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學校做實驗永遠是最後一個,即使之前很認真的預習也比沒有預習過的人做的慢很多。出門比別人提前二十分鐘準備結果是別人等我嫌我拖拉。理解東西也比別人慢半拍,要思考一會兒才知道要說什麼。洗澡洗衣服也比室友慢,和別人下個棋也總是被嫌棄下得慢,總之生活學習的方方面面都比別人慢,我要怎麼才能快點?莫非我就是個慢性子人?

真的很苦惱,希望有人能告訴我改變的方法。感謝(?′ω`?)。


謝邀

我覺得首先要給自己做的慢的事情分個類,這個分類可以有很多標準,只是為了幫助我們可以進一步去了解自己,以及針對性的解決問題。

比如,按照「慢很多拍對自己生活的影響重要程度」分類:哪些事情你覺得對你造成的影響最大,那麼這些事情可以以後提前做好準備,笨鳥先飛。哪些事情你覺得根本不會對生活造成太大影響,那麼這些事慢一點也無妨,比如在題主題中提到的「洗衣服比別人慢」這類事情,這種事情不值得額外付出努力去練習變快,因為洗的慢又怎麼了,以後有錢了送去洗衣店洗唄,不行就買個洗衣機。但是有的事情可能如果總是落於人後會影響自己的工作學習生活,那就提前準備。

或許還可以按照「慢很多拍的事情發生頻次」分類:你比別人慢的這件事多久發生一次?比如如果你因為洗漱收拾慢每天都遲到,那這件事就應該被重視,因為它發生頻次很高,你應該去解決它。但是如果一年也發生不了幾次的事情,那你慢一點也無所謂。

其次,怎麼解決你做事慢這個問題?根據上面你已經做好的分類,針對每一個具體事情分析你為什麼慢?比如你提到的,理解東西比別人慢。那麼是所有科目你都會出現這個狀況么?還是比如文科的東西你就能跟上,理科的東西你就要多做幾次?每個人都有自己不同的天分,我上高中的時候數學題必須學三遍才能做會,但是我學語文就不用那麼久。就坦然接受並且分清自己的優勢劣勢就可以了。再例如,出門提前二十分鐘收拾還是要人等你,那你就下一次架一個錄像機,把自己收拾東西的過程錄下來,你自己回去看一下,到底是怎麼回事?是不是收拾東西的時候這件事做一下,那件事做一下,做事沒有邏輯順序?還是做事的時候特別容易被手機啊別的事情分心,不專註?還是你就是做什麼事頻次特別慢,別人1s做完你就像瘋狂動物城閃電一樣5s才能做完?

最後,針對不同原因的問題做不同應對方案。如果你就是天生做事像閃電一樣慢,那就心裡有個意識,做什麼事的時候都提醒自己,快一點,動作快一點。如果有的事情是因為浪費時間而慢下來了,那就避免下次再出現這種情況。

希望對你有幫助!


太細緻嗎

如果有時間限制做事情要學會捨得

比如你出門前,換好衣服,還想再認真整理一下不亂頭髮,然後你這麼做了,臨近出門又想起自己什麼東西沒放好,於是你回去放好了,終於要走了,你又想起有個東西還沒拿,是拿呢,還是不拿……你想了好久……再比如你做實驗,本來這步好像可以不做,但你為了達到一種完美的結果,硬生生多做了這步,結果好不好我不敢說,時間上肯定是長了……諸如此類(只是我自己想的,如有雷同,純屬巧合哦)

這樣,大概是追求完美的一種小偏差吧,有些事明明不在追求完美的路上,卻偏偏被做了。不知道你有沒有過這種感覺,就是這件事如果我不做,或者如果我不這樣做,就會發生什麼不好的結果,或者這件事最終就不會成功(只是猜測)

有時候要相信有舍才有得,懂得割捨掉細枝末節,樹木才能終成參天。


我也和題主一樣很慢

性子慢 很少會急。做事也比較慢 不過可能比較細緻 追求完美。

高中要寄宿在學校,這才發現自己吃飯是真的慢。我狼吞虎咽 甚至噎住好幾次 即便這樣 我也沒辦法和朋友以正常速度的吃飯同時吃完。在家 爸媽是體諒我也算是一種習慣 吃的比較慢 一頓飯要吃一個多小時。 雖然也會說我很慢 但我一直以為只是說說而已。

不過好在 我在計算報價 英語 和專業方面的理解是比較快的。但有時候 有些人情往來方面我要想很久才知道人家是什麼意思。

這樣其實沒什麼不好 也沒什麼好的。但這麼多年了 都習慣了。也算是自己的標籤啦。是特點吧hhh。

慢下來生活才能感受到更多美好的事物和感情。我不會因為自己慢 而刻意為了跟隨大流去改變自己。這就是我。


先相信自己能變快,別喪別自卑,然後保持對時間的敬仰崇拜,再然後,那就等我也變快了再說吧!啊哈哈哈哈哈哈你不孤獨


改變不了,這是性格問題。


推薦閱讀:
相关文章