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芳大漲13%。

時間財經編譯外媒消息,關於雅芳被Nature&Co收購,早在2019年3月22日,美國華爾街日報就發佈了此消息,雅芳正在與Nature&Co關於一項“潛在的交易”進行商討,沒有更多細節可以透露。消息被公佈幾小時之後,雅芳股票大漲,漲幅達到13%。Natura&Co的股票相反降了7.5%。

Nature是巴西排名第一的美妝巨頭,2017年購買了BodyShop的零售鏈,據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稱,“此次將購買雅芳的北美業務中的私募股權公司以及倫敦的上市公司。” 2012年,香水巨頭科蒂集團(Coty Inc.)也曾試圖收購雅芳,當時應允以100億美元作爲收購金額,但被雅芳拒絕,理由是收購價格太低。之後的五年中,雅芳股價大跌,自2011年的逾27美元跌至2018年的1.30美元,最低市值不足6億美元。

從全球市場佈局來看,雅芳已經放棄了大部分美國市場,目前50%以上營收來自拉美市場,其他來自歐洲、中東、非洲以及亞太地區。彭博社稱,早在幾年前,雅芳已經把大部分美國業務賣給了私募股權公司“Cerberus Capital Management LP ”,並把總部移到了倫敦,目標是更好的專注於全球市場。比如Nature所在地巴西,在巴西直銷還仍然是很奏效的一種營銷方式。

在美國工作生活多年的Chole女士對時間財經說:“美國的玫凱琳有人賣,但是雅芳從來沒有見過。”

而2019年雅芳中國的大事件是:1月8日雅芳宣佈與韓國LG家庭保健有限公司下屬的TheFaceShop有限公司達成最終協議,根據這一協議TheFaceShop將收購雅芳美容製造公司在中國廣州的製造業公司。

很多媒體評論,賣掉廣州工廠意味着雅芳要退出中國市場。但是雅芳在2018年財報中表示,賣掉廣州工廠,是雅芳全球“開放雅芳”戰略的一部分,目的是使得公司重新恢復增長。該戰略之下,雅芳認爲,單打獨鬥很難適應未來競爭激烈的市場,計劃與不同合作伙伴在產品、倉儲、供應鏈、製造、IT等各方面展開合作,以更低成本、更快效率來應對市場變化。

換句話說,賣掉廣州工廠並不等同於退出中國市場,相反中國市場還是未來戰略重地所在。雅芳爲何死守中國市場?一直走平價路線的雅芳未來會採取何種銷售形式,是否會重新返回到直銷模式?

時間財經致電雅芳中國,截止到發稿前爲止,總機電話一直無人接聽。

中國產業分析師朱丹蓬向時間財經表示,雅芳是最早進入中國的化妝品直銷企業,在中國市場中有廣泛的渠道和消費人羣,對於中國14億人口的紅利,雅芳是非常有興趣的,應該未來也會重啓直銷的模式。

大蛋糕

雅芳進入中國發展的時間,最早可追溯至1990年。憑藉直銷模式,雅芳迅速在中國打開市場。1997年,雅芳中國的直銷人員一度達到35萬。上世紀90年代,中國的直銷行業還處在野蠻生長狀態。爲了推動行業健康有序發展,1998年,中國政府頒佈新的政策,規定所有從事直銷業的公司必須開設店鋪。當時在直銷領域如日中天的雅芳,也不得不轉型構建自己的專賣店,從直銷轉爲專賣店,以此適應中國國情需要。雅芳的專賣店數量,也一度突破6000家。2006年,雅芳成爲了中國第一家獲得直銷牌照的企業,又開始嘗試“直銷+專賣店”的混合模式。

但是2008年“賄賂門”事件,公司公告稱內部自查,當時熟悉中國市場的大中華區總裁高壽康因此離職。新到任的高層宣佈雅芳中國全面迴歸直銷。但雅芳似乎已經錯失了市場良機,一直堅持直銷的安利此時成了其體量巨大的競爭對手。2011年,安利中國年銷售額超過42億美元,雅芳中國不足3億美元。多重問題讓雅芳在下坡路上至今未能復起。2018年雅芳開始“跟上市場”:聘請鄧倫做代言人,引進小黑裙系列、努力發展電商。

雖然雅芳的中國之路並不平順,但是爲什麼仍然會堅守中國市場,背後一定有它的原因所在。

有着逾130年曆史的雅芳,曾是全球最大的直銷企業,巔峯時期全球年收入超100億美元,經營範圍超過100個國家。2018年全年,雅芳全球收入僅剩下55.71億美元。2018年全球營收下滑了2%,整個亞太市場營收增長率爲零,而雅芳集團中國區2018年雙位數增長。數據證明了雅芳中國的人口紅利所在。

而從近期媒體對於雅芳全球CEO,中國區負責人,以及中國區市場部負責人的採訪中,雅芳從來沒有放棄過中國市場這個大蛋糕。

2019年初,針對賣掉廣州工廠事件,雅芳首席執行官Jan Zijderveld說:“通過更精簡、更靈活的全球基礎設施,提高運營效率,實現‘開放雅芳’,這筆交易是我們向前邁出的重要一步。我們將更好地抓住中國以及更大的亞洲市場。”

2018年4月,雅芳(中國)有限公司中國大陸及臺灣地區CEO張旭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也表示,雅芳全球對於中國市場的期許仍很高。“我們的指標沒有峯頂,當然我也希望公司給中國市場的資源也沒有峯頂,只要我們想的到,只要大家認爲可行的,公司就會支持我們。”

2019年初,雅芳中國市場部負責人姜瑞昌對媒體記者表示,全世界很多跨國公司都看到了中國市場的巨大潛力,在日化行業,中國大小護膚產品廠家有七八千家,都在搶食中國市場的大蛋糕。

另外,從公司整體戰略上來看,雅芳也提出“中國優先、中國特色”的基本戰略保證了雅芳集團在中國區給予投資等優先的機會。

未來之路

雖然有行業分析專家認爲,在Nature&Co收購事件之後,未來雅芳中國會重返直銷形式。但是2018年4月份張旭明在接受媒體採訪時,並沒有透露出返回直銷的想法。張旭明表示,雅芳中國佈局的渠道,除了美容專賣店、電商外,2017年開始又增加了CS渠道。雅芳中國亦希望,在未來幾年,這三個渠道可以形成三足鼎立局面。

自2016年雅芳中國掌門人張旭明上任以來,雅芳確定了“消費者在哪裏,雅芳就在那裏”的思路。如今,雅芳中國區直銷業務基本爲零,這在雅芳全球市場也是特例。

業內人士分析,雅芳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一直採用直銷的模式,也因此帶來了雅芳在三四五線市場相對較深的發展。不過,直銷模式也有很多弊端。例如,直銷模式受制於直銷員的年齡結構等,而零售模式更有利於雅芳進行品牌的年輕化。至於三四五線優勢市場的發展,消費者更在乎的是產品本身的特性、價格等因素,而不是從哪裏買到的產品。這可能是雅芳放棄直銷的部分原因。

那麼,雅芳是否可能重返直銷?

直銷模式相對於零售的模式成本結構有很大不同,直銷模式的利潤更大,目前收購的Nature&Co公司也是採取的直銷形式,而在2016之前雅芳一直走的都是平價+直銷的路線。未來,雅芳是否會重回到直銷的道路上來,誰都不能給出答案。畢竟,直銷模式剛剛讓保健品行業經歷了一場前所未有的輿論風暴。(北京時間財經 樑晨)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