穎琪的第二季作品,依舊充斥着她一貫呈現的浪漫主義色彩,其靈感來源於法國畫家Henri Matisse的作品,評委給出瞭如下評語:可以從Caroline Hu的設計中感知到雋永和不朽,同時,她的設計作品所達到的藝術水平和手工細節都是最接近於真正的時裝。從她的設計中可以看出,她作爲一個時裝設計師卻像畫家般創造着藝術。

(CAROLINE HU設計師胡穎琪及其時裝設計作品展示)

當身着素黑的胡穎琪走上領獎臺時,本屆大獎評委之一的OTB集團總裁Renzo Rosso問她:“爲什麼不穿你自己的設計呢?”她回答說:“我所有的藝術都付諸於我的設計中,而不是我本人。”

頒獎典禮之後,搜狐時尚也採訪了這位仍處於激動中的個性少女。

搜狐時尚:首先要恭喜你摘得大獎。請分享一下你現在的心情?

胡穎琪Caroline Hu:很開心,沒想到會得獎。

搜狐時尚:請簡單介紹一下你和你的品牌吧?

胡穎琪Caroline Hu:這是我個人的第二個系列,品牌的第一個系列,所以是非常年輕的一個品牌。我平常工作在紐約,家在深圳,所以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紐約,但是我現在想要在國內建立另外一個工作室。

搜狐時尚:這次你能夠獲勝,你覺得你最大的優勢是什麼?

胡穎琪Caroline Hu:我覺得大家都很厲害,我也沒有想到我有什麼優勢,可能我的特點是我在堅持做自己想做的東西,即使不是特別商業,但我會希望這是一個挑戰。

搜狐時尚:這是你品牌的第一季,你有想好你品牌的風格定位嗎?

胡穎琪Caroline Hu就是大家看到的那樣——浪漫主義,浪漫的這個東西是我的品牌的DNA,不管我換什麼主題,浪漫的這個東西就是我身體裏面的。

搜狐時尚:大家評價你的設計裏有很多藝術性的東西,你如何看看待藝術與時尚的結合?

胡穎琪Caroline Hu我非常喜歡帶有藝術性的設計,這也是爲什麼我要做自己品牌的原因。如果說我做的這些藝術性的東西缺失了,我完全可以去幫其他品牌工作,沒有必要那麼辛苦去創立一個自己的品牌。既然我創了Caroline Hu這個品牌,那一定有我堅持的東西,藝術性是我要堅持的東西,即使所有人反對,但我也要做這個東西。

搜狐時尚:會考慮實穿性的問題嗎?

胡穎琪Caroline Hu:會考慮,但對我來說,實穿性這個東西本身就是很難界定的詞,因爲對於現代人來說,我覺得大家根本不缺衣服穿。我並不覺得有領子、有袖子就叫實穿的衣服。你看像川久保玲也很多人喜歡,他就是非常抽象的藝術化的設計。我覺得大家現在的選擇和口味越來越不一樣了,我可以在這個變化裏面找到一個自己的定位,所以我對實穿這個詞本身的定義就不一樣。

搜狐時尚:怎麼會參加這個比賽?

胡穎琪Caroline Hu::1月份的時候,我在紐約發佈了我第一個系列,我一直都知道我需要得到一些經濟上的支持,所以我就投比賽,很簡單,我投了LVMH Prize,投了BoF China Prize,希望得到一些支持,然後很幸運,兩個都中了,LVMH Prize進了前20,BoF China Prize進了前6,現在非常幸運,竟然拿了Winner。

搜狐時尚:這筆獎金你計劃怎麼用?

胡穎琪Caroline Hu:生產上面要有一部分,然後對於一個品牌來講,設計是最主要的,所以設計和生產會一半一半。

在這個中國首次超越美國成爲時尚產業最大市場的意義非凡的時間節點,設計這樣針對中國設計師的獎項具有何意義,搜狐時尚同時專訪了Yu Holding創始人餘晚晚女士。

搜狐時尚:首先還是想請問您設置這樣一個獎項的初衷?

Wendy:過去幾年我在西方也投資了幾個時尚品牌,但身爲中國人,我一直希望爲本土設計師們做些事情,但憑我單一的力量是十分有限的,還是需要藉助一個專業的平臺,一起去做這件事情,從時尚投資和媒體傳播的層面,幫助中國設計師在國際上製造聲量和影響力。很榮幸這次能和業內優秀的前輩們聚集在一起,幫助設計師們一起成長。

搜狐時尚:國外也有很多扶持年輕設計師的獎項,像LVMH Prize,你是否有受到這些獎項的啓示?

Wendy:我覺得是的,它們做得都特別棒,我從這項獎項上學到很多,包括如何篩選設計師,如何給與財政、市場、媒體資源方面的支持。但是他們做的不是專門針對中國設計師的獎項,我想做第一個吃螃蟹的人。

搜狐時尚: Yu Holdings和BOF之間是如何分工的?

Wendy:大家的資源和關係不同,有的評委是他們請的,有的評委是我們這邊請的。我們之所以能合作,正是因爲兩家公司既有相同之處也有不同之處,相同之處是,Yu Holdings和BoF都是相對兩家比較國際化的公司,大家都樂於支持新興設計師、新興力量,對時尚產業特別有信心。不同的是,BoF更加關注的是如何從媒體層面去擴大設計師的影響力,我們則是從財政方面給與幫助。

搜狐時尚:最終入圍的這六位,有怎麼樣的一個評選的標準呢?

Wendy:我們大家一起評選的。他們都處在事業發展早期,所以主要是看兩方面:一個是藝術創意層面,一個是商業層面。我覺得一個品牌如果要成功運營下去,想長期在市場上有自己的聲音和聲量,二者都要兼具,光懂商業不夠,因爲時尚是藝術和商業的一個結合。但你光是一個藝術家,設計很美,卻不知道如何去賣它,沒有很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也是會受到很多挑戰的。所以這兩點都十分重要。

搜狐時尚:未來這個獎項會變成一個持續性的獎項嗎?

Wendy:我希望是吧,但也要看各種天時地利人和的因素。我希望不管是不是會繼續支持這個獎項,Yu Holdings未來肯定是會持續支持中國設計師的,尤其想幫助中國設計師打開國際市場,我也希望我們能投資更多新一代的中國設計師。身爲中國人,我覺得這是特別有意義、特別讓我感到驕傲的事情。

搜狐時尚:我知道你去年有一年都在國內對中國設計師進行調研,那你對中國設計師羣體有什麼評價和建議?

Wendy:我覺得有幾點。最大的一點是他們發揮的穩定性,也許有的設計師這一季大家覺得好棒,下一季就不穩定,沒有一個持續性的message和持續性的story telling,一個設計師至少要持續做三到四季,仍然讓我感到“哇哦”,那我可以說你是一個持續穩定發揮的設計師。第二點,這次我們六位入圍的設計師,我們發現特別有趣的是,他們雖然都是中國人,但都在海外接受過教育,所以他們還是瞭解國際市場的。這樣的教育背景讓他們不僅更容易讓中國消費者理解他們,同時也會讓海外受衆理解他們。 然後你要找到一個清晰的商業模式和盈利模式,但同時要保有自己的DNA。我覺得在藝術、創意和商業之間能得到一個很好的平衡,那對設計師長期發展是特別重要的。

聲明:該文觀點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號系信息發佈平臺,搜狐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服務。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