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遊---蘇州(周莊、拙政園、寒山寺)

                乘船舟中心中享受周莊的寧靜

      江南美麗的水鄉!

       今年8月中旬和女兒共遊江南,

行程匆忙,許多江南小鎮、水鄉林

走馬看花,如驚鴻一瞥!雖然

來文人雅士對江南的描寫,或抒

情、寫景、或憑弔、或慨嘆,多

不勝數,篇篇精彩擲地有聲。想我

才學平庸,但求能用隻字片語,略

作記錄,作為回憶,已感足矣!

 

 

       蘇州、杭州古來是文人薈萃的

文化重鎮,從吳越之後,江南依勢

長江天塹,少有爭戰,是帝王偏安

江佐之地;是有志之士枕戈待旦之

地;也是失意文人安家落戶之地;

更是尋常百姓過日子生活之地。

                   由此貞豐澤國古牌樓可徒步遊周莊古鎮

                           照壁

              小橋流水人家可惜遊客如織擾此清幽之境

                  周莊處處可見石橋

                          石埠和石板路

        周莊,建鎮已九百多年的歷史

,完整的保留了明清時代水鄉集鎮

的的建築格局。「朱門白壁枕灣

流」「家家門外泊舟航」,所言不

差。近年來因發展觀光,名噪一

,遊者如織,景物依舊,但多了商

業化的影子。只可從各色古橋、過

街樓、石埠,狹窄的街道上鱗次櫛

比的民舍、茶館、店鋪,和潔淨的

石板小徑,想像古時「小橋、流水

、人家」如畫般樸實的民風。

                            河畔石埠上的浣衣婦

                      唱著吳儂軟語的船娘

                            周莊水巷旁鱗次櫛比的民舍

        沈廳為沈萬三的宅第。沈萬三

是明朝時大賈,富可敵國。其中萬

三家宴中的萬三蹄是精選豬後腿煨

煮蒸燜而成,肉質酥爛脫骨,醬紅

色,肥而不膩,是沈萬三家中待客

必備的菜餚,目前也是周莊首選

名菜。

                       沈萬三像

                沈萬三家宴(模型)

                                    有名的萬三蹄

        據當地的吃法是用此跟骨頭把蹄膀肉分解開讓大家享用

                在余秋雨先生的<文化苦旅>

一書中提到:朱元璋定都南京,欲

修築城橋,其中三分之一的費用是

由沈萬三資助。雄厚的財力大大的

震驚了朱元璋。接著又出資犒軍,

結果引起朱元璋的疑忌而被流放,

最後客死他鄉。如今徒留遺跡供人

憑弔!

          沈廳昔時貨物商船川流不息 今日遊客絡繹不絕

         沈廳外流水潺潺千年不變 景物依舊但人事已非

        蘇州以園林著稱,其中「拙政

園」又是最大的一座,和留園、北

京頤和園、承德避暑山莊同為中國

四大名園。拙政園始建於明朝,因

毀損而重建多次。可分為東、中、

西三部分,而中間部分為其精華所

在。以遠香堂為主,在堂內南看峰

,北賞荷,東望景,北觀梅。整個

園林以「水」為主,各類建築皆臨

水而立,園內所有的亭台樓閣街簡

潔樸素,令人心曠神怡。

            拙政園中的石頭 瘦 皺 漏為江南園林石頭的特色

 

                                        遠香堂

                        拙政園的曲廊

                                拙政園一隅

                       拙政園中的荷塘

        搭船沿京杭大運河前往名聞遐

邇的寒山寺。寒山寺內供俸寒山和

拾得兩高僧,坦胸露乳蓬頭赤足的

歡喜塑像,民間俗稱為「和合二

仙」。兩位不僅是一代高僧,而且

留有大量詩作(偈文),只可惜此種

不講究音律的作品,在唐詩盛行之

下,不為當世所重視。不過近代日

本及歐美文學爭相傳誦研究寒山子

的詩,譽為當代東方精神的代表,

推崇備至,此種轉變,真是此一時

彼一時也!

                                             寒山寺內的長廊

                                              鐘樓

                                            寒山寺前的江村橋

                                           清 俞樾的楓橋夜泊石刻

                              名聞遐邇的楓橋

                          聽鐘樓

                         運河旁粉牆黛瓦的中國建築

        張繼的<楓橋夜泊>傳唱千古

,想見寒山寺夜半鐘聲敲碎多少遊

子思鄉夢,惹得多少夜泊旅客在鐘

聲中,滿懷鄉愁對江火,一宿無

眠。

 

        據說「楓橋」原為「封橋」,

唐時每當漕糧北運經過護糧關卡,

就必須封鎖河道,禁止其他船隻通

過而稱為「封橋」。自從大詩人張

繼改為楓橋之後,即沿用至今,可

見張繼的影響力之巨。

 

                             江南水鄉生活

                   蘇州城內路燈具有中國式宮燈造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